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好,我要找周边的销售类岗位。”在宝山区淞南镇党群服务中心,市民小杨正站在自助求职机前,向AI数字人说着他的薪资期望和岗位要求。没过多久,AI就作出了反馈:“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岗位信息……”
就业是民生的头等大事。当前,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就业招聘模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你好,我要找周边的销售类岗位。”在宝山区淞南镇党群服务中心,市民小杨正站在自助求职机前,向AI数字人说着他的薪资期望和岗位要求。没过多久,AI就作出了反馈:“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岗位信息……”
这段“赛博朋克”式的求职流程如今在宝山数字智慧就业服务站点不断上演。一改传统招聘的复杂琐碎,只需告知数字人岗位需求和薪资期望,几秒钟内即可找到符合要求的职位信息。
点击观看视频
大模型助力,“刷脸”就能找工作
当人工智能加持智慧服务,就业招聘正从熙攘的招聘集市延伸向街巷阡陌,一张覆盖宝山全域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在方寸之间得以织就。
在淞南镇党群服务中心,全市首家智慧就业服务站点设立于此,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实在太方便了!”初体验AI求职的小杨感叹,“不用动手就能帮我找到符合要求的岗位,简直是‘求职神器’!”
这处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是宝山“15分钟就业服务圈”的率先试点之一,通过引入自助求职机,集成了“乐业上海第一站”“宝就业”“快结荐”等多个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在这里,求职者只需完成刷脸登录、身份核验、信息确认三步操作,即可完成求职登记。随后,求职者可以直接将求职意向告知数字人“小AI”,依托“龙门就业大模型”,“小AI”在几秒内即可生成附近的岗位信息。
全国十佳职业指导人员、宝山区就业促进中心首席职业指导师李弘介绍,无论是在职业规划、简历优化,还是面试技巧方面,数字人都能为求职者提供专业的建议。此外,它可以根据对话内容,精准提供岗位推荐服务。
“我昨天刷脸登记,今天就接到了三家面试通知!”家住附近的李女士感慨,家门口的就业服务太贴心了。
除上述功能外,社区就业服务站点还提供了“扫一扫”刷脸求职、数字人“直播带岗”、AI面试、数字背调等一系列创新公共就业服务,通过人工智能的“把脉问诊”,实现了“找工作”向“选好岗”的转变,为求职者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支持。
一触即“发”,“动嘴”就能发岗位
家门口的数字智慧就业服务站点让求职者投递的简历不再“石沉大海”,同样,在算法的支持下,企业招聘也无需“大海捞针”。
“这个智能感应线圈是杨行镇就业服务专员推广给我们的。”杨行宝欣汽车服务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发布招聘信息总要通过多个渠道或者用电脑操作,费时费力。现在有了‘碰一下’发职位,用手机轻轻一碰,就能通过AI语音一键发布岗位信息。”说罢,负责人现场演示起操作流程:“我需要招一名员工,需求是……”不到一分钟,所需要的岗位便完成了发布。
这种“线圈碰一碰”功能,利用NFC近场交互与AI语音生成技术,实现了“一碰即登,一说即发”的智能化招聘流程,让商户足不出户通过手机就可以发布岗位。
首次使用的商户须通过“身份选择”“实名认证”“信息完善”和“发布岗位”四个步骤进行操作,之后可以直接实现“一分钟语音发布岗位”。
数字线圈不仅简化了招聘流程,更构筑起用工双方的数字桥梁。通过“动动嘴”就能发岗,真正实现了岗位的“零门槛智能发布”。
来源:上海宝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