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更衣室里弥漫着刺鼻的药水味——曾凡博仰躺在担架上,左手死死抵着后腰,队医用冰袋压住他后脑渗血的擦伤。 这个画面比任何技术统计都更具冲击力。
「付政浩:首钢惨胜埋隐患! 曾凡博重伤恐左右系列赛命运」
106比99。
比分牌亮起的瞬间,首钢替补席爆发出压抑许久的嘶吼。
但更衣室里弥漫着刺鼻的药水味——曾凡博仰躺在担架上,左手死死抵着后腰,队医用冰袋压住他后脑渗血的擦伤。 这个画面比任何技术统计都更具冲击力。
■ 惊悚三秒定胜负
第三节最后1分20秒,曾凡博腾空时像撞上水泥墙。
晃过迪亚洛的假动作堪称完美,起跳高度足够完成战斧劈扣。 没人注意到刘传兴正与丘天卡位,当曾凡博的身体撞上那堵2米22的肉墙,全场两万观众听见了令人牙酸的闷响。
后脑勺着地。
护腰瞬间被冷汗浸透。
转播镜头捕捉到医疗组冲进场时,曾凡博的手指正神经质地抽搐——这不是他第一次把自己扔向空中,却是最惨烈的一次。
■ 带血的三分雨
首钢医疗主管接受采访时嘴唇发抖:「小曾腰部旧伤叠加新创,脑震荡评估正在进行。 」
失去防守大闸的代价立竿见影。 迪亚洛在第四节化身幽灵,7分钟内连砍11分。 当分差迫近到3分,雷蒙的三分球划出抛物线时,许利民指甲几乎掐进掌心肉里。
周琦的护目镜还留着焦海龙的掌印。
这个2米17的巨人在篮下硬凿出4次犯规,罚球线上6中5的表现让解说嘶吼到破音。 陈盈骏关键时刻的抢断,让人想起他上赛季绝杀广东的成名作。
■ 3D球员的蝴蝶效应
「曾凡博的价值不能用数据衡量。 」某匿名球探透露,「他本赛季季后赛防守效率值联盟前三,底角三分命中率41.7%。 」
当担架推出球员通道时,山西替补席有人长舒一口气。 许利民攥着战术板的手背青筋暴起:「接下来每场都是悬崖边的搏杀。 」
医疗组最新消息:曾凡博已排除颈椎损伤,但腰部扫描结果未明。
这个20岁新星的职业生涯,正悬在医疗报告和教练决策的天平上。
赛场边的急救担架还没撤走。
更衣室柜门上贴着泛黄的纸条——那是雅尼斯时代留下的标语:「钢铁不是一天炼成的」。 此刻在惨白灯光下,每个字都像在渗血。
山西主帅接受采访时反复提及「阵容完整性」。
首钢随队记者在社交媒体爆料:俱乐部连夜联系美国运动医学专家。 评论区炸出上万条留言,最热的一条写着:「我们愿意众筹包机送小曾治疗」。
当终场哨响时,周琦弯腰捡起曾凡博的护腕。
这个细节被做成动图疯传,点赞最高的评论是:「大哥在等小弟回来」。
(您认为带伤作战是职业精神的体现还是冒险行为? 首钢该如何平衡战绩与球员健康?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来源:我们的平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