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不少偏远的农村地区,村卫生室就像被遗忘的角落,一天里难得有几个病人光顾,甚至有时一整天都无人问津。
在不少偏远的农村地区,村卫生室就像被遗忘的角落,一天里难得有几个病人光顾,甚至有时一整天都无人问津。
于是,这样的疑问开始在人们心中滋生:这些村卫生室是不是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这是不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呢?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村卫生室的意义绝不仅仅局限于看病这一简单功能,它犹如农村基层医疗体系的“神经末梢”,默默承担着预防保健、健康知识宣传、慢性病管理等诸多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能。
哪怕病人稀少,它的存在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很多人对村卫生室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小诊所”的层面,以为它的职能就是给村民开开药、打打针。但实际上,村卫生室就像一个多功能的基层医疗堡垒,有着更为丰富的职能。
(1)预防保健的前沿阵地
村卫生室在预防保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像疫苗接种、传染病监测以及妇幼保健等工作都由它负责。
(2)健康知识的传播驿站
农村地区的很多村民缺乏健康方面的知识,而村卫生室就承担起了健康宣教的重任。
(1)应急救治的“及时雨”
在农村,一旦遇到突发疾病或者意外伤害,最近的医院可能远在几十公里之外。而村卫生室却能够在这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在“黄金救援时间”内提供初步的救治,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抢救时间。
(2)慢性病管理的“贴心管家”
农村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很多老人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村卫生室通过定期随访、测量血压血糖等工作,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如果仅仅因为“病人少”就将村卫生室撤掉,那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1)小病拖成大病的恶性循环
村民一旦生病,由于去乡镇或者县城的医院路途遥远且麻烦,很多人就会选择硬扛着。这样一来,原本的小病就很容易被拖成大病,最终反而增加了医疗负担。
(2)公共卫生服务的巨大缺口
像疫苗接种、传染病监测、孕产妇保健等工作如果没有人负责,很可能会导致疾病预防工作失去控制,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公共卫生问题。
(3)大医院不堪重负的压力
如果村民连最基本的医疗服务都无法在村卫生室得到满足,那么只要身体稍有不适,他们就只能前往大医院。这样势必会加剧“看病难”的问题,让大医院的负担变得更加沉重。
既然村卫生室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它更好地为村民服务呢?
(1)提升村医待遇,吸引人才扎根
目前,很多村卫生室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困境。只有提高村医的收入水平,为他们提供职业发展的空间,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扎根农村,为农村的医疗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2)加大设备投入,增强服务效能
部分村卫生室的设备十分简陋,连基本的血常规、心电图检查都无法进行。适当增加医疗设备的投入,能够让村医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作,提升服务能力。
(3)拥抱“互联网 + 医疗”新模式
借助远程会诊、AI辅助诊断等先进技术,村医能够获得上级医院的支持,从而提高自身的诊疗水平,为村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尽管有些村卫生室看起来冷冷清清,“门可罗雀”,但它们的价值绝不是简单的“接诊量”能够衡量的。它们是农村医疗体系的基石,是守护村民健康的忠诚“守门人”。
来源:六点半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