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曼然:中国经济走向大内需,医药行业迎来拐点(4.22)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1 03:31 2

摘要:格雷厄姆的百年前的总结,依然经得住时间考验,注重定量的财务分析,《聪明的TZ者》、《价值TZ》这两本书值得认真学习,这是基本功。

一、小松感悟:

1、中国经济转向大内需,烟酒药最稳妥。

2、创新药可以看看麻醉药、医美、降糖,以及“仿转创”成功的创新药企业(当下估值仍按仿制药估值)。

3、医药拐点是今年,坐稳扶好,未来五年是我们医药的好时代!

马曼然在私募排排网直播

二、马曼然私募拍拍网实录:

1、很多人认为增速10%就应该10倍PE,这个是错的,按照理论的格雷厄姆的估值公式,增速10%,PE应该为:

2*10+8.5=28.5。

例如可口可乐等稳健的消费品公司,增速个位数,但市盈率普遍在一二十倍。

2、格雷厄姆的百年前的总结,依然经得住时间考验,注重定量的财务分析,《聪明的TZ者》、《价值TZ》这两本书值得认真学习,这是基本功。

3、巴菲特在格雷厄姆基础上,通过股东的信传达自己的理念,巴菲特在格雷厄姆做了些定性的延伸,比如商业模式分为伟大的企业、普通的企业、差的企业等,行业的竞争情况如何,护城河等理念。巴菲特注重管理团队和企业文化的考量。

4、贸易战下,出口型经济转为内需型,危机背后也有机会,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5、减仓AI,新增布局消费。以中药和消费为主的内需策略。以前是品牌中药+创新药+AI,今年新增了一个白酒和中药衍生的消费品,还新增了麻醉药(危机收益型)。

6、我们布局的创新药基于大陆市场,非以出海为目标。比如港股的连云港的公司(估计是翰森制药),A股布局偏医美降糖相关的(估计是华东医药)。

7、CXO我们不太好评估,产业链条越短越好,原料到终端,中药不受国外影响,标准的内循环。半导体面临链条脆弱,因为上游在国外,设备需要进口,终端也是出口。这种贸易背景下,这种企业风险大。

8、关税摩擦下,思考的结果是走向大内需,但还欠一个东风:打破外贸下滑带来的就业下降,再影响购买力,向下的螺旋,而现在要做的是提升购买力,需要国家出大招,不在于攻击层面,而是购买力层面,比如医疗养老方面等。

9、创新药:麻醉药,芬太尼为原料的麻醉药,这是垄断的,链条比较短,是危机对冲的,也符合消费升级,因为现代医疗需要无痛,刚性需要麻醉药,集采也不影响,另一个关注立足本土的管线丰富的创新药,前几年仿转创导致估值低,实际已经70%是创新药收入企业,比如连云港的某个企业,以及传统的大厂,他们的未来业绩是稳当的。国家也支持创新药。为了提振内需,可能在医疗上增加投入。比如直接给医疗财政补充资金。

10、今年医药行业反转,预计年阳线!接下来至少五年都是向上,是重大机遇期,包括创新药和中药

11、不需要把握所有的机会,专注内需,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会对你信仰颠覆的策略。经济再困难,总有机会,总有发财的人!找到属于你的少数机会。

来源:沐南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