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最新“歼-36”虽然出色,但美军仍有后发制人的机会?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2 09:25 2

摘要:中国航空工业又甩出一张“王炸”!就在前两天,美国《战区》网站头版挂着歼-36超低空掠过成都高速路的视频,三台发动机的尾焰刺得美媒眼睛生疼。这款被西方称为“空中变形金刚”的六代机,从首飞到第七次试飞只用了三个月,三发引擎、无垂尾设计、量子雷达黑科技全给安排上了,

中国航空工业又甩出一张“王炸”!就在前两天,美国《战区》网站头版挂着歼-36超低空掠过成都高速路的视频,三台发动机的尾焰刺得美媒眼睛生疼。这款被西方称为“空中变形金刚”的六代机,从首飞到第七次试飞只用了三个月,三发引擎、无垂尾设计、量子雷达黑科技全给安排上了,可偏偏这时候,美国军事专家跳出来说“歼-36再强也没用,美军还有后手”。

这话听着耳熟不?当年F-22横着走的时候,咱们也听过类似的“安慰剂”。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歼-36到底强在哪儿,美军所谓的“后发制人”到底是嘴硬还是真藏着大招?

先看看歼-36的硬实力。这飞机往跑道上一停,三台涡扇-15C发动机怼在屁股后头,单台推力14吨,加起来顶得上半列高铁的牵引力。美国F-22最大起飞重量38吨,歼-36直接干到50吨,机腹弹舱塞8枚霹雳-17导弹还能再挂两发鹰击-21反舰弹,活脱脱一个“空中军火库”。

更绝的是它的隐身涂层,阳光底下机背反光斑块跟打碎了的镜子似的,雷达波撞上去七零八落,雷达反射面积只有F-35的六分之一。成都试飞那次,地面雷达站愣是等飞机飞到头顶了才反应过来,这隐身性能可不是吹出来的。

美军现在啥情况?NGAD六代机项目折腾了五年,200亿美元砸进去连个模型都没摆出来,F-35生产线倒是没停,可去年就交付了30架,还不够中国航空工业半个月的产能。

五角大楼急得直跺脚,去年偷偷重启F-22生产线,结果发现当年用的稀土材料早被中国卡了脖子,造出来的零件比原版重了15%,飞起来活像绑了沙袋的鸽子。要说美军真没招了倒也不是,他们现在憋着两招“邪门功夫”:一是给F-35装激光炮,二是搞无人机蜂群。

可问题是中国也没闲着啊,歼-36试飞视频里清清楚楚露出并列双座舱,摆明就是给指挥无人机蜂群留的席位。你派100架无人机过来,人家歼-36带着8架攻击-11迎上去,空中拼刺刀谁怕谁?

说到“后发制人”,美军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他们琢磨着靠体系作战扳回一局,天上卫星、海上航母、地上雷达站全给串成一张网。

这招对付小国好使,碰上中国就得抓瞎。福建舰上的电磁弹射今年刚通过验收,055大驱的鹰击-21射程1000公里,配上歼-36的3000公里作战半径,从海南起飞能把关岛基地罩进打击圈。

美军在西太平洋那几十个军事基地,现在个个成了活靶子,前几天B-2轰炸机躲到澳大利亚都被卫星拍了个正着。体系对抗?解放军的反介入体系早把第一岛链焊成了铁桶。

不过话不能说太满,美军手里还攥着几张技术底牌。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是个狠角色,XA102型号的理论推力能达到18吨,比咱们的涡扇-15C还猛。问题是这玩意现在还躺在实验室里,等它量产起码得2030年,到时候歼-36都装备两个航空旅了。

再说脑机接口,DARPA去年搞了个“意念控制无人机”的项目,听着玄乎,可实战中谁敢把命交给脑电波?成都试飞那天,歼-36的飞行员轻轻一推杆,5马赫瞬间爆发,这手感可比意念控制实在多了。

回头看看这二十年的航空竞赛,就像高手过招,招招见真章。当年歼-20横空出世,美媒说“发动机不行”;等涡扇-15量产了,他们又改口“数量不够”。现在歼-36把六代机的门槛直接拉到50吨级,美国人终于发现,不是中国追得太快,而是他们自己躺在F-22的功劳簿上睡得太久。西飞车间里,工人们三班倒赶工脉动生产线,洛马公司的工程师却在为国会砍预算吵得面红耳赤。这场赛跑比的不是谁先起跑,而是谁能把技术突破变成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美军说“后发制人”,咱们得听其言观其行,NGAD项目PPT做得再漂亮,比不上成都上空那簇冷艳的尾焰,F-47概念图吹得再玄乎,架不住中国稀土出口管制一纸公文,歼-36的试飞轨迹画出一条硬道理:军事科技的竞争,从来都是埋头苦干的人笑到最后,十年前有人说“中国战机心脏病”,现在看看,这颗“中国心”跳得比谁都强健有力。

来源:科学知识点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