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门无相皆洞开 云居千载启新篇——2025五一见证古刹三门齐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1 15:45 2

摘要:云居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自1987年恢复开放以来,始终以“单门迎客”的传统姿态示人,这一低调的开放方式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相得益彰。而2025年“五一”劳动节,这座承载千年石经文化的古刹迎来重大变革——寺院山门首次实现“三门齐开”,

云居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自1987年恢复开放以来,始终以“单门迎客”的传统姿态示人,这一低调的开放方式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相得益彰。而2025年“五一”劳动节,这座承载千年石经文化的古刹迎来重大变革——寺院山门首次实现“三门齐开”,这一举措不仅是对传统建筑格局的还原,更象征着云居寺在新时代的文化开放与活力焕发。

千年山门:从单扉到三阙的时空对话

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坐西朝东,依山傍水,以“北方巨刹”之姿闻名。其山门原为“三门殿”,遵循佛教传统,分别对应“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寓意解脱烦恼、通达智慧。然而,自近代以来,因文物保护与客流管理需求,寺院长期仅开放中间的空门,两侧门则处于封闭状态。这种“单门迎客”的模式,既是对古建筑的保护,也暗合了佛教“一门深入”的修行理念。

盛世重光:三解脱门的当代解码

此次“三门齐开”恰逢云居寺参与房山区“五一感恩游”活动,四大景区免费开放,游客量预计大幅增长。开放三门不仅是分流游客、提升体验的务实之举,更蕴含多重文化意义:

1、还原历史格局:三门齐开重现了唐代寺院“三解脱门”的完整形制,呼应了云居寺作为“隋唐佛教圣地”的历史地位。

2、文化开放象征:三门全启标志着云居寺从“静守”转向“共享”,契合其“石经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使命。寺内珍藏的14278块房山石经、佛祖舍利等瑰宝,将通过更开放的姿态与公众对话。

3、文旅融合实践:结合同期举办的“云居福地石韵雅集”文化市集活动,三门开放将推动汉白玉雕刻、非遗手作等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融合,助力农文旅产业发展。

游观新境:流量与留量的双重提升

1、动线优化:三门打开后,出入口由两个侧门承担,寺内形成环形游线,可缓解主门拥堵,提升参观效率。

2、文化沉浸:三门全开增强了寺院的空间纵深感,游客沿中轴线依次经过天王殿、毗卢殿至释迦殿的游览路径更为连贯,深度感受“六进殿宇”的恢弘布局。

石经永续:以文化深耕续写石经精神

云居寺的“三门齐开”不仅是空间格局的转变,更是文化传承路径的深化。未来,云居寺将始终围绕“保护为本、研究为基、传承为魂”的理念,以石经文化为核心,以石经精神为动力,通过系统性保护与研究,让千年文化遗产焕发持久生命力。

从隋唐刻经到今日三门齐开,云居寺始终是中华文明绵延的见证者。2025年的这一举措,既是向历史的致敬,亦是对未来的承诺。正如寺内千年石经所铭刻的“护法弘道”之志,云居寺正以更开放的姿态,邀世界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之约。

来源:京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