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像冬瓜这类需要三个月才能采收的瓜类,完全可以在苗期套种生长迅速的苋菜。
立夏将至,阳光渐烈,不少菜友发现菜园空间总不够用。
其实掌握套种诀窍,巴掌大的菜地能同时出产五六种时令菜。
1.首先是时间差的利用,选择生长期不同的作物搭配
像冬瓜这类需要三个月才能采收的瓜类,完全可以在苗期套种生长迅速的苋菜。
冬瓜刚定植时苗间距较大,此时在每株冬瓜周围撒一圈苋菜籽。苋菜出苗后生长极快,二十天左右就能采摘第一茬嫩叶。
这时候冬瓜藤蔓刚开始爬架,地面空间还很充足。
等到冬瓜藤蔓爬满支架开始开花,苋菜已经完成两到三轮采收,正好给冬瓜腾出生长空间。
2.其次是不同科属作物的互补作用
比如葫芦科的丝瓜和百合科的韭菜就是好搭档。
丝瓜需要搭设棚架向上生长,韭菜则贴着地面丛生。
韭菜散发的特殊气味对多种害虫有驱避作用,特别是对危害瓜类的守瓜虫效果明显。
在丝瓜棚周围种两垄韭菜,既能有效减少虫害,又能随时掐取新鲜韭菜叶。
豇豆的藤蔓需要攀爬支架,在其根部周围种植耐阴的香菜再合适不过。
香菜生长周期约四十天,正好覆盖豇豆苗期到开花前的空档期。
这两种作物根系分布也不同,豇豆主根深入土壤吸收深层养分,香菜的须根主要在表层土活动,两者不会产生养分争夺。
注意香菜播种要适当稀疏,保持每株间距15厘米左右,避免过于拥挤影响通风。
比如西红柿与空心菜的搭配就很有讲究。
西红柿生长到中期开始挂果时,植株中下部会有较多遮荫区域。
这时候在植株间隙移栽空心菜苗,既可以利用有限空间,空心菜半耐阴的特性也正好适应这个光照环境。
保持西红柿主茎与空心菜根部保持30厘米距离,这样既不影响西红柿根系发展,又能让空心菜获得必要散射光。
这种作物根系浅、再生能力强,特别适合填补高杆作物的地面空隙。
在苦瓜棚架下种植空心菜,每半个月就能采收一次嫩茎叶。
采收时注意保留基部两片叶子,新芽很快又会萌发。
空心菜的快速生长还能有效抑制杂草,减少人工除草的工作量。
大蒜与叶菜类套种是经典组合。
比如在苋菜地里每隔半米种一株大蒜,蒜苗释放的硫化物能驱避跳甲等害虫。
需要注意大蒜植株不宜过密,否则会与主作物争夺养分。
按每亩地间作200株大蒜的比例,既能形成有效的驱虫屏障,又不影响主作物生长。
比如丝瓜与秋葵的搭配,两种作物都需要较多养分,但生长节奏不同。
秋葵生长较快,播种后五十天即可采收,而丝瓜需要三个月才能大量结果。
可以在早春先播种秋葵,待秋葵进入采收后期时,在株间补种丝瓜苗。
这样秋葵植株能为丝瓜苗提供适度遮荫,帮助其度过缓苗期。
通过科学搭配,夏季菜园可实现不间断产出。
比如第一茬种植黄瓜套苋菜,第二茬改种豇豆套空心菜,第三茬换作秋葵套木耳菜。
每季更换不同科属组合,既能保持土壤活力,又能有效阻断病虫害传播链条。
合理轮作套种,让有限土地发挥最大效益。
掌握这些套种技巧,十平米菜地可同时种植六到八种蔬菜。
合理搭配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不同作物散发的特殊气味还能形成生态防护网,减少农药使用频率。
来源:生活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