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也是福州工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从五四运动时期的星火燎原,到新时代数字浪潮下的守正创新;从林祥谦烈士“头可断、血可流”的铮铮铁骨,到“数字工匠”以科技赋能产业转型的时代担当,福州工人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也是福州工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从五四运动时期的星火燎原,到新时代数字浪潮下的守正创新;从林祥谦烈士“头可断、血可流”的铮铮铁骨,到“数字工匠”以科技赋能产业转型的时代担当,福州工人阶级始终以忠诚与热血书写奋斗篇章。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福州日报》推出“赓续百年工运血脉 激扬时代奋进力量”系列报道,通过五个视角回望福州工运的红色根脉,探寻劳模精神的传承密码,触摸工会驿站的暖心温度,见证创新服务的时代突破,展望产业铁军的崛起之势。愿以笔墨镌刻奋斗印记,以精神照亮前行征程,向广大劳动者致以崇高敬意!
精准织密服务网 多元共治润人心
市总工会庆祝
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
系列报道之四
工会驿站是市总工会做实关爱职工服务的缩影,也是各项送温暖工作打通服务到人“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实体平台。此外,作为全国首批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工作城市,福州市总工会的送温暖工作创出许多走在全国和全省前列的经验,全市工会围绕力度、速度、温度三个维度发力,织就一张覆盖全域、辐射全员的“创新服务网”,书写“民生答卷”的工会篇章。
力度:从“微心愿”到“大保障”
“送外卖吹了一天冷风,一到家就有暖风,该有多好”“孩子放假了,有人帮忙看着,我开车跑单就安心多了”……在仓山区新就业形态联合工会工作群,信息员们正在汇总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微心愿”。
如何圆了职工“微心愿”?如今,在仓前山社区工会驿站,新业态劳动者花11元,就能吃上两荤一素的“爱心餐”;去年暑期,200多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参加了为期4周的免费快乐暑托班。
这些,得益于仓山区总工会开展的“聚‘新’有方”行动。针对新就业形态群体“组织松散、流动性强、服务触达难”的问题,2023年,该区率先推行“行业建、兜底建”组建模式,成立全省首个“新就业形态联合工会”。截至今年4月,已吸纳43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大家庭,4万人次劳动者享受了免费理发、健康体检、心理疏导等工会服务。
台江区以“集体协商”为抓手,推动曹操出行等平台企业与司机签订权益保障协议,破解行业劳动关系难题。在今年3月由全国总工会等公布的《2023-2024年度十佳集体协商案例》中,曹操出行(福州)网约车平台集体协商案例——“签订集体专项合同,护航网约车司机权益”入选。
曹操出行集体合同于2023年8月签订,是我市首份网约车司机集体合同,也是曹操出行这一头部网约车平台的全国首例集体协商,惠及约2000名在榕网约车司机。这份协商共达成保障网约车司机每单收益、保障司机休息权、健全关爱和帮扶机制等22条成果,实现我市新业态企业集体协商的重要突破。
马尾区总工会在闽宁协作大框架下,依托飞毛腿技师学院,为宁夏固原市来榕务工人员1000多人定制“技能提升套餐”——焊工、电工实训班期期爆满,走出一条东西部协作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该技能提升班首批毕业生于2021年7月全部安置就业,八成留在飞毛腿公司上班,学员薪资涨幅达30%以上。
来自原州的“90后”陈满库不仅脱了贫,还获得了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18年,我乘着闽宁协作东风,凭一张免费车票来到飞毛腿公司务工,从普通流水线上的工人成长为制造部班组长。现在,我家不仅脱了贫,还盖了新房,生活日渐红火。”
聚焦民生办好实事,全市工会健全职工温暖工程服务体系,仅近三年就投入2.66亿元开展“两节”慰问、职工疗休养、暑托班等活动,惠及221万人次。医疗互助扩面到数万名新业态劳动者,有的快递小哥只需自付12元,就能加入医疗互助,患病后领到1.2万多元补助。近期,市总工会还针对异地来榕务工人员首次发放3393份“安家礼包”,帮助他们快速融入福州。
速度:搭建“云端”成长快车道
工会稳岗就业服务超市线下招聘活动吸引许多职工学子参加。
“我一度在求职路上感到非常迷茫,去年6月,在‘数智工会平台’上刷到市总工会将开展跨境电商免费培训的消息,就来了,没想到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2021年从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吴传华,如今已是一名跨境电商从业者。当初,是市总工会开发的线上课程帮他找到了心仪工作,还免费学到了技能。
“春风送岗”是工会品牌工作之一。近几年,在数字赋能下,送岗变得更精准更高效。3月初,市总工会稳岗就业创业服务超市在全国工会系统率先推出深度融合DeepSeek的智能助手“就业阿福”,可做到产业、职业、专业、就业“四业”贯通,实现求职供需精准匹配。上线至今,“就业阿福”已为超万名求职者优化简历,促成2000余个岗位精准对接,更通过AI算法实时推送招聘会信息、技能培训资源,助力学子和职工足不出户即可云端求职。
与此同时,“智轨专列”驶进40多家企事业单位——依托DeepSeek技术搭建的应用技能送教上门行动启动,以“线上直播+线下讲堂+企业订制”的灵活模式,为5000多人提供关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培训,线上直播浏览超6万人次,好评不断,真正实现“授人以渔”。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DeepSeek技术应用技能送教上门是“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之一。3月中旬,这项行动又有了升级版——启动企业人工智能部署入企咨询公益服务,可望击破企业痛点,以“智能体开发+模型微调+数据治理+安全防护”等组合,服务实现一站式技术赋能。
“福州的‘劳模工匠助企行’工作长期走在前列,在全国都有名气,这也和‘数字’分不开。”市总工会经技部负责人说,2023年底,市总工会就上线“劳模工匠助企行”服务平台,为全国首个为该类专项行动开发的数字化应用平台。平台可实现劳模工匠导师和企业需求的匹配对接,运行至今已为企业解决“卡脖子”问题754个,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10亿元。
数智工会成果让企事业单位和广大职工全面受益。目前,“福州市数智工会服务平台”二期建设已完成,推动稳岗就业创业、创新成果转化等54项工会服务上线上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等工作实现“全程网办”,“娘家人”的温暖通过“指尖”传到300万人次手中。
温度:社会参与汇聚强大暖流
市总工会联系引导社会组织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急救技能培训公益服务。
高考临近,4月15日,市总工会邀请职业生涯规划专家战伟走进市工会融媒体中心直播间,带来主题为《高考倒计时:家长如何成为孩子的高效助力者》的直播讲座。这是市总工会推进实施“纽带计划”,聚焦职工需求,链接社会组织资源开展的一场公益活动。
市总工会社联部负责人说,关爱职工公益伙伴(社会组织)“纽带计划”自2023年试点实施,至去年底联系引导57家劳动领域社会组织,线上线下服务职工超200万人次,投入专项资金104万元,撬动社会资金超750万元,实现了“小流汇大爱”的预期。“‘纽带计划’调动了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以专业手段为职工提供各项高品质生活服务,有效延伸了工会服务职工的手臂。”
拓展工会服务需要社会参与,维护职工权益也需要社会参与。今年2月,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三级联动,推进“园区枫桥”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迭代升级。基地去年参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11件,涉及职工29人,涉案金额49余万元。
升级后的基地从48.2平方米扩大到226.64平方米,按照职工法律援助室、职工调解工作室、劳动仲裁庭、劳动法庭、联动执行工作室的布局进行设置,并通过购买服务引进专业团队提供常态化法律咨询和劳动争议调解等工会法律专项维权服务,助力职工劳动纠纷就地高效解决。
去年4月,我市在全省率先构建“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五方联动机制,打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特别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最后一公里”,至今已建成包括上述基地在内的17个“园区枫桥”基地、38个“驿站枫桥”法律服务站点,累计调解劳动领域矛盾纠纷预防调处案件405件,涉及金额2766万元。
破解职工上班带娃两不误难题,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同样需要社会参与。助推用人单位开展托育服务,经市总工会推荐,已有3家单位获评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去年我市选手还在市总工会组织的首届托育职业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在全国首届托育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中取得佳绩。
有精准帮扶的“可感之暖”,也有数字化转型的“智慧之光”;有新福州人的“安居之策”,也有乡村振兴的“共富之路”。福州工会“党政支持、工会主导、社会参与”的服务格局不断完善,职工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正如今年获评全国劳模的我市环卫行业外来务工人员侯艳梅所言:“在这里,每份付出都被看见,每个梦想都有舞台。感恩福州,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拥抱更暖的明天。”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