摘要:4月29日下午,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内宾朋满座,一场意义非凡的艺术展览盛大开幕。今年正值岭南画派大师赵少昂先生诞辰120周年,“岭南意蕴 妙合自然”赵少昂艺术展开幕雅集活动在此举办,以独特的方式向这位艺术巨匠致敬,传承与弘扬岭南画派的艺术精神。
参加开幕雅集活动的部分嘉宾合影
4月29日下午,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内宾朋满座,一场意义非凡的艺术展览盛大开幕。今年正值岭南画派大师赵少昂先生诞辰120周年,“岭南意蕴 妙合自然”赵少昂艺术展开幕雅集活动在此举办,以独特的方式向这位艺术巨匠致敬,传承与弘扬岭南画派的艺术精神。
展览开幕当日,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赵少昂先生的家属纷纷出席,艺术界的众多知名人士也齐聚一堂,还有社会各界人士与赵少昂先生的亲朋好友共同见证这一艺术盛事。
活动现场
在开幕仪式上,一段由志愿者团队带来的诗画融合朗诵表演《岭南丹青魂》率先登场。志愿者们饱含深情的演绎,将赵少昂先生画作中的诗意展现得淋漓尽致。“岭南的晨光在您的笔尖苏醒,一纸素白,化作万种风情”,诗句描绘出赵少昂先生画作中岭南风物的独特魅力。他笔下的木棉似火,点燃南国苍穹;芭蕉滴翠,垂落岁月幽香。通过朗诵,观众仿佛能看到赵少昂先生在创作时,笔风起落间,鸟雀振翅欲飞的生动场景,深刻感受到他“画道贵在写生,更贵写心”的艺术理念。这段精彩表演完全由志愿者团队自行创作和编排,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院长罗奇致欢迎词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院长罗奇在致欢迎词时表示,赵少昂先生是岭南画派的杰出代表,更是20世纪中国花鸟画坛的璀璨明珠。他一生践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信条,将自然之趣与人文之思巧妙融合,开创出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从1930年《白孔雀》荣膺比利时万国博览会金奖,到培养众多优秀弟子,桃李满门,再到晚年移居香港仍笔耕不辍,赵少昂先生为岭南画派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次展览以“妙合自然”为主题,通过花鸟、走兽、山水三大板块,系统呈现赵少昂先生的艺术成就。展览不仅展出了如《群鱼逐落花》《月夜猿啼》等灵动传神、意境深远的馆藏精品,还辅以印章、手稿、年表等文献资料,让观众能全方位领略其艺术神韵,感受他“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的创作精神。罗奇院长强调,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始终肩负弘扬岭南文化、推动艺术交流的使命,此次展览既是对赵少昂先生诞辰120周年的深情纪念,也是对岭南画派融汇创新传统的生动展示,期望观众能从中体悟中华美学的博大精深。
赵少昂先生之子赵之泰先生致辞
赵少昂先生之子赵之泰先生在致辞中满怀感激。他提到,父亲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国时发现,世界著名博物馆收藏中国绘画较少,外国朋友对中国绘画的认识也极为有限。因此,父亲决心在有生之年尽力推动中国绘画走向世界。除花费大量时间教学,以一传十、十传百,培养更多绘画人才,让中国绘画得以广泛传播外,还将自己毕生的精品画作无偿捐献给国内外的多家博物馆。此次展览中的许多画作便是父亲的心血之作,他相信父亲在天之灵定会感到欣慰。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书记王平宣布展览开幕
赵少昂(1905-1998),原名垣,字叔仪,生于广东省番禺县沙园里(今属广州),岭南画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其艺术风格鲜明,艺术追求纯粹,为岭南画派艺术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为20世纪的中国花鸟画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展览厅现场
赵少昂注重体悟自然,从自然中汲取灵感,所绘作品意趣横生,与自然相妙合。他常用的印章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之为我自有我在”既是他学古的佐证,又是他信奉追求的艺术理念。他的绘画题材涉猎广泛,花鸟、走兽、山水兼有,均充满了浓浓的岭南地域气息。徐悲鸿曾为其题诗:“画派南天有继人,赵君花鸟实传神,秋风塞上老骑客,烂漫春光艳羡深”。
展览厅现场
为契合此次展览“妙合自然”的主题,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正门水池、大堂都进行了相应氛围的布置。展厅以青色为主色调,序厅以《群鱼逐落花》为元素制作的动态投影墙,游鱼从八方聚集而来,寓意宾朋从四面八方汇聚一堂,共同来纪念赵少昂诞辰120周年。而展厅的另一端,则是以《月夜猿啼》为背景的吊帘,地面同样是游鱼环绕,一轮明月贯穿两幅画面,处处相契合。
展览厅现场
赵少昂的花鸟画,灵活生动,形象逼真,其“一笔之功”、“以色赋形”是其绘画中的一大特色。他专注绘画对象的姿态神情,善于捕捉禽鸟的瞬间动态,善于营造美的意境,将中西技法运用其中,画面肆意洒脱而不失细节,结构严谨而颇具韵致;他的走兽画生动有趣,惟妙惟肖,形神兼具。得高奇峰之真传,注重刻画对象独特的性灵。他曾强调:“画走兽要威而不凶,猛而不恶”。其走兽画得力于对物象的细微观察和精准的写形能力,他擅于营造画面氛围,将自然之趣巧妙地融入画中;他的山水画注重“师法自然”。“师古人”进而“师造化”的历程在他的山水画中尤有体现。1943年,他获聘后方重庆国立艺专教授,赴职途中经过桂林,被此地美景吸引而驻足写生,开始将传统题材转化为当下所见。1948年之后的香港时期,他常常将写生稿再次创作,夕阳与光是他此时关注的重点,弱化了线条,而呈现出了水彩画式的表达方式。
展览厅现场
此次艺术展的举办,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次近距离欣赏赵少昂先生作品的宝贵机会,也让更多人深入了解岭南画派的艺术精髓。相信在新时代,赵少昂先生的艺术精神将如同珠江之水连绵流淌,岭南画派的星火也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30日。
展览厅现场
展览厅现场
部分作品欣赏
碧水澄明鱼自适
碧水净无尘
归鸦图
红叶归棹图
秋帆图
秋林黄叶晚霜严
月夜猿啼
长啸
来源:艺术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