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 冯泰:“傍晚时分,高温持续,强烈的闷热感让人汗流不止。此时,我与几名队友再次来到曼德勒市昂缪达善镇区安置点,来一场 ‘蚊虫大诱捕’。”
4月28日,
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队员
白天在曼德勒一号水厂采集检测水样,
傍晚他们又马不停蹄地
带着装备来到户外,
准备捕捉一种看似普通
但可能携带致命传染疾病的虫子。
追捕“致命飞行者”
紫外灯下的安全防线
记者 冯泰:“傍晚时分,高温持续,强烈的闷热感让人汗流不止。此时,我与几名队友再次来到曼德勒市昂缪达善镇区安置点,来一场 ‘蚊虫大诱捕’。”
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队员 林祖锐:“这个是紫外诱蚊灯。”
记者 冯泰:“我们通俗地说,就是一会要抓蚊子,对不对?”
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队员 林祖锐:“是的。”
记者 冯泰:“队员告诉我:登革热、霍乱和疟疾是当地几种常见的疾病,其中登革热和疟疾是由蚊虫叮咬传播的。目前缅甸持续高温且雨季临近,安置点人员众多蚊虫也不少,容易引发疾病传播。所以现阶段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实时展开蚊虫动态监测。”
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队员 林祖锐:“它通过上面的光源吸引蚊虫过来,这里有一个风扇,通过风扇把蚊虫吸引到集蚊袋里,把它收集起来。”
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队员 许翔:“像疟疾的传播媒介,还有像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它们主要就是晚上活动。”
很快队员们将5盏紫外诱蚊灯布设在安置点各处。
经过一夜的诱捕,4月29日清晨,队员们再次来到安置点,诱蚊设备的收集网里有了不少收获。
队员:“刚才看到有伊蚊,可能是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我们回去要做一些分析,进一步确定是伊蚊的哪个种类。”
队员任东升说,当前的紧要任务只能是赶快摸清当地蚊子的活动规律。因为雨季临近,登革热、霍乱、疟疾等疾病的传染风险正在上升。
队员:“我们看到了埃及蚊幼虫,挂灯是为了看成蚊,目前成蚊还没有抓到。”
抓蚊子的工作还在继续。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的队员们不分昼夜,与时间赛跑,正在用科学和专业筑起一道保护生命健康的坚强防线。
来源:光明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