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不是五一放假了嘛,内心激动闲来无事突发奇想,就把我三年前写的文拿给AI分析一下创作水平,没想到屏幕上蹦出的“非人类文本概率89.7%”。
牛啊!牛啊!!
这年头连标点符号都不敢随便用了!
这不是五一放假了嘛,内心激动闲来无事突发奇想,就把我三年前写的文拿给AI分析一下创作水平,没想到屏幕上蹦出的“非人类文本概率89.7%”。
看到结果的我差点把高脚杯里的枸杞水泼键盘上,照这么说合着我这些年是在帮外星文明写地球观察日记了?
咱就是说啊,检测过程堪比悬疑剧。
下拉看清详细报告的一瞬间,映入眼帘的数据码得比菜市场猪肉摊还整齐:
说平均句长19.8字(人类均值15-25),
又说成语密度每千字12个(隔壁王大爷唠嗑才8个),
还说“的地得”错误率0.3%(编辑部老张常年保持在5%以上)。
咋地,我就不能小学语文基础学得扎实,我就不能是个做事认真的人呗!
最绝的是那个什么情感曲线分析图,活脱脱像心电图诈尸,前脚刚说“秋叶飘零似人生无常”,后脚立马接“火锅底料要选牛油三斤半”,AI批注:“非典型人类情绪断层”。
我意识流,无厘头,就爱个开玩笑,自来熟,不成吗?!
不仅如此,检测报告特别圈出我描写伤心的句子:“眼泪比依萍找她爸要钱那晚的雨还大”。AI直接判定这种跨次元比喻“超出人类联想阈值”。
好好好,你怎么说都对吧,你对人类脑洞的了解才哪到哪,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武松见了都犯怵,那是啥结论都敢下。
说到这就让我想起吃完饭的时候,家里小朋友打开电视,每播放一集皮卡丘就得看几十秒的广告,那广告我都要会背了,就是一个AI炒股软件的宣传。
真是一遍又一遍强调自己不是骗子,强调AI选股多么牛逼,又是科学又是算法又是这又是那,总之在我看来就是一顿忽悠。
炒股这个事本身就不是算法能解决的,那是资本家的事。
AI你要是真能做到稳赚不赔,怕也不会打这么大密度的广告了,投流选手水平也够那啥的,给动画片前头投放炒股广告,绝绝子!
更离谱的是针对上了一段武侠风产品文案:“此键盘敲击如独孤九剑破箭式,RGB灯效堪比珍珑棋局变幻。”AI傻着个熊脸给出结论:“83%概率为穿越者创作”。
就一个机械键盘的描述而已,普普通通一句话,到它那还给我干穿越了。但凡我是穿越者,就不能这顿噼里啪啦敲键盘,我干点啥不好,非要当牛做马。
刻意在抒情段落用的“……”被标注“疑似AI情感模块过载”,反倒是随手打的“!!!”被夸赞“充满人类特有的失控感”,你也看到了,现在的我充满了人类特有的失控感,好家伙,我直接失控了!!!
“这操作简直六六六”被六国语言模型交叉验证,我也只能呵呵。最终定位到北宋汴京方言数据库,你干脆直接建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妥了!
经过短时间懵逼的反省,我悟了:
工具眼里“完美”的内容,根本就是流水线罐头,咱也不清楚它到底是根据谁的写作标准判定的,反正我的写作课从来都不会这么教(打个广告,感兴趣的私聊我咨询,平时我人还挺好的)。
我们人类的创意可多了去了,把韭菜鸡蛋做成月饼,给砂糖橘草莓红烧一下,再沾着辣椒面吃芒果。一天一个窜稀小妙招,365天不重样。
你能说这离谱吗?可这些桩桩件件都是人干的事。
当AI说你“不像人”,你就得承认自己“不是人”,不然它接下来很可能还会说你是个虚伪的人。
到处都在聊算法,我看到这就算了吧。再聊下去好不容易养好的脾气都要给我激出来啦。
你看那《西游记》里能成精的哪个没被神仙说过“妖里妖气”。
AI再牛,它能写出“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这种病句吗?
它根本就不懂什么是“酒暖回忆思念瘦”。
可它就能自信到要和我在创意上“掰头”。这玩意对纯原创内容的分析结果实在是令人非常难受。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写字的朋友们,咱们与其焦虑AI抢饭碗,不如坚持做自己。
服务器看不懂的,才叫灵魂。
有感而发,随便一喷。这个五一,祝大家劳动节快乐!
作者简介:唯晨,自由撰稿人,写作导师。
来源:滑稽小丑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