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30日,河南省舞阳县经开区漯河美迪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蒸馏釜爆炸事故,导致1人死亡、3人受伤。事故现场火势迅速扑灭,未引发次生灾害,但这一事件再次将河南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推至风口浪尖。
2025年4月30日,河南省舞阳县经开区漯河美迪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蒸馏釜爆炸事故,导致1人死亡、3人受伤。事故现场火势迅速扑灭,未引发次生灾害,但这一事件再次将河南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推至风口浪尖。
### **事故回顾与现场直击**
据舞阳县应急管理局通报,爆炸发生于当日13时35分。现场航拍画面显示,爆炸导致厂房损毁严重,消防人员紧急处置后,火势于15时50分完全扑灭。伤者已送医救治,生命体征稳定,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
此次事故并非孤例。仅一个月前(2025年3月20日),周口市项城红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反应釜蒸馏超温引发爆炸,造成6人死亡、3人受伤,后续处置中还发生了二次爆炸,致1人死亡。调查发现,涉事企业存在非法转包生产行为,厂房被层层转租给无资质公司,暴露出严重的管理漏洞。
### **深层原因:违规操作与监管缺失**
1. **非法转包与资质缺失**
项城红旗生物科技的爆炸事故中,涉事企业将厂房转包给青岛亿途新材料公司,后者又转包至未注册的项城三得利生物科技公司,最终因非法生产导致失控爆炸。这类“层层转包”模式在化工行业中屡禁不止,企业为降低成本逃避监管,最终酿成悲剧。
2. **设备老化与操作不当**
历史案例显示,河南化工事故多与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相关。例如,2021年登封某工厂因洪水侵入厂区,高温铝溶液遇水引发物理爆炸;2018年兰考鑫宏公司因丙烷泄漏、配电箱操作不当导致燃爆,致8人死亡。此次舞阳事故虽原因待查,但蒸馏釜爆炸通常与温度、压力控制失效有关,凸显设备维护与操作规范的重要性。
3. **监管滞后与处罚不力**
涉事企业红旗生物科技曾多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2024年因私排污水被罚13万元,但未能整改到位。此类“屡罚不改”现象反映部分地方监管流于形式,未能形成有效威慑。
### **专家呼吁:构建全链条安全防线**
1.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需严格执行特殊作业票证制度,加强承包商管理,杜绝无资质生产。如春季安全风险提示所述,应落实设备防静电、防泄漏措施,并加强员工培训。
2. **完善监管与问责机制**
应急管理部已要求各地“举一反三”,但需进一步推动跨部门联动,利用环境监测设备(如大气采样器)实时排查隐患。对违规企业应加大处罚力度,必要时追究刑事责任。
3. **公众参与与透明度提升**
事故发生后,项城、舞阳等地通过航拍直播、环境数据公开等方式回应社会关切,但需常态化公开企业安全评级和整改进展,接受公众监督。
来源:紫悦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