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特朗普即将落地的高额关税,全球制造商和美国进口商正加紧发货,争取赶在征税生效前将商品运入美国。这场“抢运潮”正在扰乱全球贸易节奏,不仅推高美国进口、拉大贸易逆差,也让特朗普想要“缩小赤字”的计划陷入尴尬。
为避开特朗普新关税,全球企业掀起“抢运潮”,美国经济正在被扭曲
面对特朗普即将落地的高额关税,全球制造商和美国进口商正加紧发货,争取赶在征税生效前将商品运入美国。这场“抢运潮”正在扰乱全球贸易节奏,不仅推高美国进口、拉大贸易逆差,也让特朗普想要“缩小赤字”的计划陷入尴尬。
今年第一季度,美国进口年化增长超过40%,直接拉低国内生产总值(GDP)0.3%。酒类、护肤品、电信设备等多个行业的跨国公司早在4月“解放日”关税启动前就加快对美出货。而如今,一项新的临时宽限政策又加剧了这场提前发货竞赛。
根据特朗普4月9日宣布的措施,除中国外的各贸易伙伴将在90天内暂时免于新一轮关税。但7月9日之后,亚洲出口商品可能面临超过40%的税率,来自欧盟的商品也将被征收20%。这意味着,各国企业又面临一道新的“生死线”。
比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圣诞饰品商人罗杰·隆德原本每年7月底才从德国进口货柜,但今年为了避免关税翻倍,他将发货时间提前到了6月初。“计划赶不上变化,我现在都还不确定能不能赶在税率变更前抵港,”他无奈地说。
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的 圣诞之家,正在努力赶在7月的最后期限前完成备货,以避免对圣诞主题进口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 照片: 珍·波波维奇
各行各业都在抢时间:家具厂赶工,酒商紧急装瓶,一些厂商甚至还在琢磨到底是以“出港时间”还是“到港时间”作为关税计算点。如果是后者,他们只剩一个月可操作。
在越南胡志明市郊区的一家家具厂里,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赶制美国订单。几年前,为了绕开对中国产品的依赖,该厂专门增加了面向美方的厨房橱柜生产线。如今,在这90天窗口期里,他们迎来了25%的订单激增。
美国进口商正急于将产品从越南运出。一个集装箱正在海防港装载。 照片: ATHIT PERAWONGMETHA/路透社
这股抢运潮推高了美国的商品贸易逆差,仅3月就达到创纪录的1620亿美元,反而加大了美国的贸易逆差。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完全是特朗普政府不愿看到的局面”。
但欧洲与亚洲的生产商,却意外迎来出口旺季。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超预期,台湾地区经济年化增速高达9.7%。欧洲制造业信心飙升,货车运输量、海运费也都在上升,反映订单旺盛、发货紧张。
不过,这样的“繁荣”注定是短暂的。世界贸易组织预计,全球贸易量将在2025年下降0.2%。中国出口订单已明显下滑,因为其商品被排除在临时宽限名单之外,反而被加征145%的高关税。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正在紧急与70多个国家展开谈判,试图达成“临时协议”,让一部分国家豁免高税率。但眼下,多数企业并不愿冒险等待,宁可赶早不赶晚。
例如,爱尔兰酒商 IrishAmerican 本月初从英国利物浦发出1.4万瓶威士忌,希望在关税变化前及时送达美国市场。公司负责人表示,美方需求超预期,因此必须提前补货。
而在旧金山,进口商 Hotaling Co. 也正在盘算是否提前囤货,以规避爱尔兰与日本威士忌的价格上调风险。公司CEO坦言:“我们现在的计划每天都在变。”
不过,有些行业则没那么容易应对——比如啤酒。喜力啤酒公司表示,虽然他们已经加紧发货,但“啤酒会过期”,囤货能力极其有限。
从当前情况看,特朗普的关税战略在短期内加剧了美国进口、扰乱了贸易数据,同时推动出口国短暂“抢单”,但真正的代价尚未显现。等到“窗口期”结束,企业将面对的是关税冲击后的现实低谷。
来源:小夭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