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靖安县水口乡桃源村的田间地头,总能看到一个脚步匆匆的身影,他是“全国优秀农民工”,也是村民口中“带着大家把日子过成花”的黄书记——靖安县七彩桃源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振华。
在靖安县水口乡桃源村的田间地头,总能看到一个脚步匆匆的身影,他是“全国优秀农民工”,也是村民口中“带着大家把日子过成花”的黄书记——靖安县七彩桃源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振华。
01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干才有奔头”
1973年,黄振华出生在靖安县水口乡桃源村。因家境贫寒,他小学毕业后便扛起家中农活重任。1997年,黄振华揣着向亲友筹借的1200元,踏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
初到上海,黄振华既无技术傍身,也无人脉资源,只能在南桥租下一间廉价店铺,靠经营铝合金生意艰难维生。因着踏实肯干、诚信待人,慢慢地,黄振华和他的店铺赢得了市场认可。业务有起色后,黄振华拉上家乡的亲友共同打拼。“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干才有奔头”。靠着这股子闯劲,他和伙伴们在上海站稳脚跟,“靖安人踏实肯干”的口碑也在当地流传开来。
2003年,黄振华加入水口乡驻南桥党支部,成为一名党员,并当选为靖安县驻上海流动党总支书记。在沪期间,他积极搭建南桥与地方党组织及政府之间的桥梁,带领流动党员服务老乡、回馈社会,其所在党组织获评省、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02
“一人富是小成,带动全村富才是大功”
事业小有成就的黄振华心中一直藏着一个朴素的心愿——带领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2015年,黄振华响应“靖商回归”号召,回到桃源村创办“水上渔村”农家乐,承包100余亩水库发展淡水养殖业。但他很快发现,单一的农家乐带富能力有限。经过多次赴云南、上海等地考察,黄振华瞄准了市场潜力大的扶郎花(非洲菊)种植——这种花卉喜光耐旱,适合沙质土壤,恰好与桃源村的地理条件相匹配,且一株苗年产30至50枝花,收益远超传统农作物。
2016年,黄振华承包58亩土地,成立靖安县七彩桃源农业专业合作社。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途,首批花苗因根腐病大面积枯萎,他连夜从县里请来专家会诊,找出原因后,改用了棚内滴灌、节水浇注等先进的灌溉方式。2017年,58亩花田迎来大丰收。
“一人富是小成,带动全村富才是大功。”黄振华始终牢记党员使命,将合作社打造成“造血”平台。他推行“公司+基地”“公司+农户”模式,采取包供花苗、包种植成本、包技术指导、包回收成品、包保护价收购的“五包”贴心服务,邀请专家定期授课,让村民“零风险”种植,引得村民纷纷参与。村里70多岁的空巢老人童大华感慨地说:“以前我只会种水稻,现在跟着黄书记种花,日子比以前更有盼头了。”
03
“乡亲们的好日子也要像花海一样,越开越旺”
2023年,水口乡政府帮助黄振华争取上级资金,实施鲜花蔬菜智能观光大棚项目,新建2个占地192亩的智能观光大棚,引入自动化温控、滴灌系统,实现“四季有花、全年产菜”。致富平台稳定了,黄振华又带领村民尝试网络直播,让扶郎花、有机蔬菜通过电商走向全国。如今,合作社已带动58人就业,10余户脱贫户变身“种花能手”,村集体经济也在产业发展中不断壮大。
黄振华还将公益情怀融入帮扶事业,由他发起成立的水口乡星星之火爱心社,已在靖安和上海开展爱心义剪、维修门窗、关爱留守老人儿童等活动150余场,惠及群众1500余人。看到老乡们脸上的笑容,黄振华心里比蜜还甜。
凭借着勤劳、勇敢与担当,黄振华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获评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面对赞誉,他有些许激动,但更多的是期盼:“扶郎花单朵不显眼,漫山遍野才漂亮,乡亲们的好日子也要像花海一样,越开越旺。”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敬请告知删除。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