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史册:冠军达兰刷新纪录 徐京坤实现旺代帆船赛零的突破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1 23:33 3

摘要:单人、不间断、无援助地完成约26000海里的环球航行,穿越南大洋“咆哮西风带“和合恩角等危险海域,面对20米巨浪、65节狂风和冰山的威胁,心理与生理压力极大。旺代环球帆船赛(Vendée Globe)以其对技术、生理和心态的极限挑战被称为帆船赛的“珠穆朗玛峰“

单人、不间断、无援助地完成约26000海里的环球航行,穿越南大洋“咆哮西风带“和合恩角等危险海域,面对20米巨浪、65节狂风和冰山的威胁,心理与生理压力极大。旺代环球帆船赛(Vendée Globe)以其对技术、生理和心态的极限挑战被称为帆船赛的“珠穆朗玛峰“。

这项创始于1989年的运动,每4年举办一次,前9届都没有中国人的身影,直到第2024-2025年赛季,五星红旗终于扬帆远航。

而驾驶它的,是一位来自青岛的“独臂船长“。

破纪录的旺代环球帆船赛

2024年11月10日的法国旺代省莱萨布勒多洛讷,数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民众翘首以盼,目送着一艘艘无畏的帆船驶出港口。相比四年前因疫情几乎闭门举办的赛事,第十届旺代单人不间断环球帆船赛化身为一场全民狂欢。

船队于2024年11月10日出发 ©VENDÉE GLOBE

正如开赛前预料的那样,本届赛事创造了多项运动及其他领域的纪录:参赛选手数量(40人)、来自不同国家的船长数量(11国)均刷新历史;现场观众达245万人次,赛事社交媒体订阅量突破160万。

赛前为期三周的开放日里,数十万不同年龄的观众涌向码头,争相一睹船长风采,交换赛事主题的帕尼尼贴纸。公众与船员、团队及赞助商共同营造了持久的热潮。

但真正的传奇在于这场横跨大洋的激烈角逐——绝大多数纪录在此诞生。无可争议的冠军查理·达(MACIF Santé Prévoyance)以64天创下最快完赛纪录;贾斯汀·梅特罗(Teamwork–Team Snef)以76天成为女性选手最佳;徐京坤(Singchain 海口号)则成为首位完赛的中国船长,同时也是旺代历史上第100位完成赛事的选手。而最年轻的完赛者维奥莱特·多朗(Devenir)更引发了全民热潮。

全程高能的多维度较量

11月10日的起航日将气氛推向巅峰。告别亲友后,船长们在晴好天气中渐入状态,随后风速骤增。尼克拉斯·朗文(Holcim-PRB)、约安·里肖姆(PAPREC ARKEA)和塞巴斯蒂安·西蒙(Groupe Dubreuil)接连刷新单体船24小时航程纪录,最终定格在615海里。

船长塞巴斯蒂安·西蒙在航行中 ©VENDÉE GLOBE

大西洋赛段,马克西姆·索雷尔(V and B Monbana Mayenne)因脚踝受伤退赛至马德拉;路易斯·伯顿(Bureau Vallée)和萨博尔奇·韦奥雷斯(New Europe)则止步开普敦。南大西洋的低气压将达兰、托马斯·鲁扬特、里肖姆和西蒙卷入领航集团激战,直至印度洋入口。凯尔盖朗群岛的强风打乱格局——达兰与西蒙坚守前沿,里肖姆、鲁扬特和杰雷米·贝尤(Charal)选择北线保船。领先二人组借机拉开差距,但西蒙12月8日右舷水翼断裂,虽顽强坚持,终留遗憾。

里肖姆逆袭 达兰终封王

塔斯马尼亚附近,里肖姆追上达兰与西蒙,并以9分钟优势率先绕过合恩角。这场巅峰对决持续至巴西海域,达兰最终锁定胜局。继2021年亚军后,他此番在莱萨布勒多洛讷的朝阳中加冕,以64天19小时22分钟将原纪录缩短9天。里肖姆(亚军)与本土英雄西蒙(季军)分列二三位。

卫冕冠军扬尼克·贝斯塔万(Maître CoQ V)因大西洋段遗留的舵机故障止步乌斯怀亚;埃里克·贝里昂(STAND AS ONE-Altavia)虽经修复完成环球,仍遗憾退赛。瑞士选手梅特罗(第8名)创女性最快纪录,并成为首位非法国籍完赛者;本杰明·费雷(第16名)领跑无翼板组;徐京坤(第30名)则载入中法航海史册。

德维尼尔的船长多朗日获得第25名

©VENDÉE GLOBE

特别值得铭记的是多朗日——这位最年轻选手在雨中完赛时,社交媒体数百万追随者的欢呼与她纯粹的喜悦交织,为2028年下届赛事埋下期待的火种。

查理·达兰:以破纪录之名,重写旺代传奇

淬炼的四年

2025年1月14日清晨7时24分,当MACIF Santé Prévoyance号划破法国旺代海岸的薄雾,查理·达兰在无线电中颤抖的声音穿透北大西洋的寒风:“此刻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64天19小时22分的环球航行,不仅将阿梅尔·勒克莱亚克保持了9年的赛会纪录缩短近10天,更让这位40岁的法国船长完成了从“悲情亚军”到“航海之王”的史诗级蜕变。

2025年1月14日,达兰冲线后振臂欢呼。

©VENDÉE GLOBE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胜利,而是IMOCA赛船技术的里程碑。”达兰抚摸着船舷的碳纤维水翼说道。相比上届驾驶的Apivia号,新船优化了70%的甲板操作系统,首创可调式减震座椅,甚至能在南大洋巨浪中完成“盲操”。这些改进在印度洋的“死亡冲刺”中经受考验——当其他船队为躲避50节风暴北撤时,达兰与宿敌约安·里科姆组成了“孤胆双雄”,借助新船抗压性能冲出500海里优势。“就像开着F1穿越雷暴区,但MACIF号给了我赌命的底气。”

2021年1月28日的寒夜始终刻在达兰的记忆里。彼时他率先冲线却因对手获得救援补偿痛失冠军,面对镜头仍保持风度的场景,被《队报》称为“败者的桂冠”。但鲜为人知的是,此后700多个夜晚,这位完美主义者持续用3D航迹软件复盘比赛,将2小时30分钟的差距分解为187项技术改进。“每个未眠夜都在质问:如果升帆快5秒?如果少一次转向?”这种近乎偏执的反思,最终凝结成2023年下水的MACIF Santé Prévoyance号。

MACIF Santé Prévoyance号船长查理·达兰(法国)在进行训练

©VENDÉE GLOBE

科学家的航海方程式

南安普顿大学的船舶工程教育,赋予达兰独特的竞速哲学。他的航海日志里充斥着流体力学公式与气象云图分析,甚至为南大洋设计出正弦曲线航行法。“别人看到浪涌,我看到能量流。”这种理性至上的风格,在2024年12月4日的战术赌博中达到巅峰——当气象模型显示78%概率遭遇船体结构性损伤时,他仍选择穿越印度洋低压核心区。“节省的42小时,抵得上百万次风险计算。”

“曾经我是台冰冷的航海机器。”达兰坦言。2023年的突发胃疾让他被迫退赛,却在加勒比海钓时顿悟:“帆船不仅是与海洋搏斗,更是与自我和解。”此后他的训练舱多了哲学书籍,通讯名单新增心理医生。这种转变在最后150海里的“冰火考验”中显现奇效——当寒流导致电子导航失灵时,他凭借星辰定位完成8次精准转向。“恐惧仍在,但不再吞噬理智。”

新王加冕 传奇待续

如今,摆放在达兰的勒阿弗尔家中的,除了旺代冠军奖杯,还有一组特殊展品:2016年La Solitaire du Figaro亚军奖牌、2021年冲线时被海水泡烂的航海手套,以及MACIF号首航时折断的试验水翼。“它们提醒我,完美是过程而非结果。”当被问及2028年是否卫冕,这位新晋航海传奇微笑反问:“为何要给梦想设限?”

查理·达兰船长和约安·里肖姆船长

©VENDÉE GLOBE

在旺代组委会最新发布的纪录片中,达兰维修船体裂缝的镜头被慢放十倍:-15℃的南太平洋深夜,他单手持环氧树脂注射枪,另一只手同步发送故障代码。这个长达47分钟的操作,最终被压缩成技术手册上的两行改进建议。或许,这就是新时代航海精神的隐喻——在极致理性与炽热激情之间,开辟属于勇者的航路。

徐京坤的旺代攻坚战:

6000个日夜的终极试炼 首位完赛的中国独臂船长

2025年2月18日清晨,法国莱萨布勒多洛讷港笼罩在零下五度的寒雾中。当第30位完赛者驾驶着蓝白相间的IMOCA60级帆船“海口号”缓缓驶入航道时,等候了99天的中国助威团突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35岁的独臂船长徐京坤在甲板上举起残缺的左臂,这个被碳纤维桅杆撞击过数十次的躯体,此刻定格成中国航海史上最震撼的图腾。

海口号船长徐京坤©VENDÉE GLOBE

这个画面穿越15个时区,在青岛奥帆中心的大屏幕上引发雷鸣般的掌声。距离他12岁时因烟花事故失去左臂已过去23年,距离他在网吧查询“帆船”定义的那个下午已过去18年。当赛事总监宣布“中国船长徐京坤以99天20小时完成旺代环球帆船赛”时,这位山东汉子终于兑现了他在自传《谦逊的梦想家》中的承诺:“我要让世界看见,残疾不是人生的句号,而是另起一行的惊叹号。”

孤舟勇闯“海上珠峰”

站在旺代环球帆船赛的起航线前,徐京坤的IMOCA 60级赛船海口号凝结着令人震撼的技术细节:舵轮加装了特制单手操控系统,甲板索具布局经过213次优化调整,甚至连自动舵程序都嵌入了他独创的操作逻辑。这些创新背后,是他在法国波特拉福雷船厂长达三年的苦行僧生活——白天在船坞研究碳纤维结构,夜晚蜷缩在船舱学习流体力学,用翻译软件逐字啃下3000页的英文技术手册。

徐京坤进行完赛庆祝 ©VENDÉE GLOBE

2024年11月10日,当发令枪响彻大西洋上空,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在南大洋的尖叫60度海域(南纬56°-60°),徐京坤经历了持续17天的极限生存:70节飓风将20米高的巨浪砸向甲板,船体倾斜角达到骇人的75度。他在采访中回忆:那时每调整一次帆面,都要用残肢抵住舵轮,整个人像钟摆般在驾驶舱内撞击。最危急时刻,主帆升降索突然崩断,这个独臂勇士在-10℃的低温中,用牙齿咬着手电筒,单手套着防滑手套,耗时3小时47分钟完成高空抢修。

在旺代环球帆船赛中,徐京坤经历了无数艰难时刻。他曾在合恩角附近脚踝受伤,几乎在整个比赛中都在忍受肩伤的疼痛。然而,他对自己的船充满信心,尤其是因为他熟悉船上的每一个螺母、螺栓、垫圈和小部件。每一天都是一场战斗,但他从未放弃。

勇士的未来征途

比赛中也有许多美好时刻。徐京坤回忆道:“最愉快的时刻是我逃离南冰洋的那一天。我进入了一个无风区,海面平静如镜。我能够看到日出和日落的倒影,这些美丽的画面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中。”此外,他收到了许多支持的信息,尤其是来自孩子们的。马赛的一所学校特别让他感动:学生们用一只手工作了一整天,另一只手套上袜子,以更好地理解他的情况。这一举动深深打动了他,也给了他很多勇气。

徐京坤的航海之旅不仅是一次个人的冒险,更是一次传递希望与激励的旅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激励中国及其他地区的年轻人敢于梦想,并认识到决心和自信是实现他人认为不可能的目标最重要的品质。

这位来自中国的船长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 ©VENDÉE GLOBE

对于徐京坤来说,完成旺代环球帆船赛只是他航海生涯的一个开始。他希望能够继续挑战自我,推动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他计划在未来继续参加更多的国际航海赛事,并致力于推广远洋航海运动,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勇敢追梦。

来源:游艇业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