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贝特谢梅什:以色列考古造假的 “圣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2 11:46 3

摘要:为啥以色列别点山火地方,是耶路撒冷贝特谢梅什(Beit Shemesh),这个地区可不简单,号称是以色列 “考古圣地” 。不过这个地方,在很多考古专家看来,也是以色列考古造假的 “重灾区”?

为啥以色列别点山火地方,是耶路撒冷贝特谢梅什(Beit Shemesh),这个地区可不简单,号称是以色列 “考古圣地” 。不过这个地方,在很多考古专家看来,也是以色列考古造假的 “重灾区”?

举例,在 2020 年那次引发广泛关注的 “重大发现”。

以色列方面宣称,在贝特谢梅什挖掘出了以色列最大的油灯作坊遗址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 1600 - 1700 年前。考古团队发现了数百个残油灯、制灯的模具,描绘着罗马神话骑士和动物的碎片。

这些发现,让以色列考古专家,自信的认为古代罗马和犹太教在千年前就共存,但只要仔细推敲,疑点便接踵而至。

这个所谓的 “重大遗址” 并非首次被发现。早在 1934 年,它就曾进入人们的视野,当时仅仅出土了一个装有文物的古老水缸。此后,如此重要的遗址竟然如同人间蒸发一般,被人们遗忘了将近一个世纪。在现代考古技术飞速发展、全球对古代文明研究愈发重视的大背景下,这样的 “遗忘” 实在不合常理。难道之前的考古学家都疏忽了它的重要性?

还是说,这里面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隐情,直到近期才被 “重新发现”?

这并非无端猜测,因为以色列的考古造假黑历史可谓 “丰富多彩”。就拿 2022 年的 “大流士铭文” 事件来说,奥地利一位考古学家为了给学生讲解文物鉴定知识,在以色列拉吉遗址 “伪造” 了一块刻有亚兰文 “大流士二十四年” 字样的陶片铭文,并故意留在现场。

谁能想到,这块假陶片竟然被以色列高官捡到,随后以色列文物局更是如获至宝,将其作为 “重大成果” 向全世界公布。

直到第二天,铭文创作者主动出面,这场闹剧才得以收场。以色列文物局虽然事后承认错误,但这件事却像一记响亮的耳光,重重地打在了以色列考古的公信力上。

人们不禁要问,连这样精心策划的 “小把戏” 都能骗过以色列文物局的专家,那贝特谢梅什的考古发现,又有多少可信度呢?

再往前追溯,类似的造假丑闻更是屡见不鲜。

2004 年,以色列警方和文物管理局联手破获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文物造假大案。4 名古董收藏家和交易商组成的犯罪团伙,长期从事假古董的制造和贩卖活动。他们制作的赝品工艺精湛,不少都流入了世界各国的博物馆和古董收藏者手中。

其中,以色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 象牙石榴雕刻,多年来一直被当作所罗门王时代第一圣殿的珍贵文物,备受世人瞩目。

然而,经过专业鉴定,最终证实它不过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赝品。还有那个曾经被称为《圣经》考古 “最伟大发掘” 的耶稣兄弟詹姆斯的骨罐,

2002 年刚公布 “发现” 时,引发了全球轰动,无数人将其视为研究早期基督教的重要物证。但随着调查的深入,骨罐上的文字被证实是伪造的,这场闹剧也让以色列考古界的声誉再次受损。

回到贝特谢梅什的考古发现,以色列文物局的鉴定流程也存在着巨大的漏洞。在 “大流士铭文” 事件中,文物局的专家们在鉴定时,对铭文本身的内容和风格缺乏细致的研究,更多地依赖所谓的 “锈层” 检测。

而且这种检测也不够彻底和科学,最终导致了乌龙事件的发生。试想,在贝特谢梅什挖掘出的那些油灯、雕塑和其他文物,是否也经历了如此草率的鉴定过程?是不是只要表面看起来 “古色古香”,有一些所谓的岁月痕迹,就可以被轻易认定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以色列的建国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圣经》的记载。然而,随着现代考古学的不断发展,《圣经》中的一些内容已经被证伪。

比如《约书亚记》中描述的以色列人攻克城池的情节,考古学家经过实地考察发现,相关城池在所述的年代并没有被攻克的迹象,与《圣经》的记载大相径庭。

这就使得以色列基于《圣经》构建的历史体系根基变得摇摇欲坠。而此时,贝特谢梅什地区却频繁出现与《圣经》所描绘的历史和文化高度契合的 “重大考古发现”,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有没有可能是为了弥补历史体系中的漏洞,强化既定的历史叙事,而人为地制造出这些 “考古成果” 呢?

此外,从现实利益的角度分析,考古发现往往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文化影响力。对于以色列这样一个在历史文化方面有着强烈认同感的国家来说,每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都能提升民族自豪感,吸引全球游客,促进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这就使得一些人可能出于利益驱动,不惜铤而走险,通过造假来炮制所谓的 “重大考古发现”。贝特谢梅什地区频繁的 “亮眼成果”,很难不让人怀疑其背后是否存在这样的利益链条。

耶路撒冷贝特谢梅什地区虽然披着 “考古圣地” 的光环,一次次向世界展示着令人惊叹的 “历史瑰宝”,但在诸多造假丑闻和疑点的冲击下,其考古成果的真实性已经大打折扣。

我们在面对这些所谓的 “历史发现” 时,不能再盲目轻信,而应该保持理性和怀疑的态度,等待更加科学、严谨的研究和验证。毕竟,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不容许被随意篡改和伪造。

来源:静心匠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