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在北京的写字楼、健身房、公园步道转一圈,总能碰到穿着相似的中年男性——黑色或深灰的始祖鸟冲锋衣,搭配垂感利落的lululemon休闲裤,脚踩一双萨洛蒙运动鞋,手里还拎着保温杯。
最近在北京的写字楼、健身房、公园步道转一圈,总能碰到穿着相似的中年男性——黑色或深灰的始祖鸟冲锋衣,搭配垂感利落的lululemon休闲裤,脚踩一双萨洛蒙运动鞋,手里还拎着保温杯。
这两年,“始祖鸟+lululemon”(圈里人简称“鸟+lulu”)像病毒一样席卷北京中产男性的衣橱,从互联网大厂的程序员到金融街的投行精英,从体制内的科长到创业公司的老板,几乎成了他们的“第二制服”。
这股风潮到底咋火起来的?
背后又藏着哪些中年男人的小心思?
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
曾经,北京中产男性的“三大标配”是钓鱼竿、茅台酒和始祖鸟冲锋衣——钓鱼代表“有钱有闲”,茅台象征社交硬通货,始祖鸟则是户外圈的“顶流”。但这两年,lululemon的ABC男裤突然杀进了这个“铁三角”,让“鸟+lulu”成了新的穿搭公式。
为啥是这俩品牌?
先看始祖鸟,这个1989年诞生于加拿大的户外品牌,靠专业攀岩装备起家,后来凭借GORE-TEX面料和极致的工艺,被称为“户外界的爱马仕”。2024年第三季度,其母公司亚玛芬体育的技术服装部门营收同比暴涨34%,增速远超其他业务线,足以见得它在中产圈的热度。再看lululemon,这个原本以女性瑜伽裤出圈的品牌,2025年初在北京开了亚太首家男装独立门店,还推出了首个男士鞋履系列,摆明了要“攻占”男性市场。一个是户外专业度拉满的“硬核派”,一个是舒适科技见长的“松弛派”,两者的碰撞刚好戳中了中年男人的痛点。
北京的中产男性有多忙?
早上7点送娃上学,8点到公司开晨会,下午见客户跑现场,晚上7点还要去健身房撸铁,周末可能还要带家人去郊区爬山。
这种“无缝切换”的生活节奏,最烦的就是换衣服——穿西装太束缚,运动装又显邋遢,“鸟+lulu”刚好卡在中间。
上班通勤时,5000元起步的始祖鸟夹克自带“高净值”气场,千元左右的lululemon ABC裤用“不伤根”科技把舒适做到了极致,见客户不丢面儿,坐办公室一整天也不勒肚子。户外休闲时,冲锋衣的防水防风性能应付北京的沙尘天不在话下,休闲裤的弹力面料爬山徒步也不耽误。最绝的是健身场景——下班直接脱了衬衫冲进健身房,lululemon的裤子自带运动属性,始祖鸟的轻薄款夹克当训练外套也合适,省了带换洗衣物的麻烦。有互联网大厂的中层就说:“以前每天得带两身衣服,现在一套‘鸟+lulu’从早穿到晚,省事儿还显品味。”
不过,这股风潮火到一定程度,问题也来了。
金融街的咖啡馆里,常能看到七八个穿同款黑灰冲锋衣的男士围坐,裤脚卷起的弧度都差不多,网友调侃这是“中产校服”。
更扎心的是,有创业者穿着万元行头去融资,结果被投资人误认为是外卖平台的商务经理——太趋同的穿搭,反而模糊了个人特质。
好在北京男人也在想办法“突围”。有人学日本街拍的思路,把始祖鸟冲锋衣塞进阔腿西裤,配一双德比鞋,商务感和户外感瞬间平衡;有人用撞色搭配打破沉闷,黑色冲锋衣配灰色lulu裤,视觉上拉长腿线,中年发福的体型焦虑也缓解不少;还有人在配饰上下功夫,白衬衫加条细领带,戴副设计感墨镜,原本“老干部风”的穿搭立刻多了点时髦劲儿。更聪明的是把萨洛蒙、Hoka这些中产品牌的运动鞋加进来,既避开了耐克阿迪的“烂大街”,又强化了“有钱有闲”的标签。
这股“鸟+lulu”风潮,其实折射出中国男性消费观念的巨大转变。以前,男性买衣服要么图便宜,要么追奢侈品logo,现在更在意“穿得舒服”和“穿出品位”。始祖鸟没有夸张的大logo,lululemon的剪裁藏肉显瘦,这种“低调的高级感”刚好符合中产男性“不炫耀但要被看见”的心理。
从市场数据也能看出端倪:始祖鸟母公司2024年上调全年业绩指引,预计收入增长16%-17%,而同期很多奢侈品品牌却增长乏力。
lululemon的男士业务更是被列为未来重点,目标是让男装营收翻倍。
这说明,当“消费降级”和“理性消费”成为主流,能同时满足功能需求和身份认同的品牌,才是真正的赢家。
走在北京的春天里,看着这些穿着“鸟+lulu”的中年男人,突然觉得这不仅是一场穿搭革命,更是一次生活方式的觉醒。他们不再被“男人就该穿西装”的老观念绑架,也不满足于“随便穿穿就行”的敷衍,而是用一套衣服宣告:我既要事业有成,也要活得舒服;我既要被看见社会地位,也要保留个人品味。或许,这就是“高质量男性”最真实的模样——不刻意炫耀,不盲目跟风,在舒适与体面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
来源:辰月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