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硚口这片热土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扎根岗位,以初心为笔,以汗水为墨,在平凡的岁月里书写不平凡的篇章。
五一劳动节
五月的风,吹拂着奋斗者的足迹
劳动的歌,吟唱着时代的光芒
在硚口这片热土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扎根岗位,以初心为笔,以汗水为墨,在平凡的岁月里书写不平凡的篇章。
从警30年,陈海燕的字典里没有“办不成”。成立“海燕直通车”;将临时窗口搬到考点门口;推行“午间不断档”,用“一窗通办”打破时空壁垒。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为民服务,不是坐等诉求,而是主动将肩膀凑近群众的需要。1200件感谢信和锦旗的背后,是一位女警对“人民至上”最生动的注解。
实验室的灯光,见证着朱毅20年的“破茧之路”。从攻克心血管药工艺难关,到让青光眼患者用上国产好药;从逆行研发罕见病药物,到创建工艺安全实验室,他带领团队将36项专利转化为治病良方,用“优于原研”的标准为中国制药正名。
那些塞满柜子的实验记录,是科学家对“生命至上”最郑重的承诺。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的冷暖。潘丽娟,这位荣东社区的“当家人”,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民忧。她将党建的根系深扎进楼栋,让“妇女议事会”的智慧在树下生根,用“六必访”的温情叩开困难职工的心门。她以柔肩扛起责任,让“小社区”焕发“大能量”。
她的身影,诠释了什么是“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在硚口区社会福利院,朱琴用青春为白发绘就温暖底色。她为隔离老人架起“云端亲情”,为失禁老人烘干床单,为异国游子守护病榻前的孝心。
那些琐碎而重复的护理动作里,藏着“老吾老”的至善;那些深夜奔赴医院的脚步中,刻着“幼吾幼”的赤诚。
唐海波的手,能“听”懂发动机的“心跳”,能“读”懂车主的驾驶习惯。从维修工到“国务院津贴专家”,他用31年将“工序化工艺”刻进行业标准。
那些深夜的实训车间里,他手把手教徒弟“四步诊断法”;那些广播电波中,他让安全驾驶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份坚守,让“武汉工匠”的名片愈发闪亮。
从社区街巷到科研高地
从技术车间到服务窗口
在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里
让我们致敬所有平凡而伟大的奋斗者
愿每一粒播种在硚口的匠心
终成燎原的星火
出品:中共硚口区委宣传部 硚口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此文为原创作品,转载须获授权,否则视为抄袭侵权。
传播硚口好声音
讲述硚口好故事
这个五一,把掌声送给闪闪发光的你
来硚口过五一,嘬虾子吃牛杂!解锁武汉最火辣假期!
蓝莓价格“腰斩”!每天吃一盒会发生什么?皮肤真的会变白吗?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来源:硚口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