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汽车“关税无间道”:白宫开后门,墨加零部件都是中国芯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2 09:32 3

摘要: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当地时间5月1日证实,加拿大和墨西哥制造的汽车零部件属于《美加墨协议(USMCA)》的一部分,将免于25%的关税,该关税将于5月3日生效。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当地时间5月1日证实,加拿大和墨西哥制造的汽车零部件属于《美加墨协议(USMCA)》的一部分,将免于25%的关税,该关税将于5月3日生效。

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海关总署上演"极限操作"——

前脚宣布5月3日起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后脚又紧急给加拿大和墨西哥"开绿灯"。

这波操作让底特律车企长出一口气,却把全球供应链经理们看懵了:

说好的"美国优先"呢?

其实,这出闹剧早有伏笔。

特朗普政府4月3日刚对进口整车加征25%关税,导致美国车市价格飙升10%,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2020年以来最低。

如今眼看5月3日零部件关税生效在即,美国汽车创新联盟紧急上书:"再这么搞下去,美国车企得集体停工!"

毕竟,全美在售车辆中48%是进口车,本土生产的汽车平均含30%进口零部件,关税叠加效应会让每辆车成本暴涨6000美元。

美国政府以为豁免墨加就能"去中国化"?

图样图森破!

墨西哥蒙特雷的汽车零部件工厂里,中国钢材正在被加工成发动机支架,最后贴上"MADE IN MEXICO"标签运往美国。

浙江汽配企业更绝:把半成品从宁波港运到墨西哥组装,关税从54%直降到0。

墨西哥工人月薪2000元,仅为美国的五分之一。

这种"组装厂变中转站"的操作,连美国汽车工会都看不下去了。

他们抗议:"墨西哥工厂里80%的零部件都是中国造,USMCA原产地规则就是张废纸!"

但底特律车企却暗自窃喜:"管他呢,至少生产线不用全停。"

毕竟,墨西哥对美汽车零部件出口额达811.7亿美元,占美国进口总额的41.1%。

真要切断这条供应链,美国车企得集体"休克"。

USMCA(美加墨协议)号称要把汽车零部件的"北美血统"提升到75%,还要求40-45%的零部件由时薪16美元的工人生产。

但现实很骨感:墨西哥工人平均时薪只有3美元,加拿大也不过12美元,车企为了达标,只能在账面上"乾坤大挪移"。

比如,把中国产的电子芯片运到墨西哥"镀个金",就算作"北美制造"。

更搞笑的是,USMCA(美加墨协议)规定零部件区域价值含量需达60%(交易价值法)或50%(净成本法)。

但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墨西哥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中,非北美材料占比高达35%,其中1.2%直接来自中国。

这就好比要求做一碗正宗兰州拉面,结果发现牛肉是美国的,面条是加拿大的,汤料却是中国的——

味道没变,就是换了个碗。

特朗普以为豁免墨加就能构建"大北美帝国"?

图样图森破!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一边承诺"替代中国零部件",一边悄悄扩大从中国进口石墨等关键材料。

加拿大更绝:2024年对美汽车零部件贸易顺差100.2亿美元,其中60%的零部件来自中国供应链。

更讽刺的是,USMCA(美加墨协议)第32章第10条规定,成员国若与"非市场经济国家"签自贸协定,其他方有权退群。

但墨西哥去年从中国进口额增长19%,40%的集装箱来自中国(中国就是美国所说的"非市场经济国家"),美国却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真要跟墨西哥翻脸,美国车企得哭晕在底特律。

面对美国的"关税游戏",全球车企开启"去美国化"进程。

欧盟宣布对美国烟草、摩托车加征25%报复性关税,德国车企暂停向美国交付高端车型。

中国车企更聪明:在墨西哥设厂生产"北美特供车",用中国零部件组装后免税进入美国,市场份额已达15%。

最惨的是美国消费者。

摩根士丹利测算,25%关税将导致美国车价上涨10%-12%,通用、沃尔沃等车企已暂停发布业绩指引。

更搞笑的是,美国政府为了安抚车企,推出"退税大礼包":

在美国组装的汽车,最高可获3.75%的退税。

但车企吐槽:"退税流程比造车还复杂,这不是变相鼓励造假吗?"

其实这场游戏也不过是中美搏亦的小细节

从特朗普到拜登,美国的关税政策就像一场"俄罗斯轮盘",每次扣动扳机都可能伤及自身。

USMCA(美加墨协议)的原产地规则看似严密,实则漏洞百出;

豁免墨加的"紧急刹车",不过是掩盖供应链"中国芯"的遮羞布。

当全球车企用脚投票,当消费者用钱包抗议,这场关税闹剧终将沦为历史的笑柄。

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试图"筑墙自救"的行为,都是对经济规律的公然挑衅。

来源:光头老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