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马云说过的金句,现在,韩国拿它来给自己造飞机了——第六代战斗机!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这是马云说过的金句,现在,韩国拿它来给自己造飞机了——第六代战斗机!
外网截图
2025年,韩国航空航天研究院(KARI)和国防采办计划管理局(DAPA)正式宣布:
韩国将启动第六代战斗机研发计划,目标直指2040年列装!
你没听错,就是那个刚刚把KF-21“猎鹰”试飞还没几年的国家,
转身就要挑战全世界最前沿的航空科技。
KF-21试飞
六代机,这不是随便说说的。美国搞了十几年还没落地,欧洲搞得还在开会,
现在,韩国也来了。
问题是:
这是雄心壮志的“青云之志”?
还是全球军工“内卷潮”下的战略豪赌?
回顾一下,韩国KF-21“猎鹰”战斗机的诞生,虽然是与印尼“合资”项目,
但核心部件大多是自己搭积木搭出来的:
韩国五代机
雷达:国产AESA有了气动外形:F-22+F-35混合样式数据链与电战系统:大量仿自美制平台机身制造与隐身喷涂:自己学自己做虽然现在KF-21还只是“四代半”,还没具备完整隐身能力,
但它给了韩国一个最宝贵的东西——“我们也能搞高端战斗机”的信心。
于是,“下一个目标是六代机”,就成了国家战略计划的一部分。
韩国总统亲自表态:
“这是为未来空中优势建立的长期投入。”
在全球都在谈“下一代空优平台”的今天,韩国不想再是消费者,
他们要变成“规则参与者”。
韩国六代机
在军迷圈,六代机这个词早已被说滥了。
什么是六代机?没统一标准,但有几个共识标签:
韩国六代机宣传视频
✅ 超远航程
✅ 全频谱隐身
✅ AI辅助作战
✅ 协同无人僚机
✅ 超高速导弹平台
✅ 电磁战系统融合
那么问题来了:韩国有能力独立搞这些吗?
短期答案是——没有。
但韩国聪明啊,他们走的不是美国那种“重剑无锋”路线,
而是搞“模块化+国际合作”。
据报道,他们的六代机将可能采取以下几种路径:
波音六代机
基于KF-21的深度升级,演进为下一代隐身平台;联合英国“暴风”项目(Tempest)或欧洲“未来战机”FCAS,合资合作;自主研制部分子系统(如AI航电、隐身结构),整机对外合作。这种“韩式造战机”,其实跟他们当年搞汽车很像:
先组装、再仿制、然后迭代,最后搞品牌。
别忘了,现代汽车20年前还被嘲笑为“抄丰田”,现在都在欧洲卖得飞起了。
六代机也许不是梦想,
只是“韩国制造业向军工产业链全面跃升”的新支点。
如果我们把这个项目单纯看成“科技创新”,那就太肤浅了。
韩国背后有三个“不想输”的战略动因:
中国六代机合成图
日本六代机
韩国看着邻居一个个都在搞“隐身+AI+高超音速”,再不跟上,
空军只能永远扮演“协助美军”的角色。
韩国军方高层很清楚:
光靠F-15K、KF-21这些“小钢炮”,未来是守不住朝鲜半岛的。
f15
特别是在面对高密度导弹突防、电子战压制、无人机蜂群时,
只有“六代平台”才能:
韩国KF-21
韩国半导体和造船业已经是世界强者,
但军工一直是短板。KF-21的成功,极大刺激了他们的“军工产业链整合”欲望。
六代机计划的启动,带来的不仅是飞机,
还有:
“造战斗机”对韩国来说,是一场国家级“产业升级计划”。
美国1500砸向六代机
资金问题:六代机研发动辄千亿美元,韩国能坚持到最后吗?技术问题:AI协同、隐身发动机、高超导弹,很多技术仍要依赖外援战略问题:韩国能否在美日中俄之间,保持技术自主?更重要的是:
韩国有没有独立展开空战体系的能力?
就像KF-21虽然是韩国主导,但其心脏——F414发动机,是美国造的。
如果六代机核心系统还是靠进口,那么这台战机,很可能生来就带“遥控器”。
中国当然不会觉得韩国六代机能“威胁我国”,
但也不会掉以轻心。
因为韩国正在代表另一种趋势:
美国盟友体系正在“武装现代化”,不再只是购买F-35,而是学会“自己动手”。
韩国、澳大利亚、日本,甚至未来的东南亚国家,
可能会通过六代机项目强化自己的“准独立防御能力”。
这对于中国未来在西太平洋的战略布局,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变量。
中国神秘战斗机网上图
而对于我们自身来说,
这也是一个提醒:
我们必须继续“体系突破”,不断拉大代差,
不能让后来者“轻易贴身”!
“梦想起飞的路上,没有人笑话你起步晚,
但能不能飞得高、飞得远,最终要看你是不是真的准备好了。”
韩国这一次,是玩真的;
但未来十年,谁才是真正的六代王者——
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渝鲜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