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下的烟火气,田野间的新希望!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农文旅”融合带火春日乡村游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2 11:41 2

摘要:四月的西峰,春风拂面、绿意正浓。随着气温回暖,乡村旅游人气攀升,露营烧烤、采摘游玩、直播带货等新场景层出不穷,帐篷下的“烟火气”与田野间的“新希望”交织成画,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

四月的西峰,春风拂面、绿意正浓。随着气温回暖,乡村旅游人气攀升,露营烧烤、采摘游玩、直播带货等新场景层出不穷,帐篷下的“烟火气”与田野间的“新希望”交织成画,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

西峰区毛寺村旅游样板村。

今年以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坚持把农文旅融合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统筹政策引导、产业布局、电商赋能与基层组织力量,一批融合发展项目加快落地见效,从城市边缘到村头地头,农文旅融合带来的乘数效应正在不断显现。

春光潋滟,山水之间。一到周末,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城区近郊的清水沟国家水利风景区便热闹非凡。烧烤架上滋滋作响的肉串、帐篷中其乐融融的同事、林间奔跑的孩童……构成一幅活色生香的春日生活画卷。

市民在清水沟山水之间露营地娱乐。

“今天公司团建来这边烧烤,顺便露个营、拍拍照,空气好、景色美,还离市区近。”市民姚星星一边翻烤羊肉串,一边感叹,清水沟真是个好去处,吃喝玩乐一站式体验。

市民在清水沟山水之间露营地拍照打卡。

市民在西峰区清水沟水利风景区垂钓。

眼前这片“户外天堂”,正是景区围绕“山水之间”露营地打造的新业态。露营烧烤区、茶社休闲区、亲子游乐区三大功能板块齐备,周末还有露天驻唱、篝火晚会等互动活动,满足了不同游客“快旅慢游”的多样化需求。

市民在清水沟山水之间露营地团建。

市民在清水沟山水之间露营地烧烤。

“我们景区自3月中旬正式营业以来,日均接待游客在300至400人之间,周末高峰时突破600人。”清水沟“山水之间”露营地负责人高强介绍,除了家庭游客,还有不少企事业单位选择在此开展团建活动,逐步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首选地。

乡村的风景,不止在田野间,也“种”进了直播间。走进甘肃省庆阳市显胜乡冉李村的“织梦田园”手工艺工作室,村党总支书记王艳艳正通过手机镜头,向网友展示一件件编织精美的果盘、花篮和藤编饰品。

“我们不仅在卖产品,更在讲述乡愁、传承技艺。”王艳艳介绍,冉李村立足非遗技艺优势,将黄酒酿造、手工编织等“老手艺”搬进直播间,开发“村房短租”“农家土味美食”“农事体验”等融合项目,打造具有“土味网感”的特色农文旅品牌。

自去年11月成立直播工作室以来,冉李村已带动50余名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累计直播浏览量超6万次,单场销售额可达5万元,半年内创收超1万元。

截至目前,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已建成区级农文旅融合直播基地1个、村级直播间7个,孵化出“农民老张”“陇东王霞”等本土带货达人45人,粉丝均超千人,形成覆盖广、黏性强、转化快的“电商+农旅”传播矩阵。

依托“庆阳供销商城”等平台,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已举办“肖金好物闹新春”“梯田花海·最美彭阳”等直播活动10余场,单场农特产品销售额最高达70万元,让“流量”真正变成“留量”,也让乡村产品“走得出”“卖得俏”。

西峰区文安村发展水果产业带动乡村旅游。

一头连着乡土味,一头连着好光景。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紧扣“农文旅融合发展”主线,建立起“党建+电商+农文旅”的发展机制,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打造特色村7个、发展型村11个,因地制宜布局“一村一品”,串点成线、聚链成势。帅堡村依托林地资源,推进林下鸡养殖与林果采摘体验结合;米王村做大做强有机蔬菜品牌,发展“蔬菜经济”;鄢旗坳村立足菌类产业,主打“黑白玉木耳”种植;彭原村从果园采摘拓展至樱桃深加工,走出一条“产加销一体”的产业链路。

西峰区帅堡村依托林地资源推进林下鸡养殖与林果采摘体验。

西峰区米王村发展“蔬菜经济“,带动乡村旅游。

如今的西峰,既有帐篷下的炊烟味,也有田埂边的果蔬香;既能体验乡村非遗文化,也能在直播间里“云逛村落”。一个个特色村正在产业提质、人才集聚、文化赋能中蝶变重生,一个个村民家庭正在“土里刨金”,吃上“旅游饭”、端稳“电商碗”。

一季度,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电商交易额突破5.3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1.9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0.8亿元,带动特色村产业增收、群众就业和乡村经济整体发展。

来源:掌中庆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