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一个全民传播的时代,“流量”正成为极其重要的生产要素。4月29日,由中共云浮市委宣传部主办、云浮融媒(集团)承办的“镇镇有声”——云浮市文化赋能“百千万”激活“镇能量”传播项目在云城区安塘街道下白村启动,这是云浮市打造新质传播、赋能“百千万工程”的重大举措
这是一个全民传播的时代,“流量”正成为极其重要的生产要素。4月29日,由中共云浮市委宣传部主办、云浮融媒(集团)承办的“镇镇有声”——云浮市文化赋能“百千万”激活“镇能量”传播项目在云城区安塘街道下白村启动,这是云浮市打造新质传播、赋能“百千万工程”的重大举措。
“镇镇有声”项目在安塘街下白村启动。邓衍韬摄
“镇镇有声”,“声声聚能”。项目以文化为笔、以媒体搭台、以传播聚能,通过短视频PK赛、“云浮好物”周周直播、“颜值担当”美丽乡村创意设计大赛、“‘石’力出圈”城市性格纪录片等子项目,深入挖掘、创新传播全市各镇(街)、各村(社区)的“百千万工程”故事,致力推动云浮镇域特色“亮起来”、乡村故事“活起来”、群众参与“热起来”,形成立体化传播声势,助力土特产出圈爆火、文旅IP打造、美丽家园建设,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造势赋能。
“云浮好物”创意集市活动。邓衍韬摄
新质传播 激活乡土资源
2023年,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的“村BA”和榕江县的“村超”火爆出圈。据媒体报道,在“村BA”赛事带动下,2023年,台江县新增旅游床位数2983张、餐饮饭店235家;旅游总人数6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4.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87%、94.66%。榕江县自“村超”举办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7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200亿元。
这两三年来,贵州黔东南州的村BA、村超热度不减,也正在“迭代”。2024年榕江新增10486个新媒体账号,与十几家电商企业共同策划举办短视频和直播带货大赛50余场,完成网络零售额超2亿元,同比增长87.19%。
2024年初开始,台江县积极探索“5000人自媒体矩阵”和“一村一队”模式,开展电商直播培训,带领村民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抢跑“新媒体+”新赛道,正让台江的民族文化好资源、好生态、好产品走出大山,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村BA”“村超”“尔滨”这些流量IP,是传播赋能的鲜活案例。
“流量”非“天降”,在于涓滴浇灌,在于众声汇聚,在于创作创新,在于价值挖掘重构。云安区都杨镇湾边村,原本也不过是个宁静普通的西江边小渔村,是持续的传播当中不断“走红”,今年春节期间,湾边村接待游客数量超过20万人次,其中大年初一达到52000多人次,农文旅消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效应。
“镇镇有声”启动活动地点选在下白村,其实也在于“网红村”的流量“加持”——古韵新生的和美乡村、猪圈爆改的特色咖啡屋、“晾晒时光·一村故事”的艺术光影、无人值守信用超市的时代风貌等等,有很多“流量密码”恭候大家去“解码”。
安塘街下白村村貌。邓衍韬摄
数字经济时代,“流量”的资源要素地位日益凸显。“镇镇有声”,这个“声”,就要化为网络流量,不断提升知名度、影响力,化为经济效应、社会效益。“云浮好物”变为走俏的“云浮货物”,“颜值担当”变为村民的“心头好”、乡村游的“打卡点”,镇直播间耕好“菜园子”、做成“地方佳肴”、广迎天下客“品鉴”,纪录片把城市的独特IP影像汇聚奋进中国式现代的精神力量。云浮,63个镇街,也完全可以走红出圈、长红长效。
媒介担当 构建“镇能量”新态势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流媒体自当“冲在前”“当主力”。云浮融媒(集团)承办云浮市文化赋能“百千万”激活“镇能量”传播项目,是主流媒体当好主力军、挺进主战场应有担当。
近年来,云浮融媒(集团)积极探索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路径,向基层镇村延伸传播服务“触角”。2023年8月启动“3×63”融媒链项目,即63个记者蹲点63个镇(街)深调研、在63个镇(街)建设直播间、在“云浮通”客户端开通63个镇(街)频道,产生了良好传播效果。通过媒体资源下沉,打通了服务镇村的“最后100米”,让基层信息能量激发释放出来,让乡村资源价值传播开来,助力更多乡村振兴应用场景落地,带动“百千万工程”项目实施。
“镇镇有声”,需要大家的“好声音”。区伟东摄
“镇镇有声”项目,云浮融媒(集团)以传播为支点,依托“3×63”融媒链全媒体直播矩阵,联动央媒、省媒和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以及各社交平台,进一步讲好云浮“百千万工程”故事,推动文化资源从“云端展示”向“线下体验”转化,着力打造农文旅融合新IP,让“流量”变“留量”、让“人气”变“财气”,书写“镇镇有IP、村村有故事、人人皆主角”的云浮新篇章,撬动农文旅资源与现代市场要素的深度融合,开辟一条以传播力驱动生产力的创新路径。
万物皆媒,“镇镇有声”可不是云浮融媒的“独角戏”,而是全市各镇村的“大合唱”。63个镇直播间就是“镇能量”出山向海的媒介平台,短视频、美丽乡村创意设计就是发给全社会的“镇村名片”,通过重新编码的乡土文化基因,使其获得穿透圈层、跨越地域的传播势能,必将促使“百千万工程”开出绚丽的花。
加益镇镇直播间。陈小文摄
镇镇有声,这种传播赋能当然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通过内容生产重构乡村资源的价值链条——将农产品转化为文化符号,将自然景观转化为情感记忆,将传统技艺转化为互动体验,让乡村“五大振兴”有更多的支撑。
传播赋能的深层价值,不仅是连接城乡的技术桥梁,更是重构乡村价值坐标的文化实践。发力新质传播、做好传播赋能这篇大文章,或许是云浮奋进“百千万工程”中跨越数字鸿沟、实现弯道超车的“密码”。未来的乡村振兴图景中,传播赋能将继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书写更多城乡协调发展的云浮故事。
记者:林瑞荣
编辑:李慧敏 胡焕红
校对:李彤
来源:云浮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