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闵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区融媒体中心、新闻晨报共同推出“文明实践在闵行”专题系列报道,集中展现各级文明实践阵地、团队、项目在推动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营造“
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
近年来,闵行区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服务到哪里”彰显人文闵行的城市温度。
近日,闵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区融媒体中心、新闻晨报共同推出“文明实践在闵行”专题系列报道,集中展现各级文明实践阵地、团队、项目在推动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营造“文明实践在身边、文明实践我参与”的浓厚氛围,助推全区文明实践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期四个月的2025得丘·上海国际插画艺术季正在火热进行中。插画季的到来,也让得丘礼享谷文创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位于闵行莘庄工业区内的得丘礼享谷文创园,一个持续改造20余年的花园,总是被人们称为“艺术的栖息地和精神的礼享谷”。
而在莘庄工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的指导下,得丘礼享谷文创园不断探索“文明实践+文旅融合+园区艺术更新+插画特色资源+产业赋能”创新模式,打造具有艺术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益空间”,全面推动阵地提质升级,构建政府、企业与公众共建共享的文明实践美育共同体。
文明实践新场域
作为上海第一批市级文创产业园,得丘礼享谷始建于2002年。
在得丘礼享谷创始人赵勇所提出的“花园里的艺术馆,花园就是艺术馆”的理念之下,得丘文化创意园从一片荒芜的田地中逐渐生长起来,成为没有围墙的艺术馆,让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看见美,发现美,分享美。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行走的思想,”赵勇这样描述他的造梦工场:窥画廊隐匿于树丛中,激发人们的发现和探索;插画新空间推动插画与时尚、潮玩、生活、体验、工艺美术等消费新业态的融合;丷口儿车站美术馆是新改造的精神守望之地,是城市洪流里一片柔软和记忆;热供站艺术区则计划打造成剧场、秀场、展场。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启动以来,莘庄工业区立足实际,创新思路,以“文明实践365、志愿服务‘益起来’、文化众筹创品牌”为主题,建设“1+10+X”文明实践阵地网络,即1个工业区文明实践分中心、10个居委文明实践站,X个文明实践“益空间”。
作为首批挂牌“益空间”的园区,得丘礼享谷文明实践“益空间”发挥其“文明、艺术、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优势特色,以四大元素浸润(家国情怀、道德传承、文化高地、艺术注入)、五条道路(丘园道、艺游道、礼享道、未央道和长乐道)串联起各类空间,为市民提供多种公益特色服务,引领市民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审美水平,共同追求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沉浸式及体验式文化感受,传递生活美学,使之成为艺术家思想的展示地、创意创业者的集聚地、文化艺术的浸润地、新时代文明的实践地。
按照“功能集成、资源共享”原则,近年来,得丘礼享谷大力兴建公共复合型文明实践空间。
2020年改造完成得丘方盒子插画艺术中心,2021年改造完成热供站公共艺术展厅,2022年改造完成照道理艺术馆,2023年改造完成热供站207工厂艺术空间,2024年改造完成得丘窥画廊。
自2016年开始,园区举办各类艺术展览86次,免费对市民开放。
2024年,结合闵行区美育教育,园区不断引入文明实践体验工作室,目前已经建立插画、版画、陶瓷、缝纫、烘焙、戏曲、竹编、诗歌、非虚构创意写作、绘画、书法、园艺、乐高、皮具、古琴、摄影等10多个特色文明实践体验公共空间,给广大市民游客提供更多的亲子教育、素质养成教育以及手作体验。
品牌化实践项目
4月18日,2025得丘·上海国际插画艺术季正式拉开帷幕。
这场连续举办三年的插画艺术盛宴,作为上海市民文化节项目、闵行区重大文化品牌活动以及莘庄工业区“一镇一品”特色活动,以“社会大美育计划”为指引,涵盖“艺术市集、插画展览、名家讲座、花车巡游、市民共创”五大单元,突出“国际性、青年性、互动性”特点,致力于把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全力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可享的城市美育共同体。
此次艺术季倡导“共绘城市色彩,共创美好生活,共筑理想之梦,共建精神家园”。速写上海号召了300位艺术家组成速写队伍,白橡树画室带领300名学员花园写生,木与画社和思源教育中心学员创作200多幅作品,万源城协和双语学校将学生作品制成产品在市集售卖,德威和德闳学校早在3月就举办两场艺术展为艺术季预热。
在今年的插画季的众多活动中,有一个展览与众不同。这个展览所展出的书画,均出自“来自星星的孩子”之手。得丘礼享谷文明实践“益空间”相关负责人戴娟介绍说,这个名为“星绘星愿”孤独症爱心书画巡回展览,是莘庄工业区于今年推出的,旨在通过艺术的形式向孤独症群体传递温暖与希望。而为了呼吁社会各界对孤独症特殊群体的关爱,得丘上海国际插画艺术季期间,特意将“星绘星愿”孤独症爱心书画巡回展放在人流量集中的插画市集入口,引发现场观众驻足观赏。展览现场还将希腊艺术家帕诺斯·迪米特罗普洛斯装置“光明之间”融合其中,温暖的灯光,象征着心中的光明和希望,颜料桶象征着孩子的画笔和梦想。
爱与温暖,一直涌动在园区。
2023年,得丘礼享谷文明实践“益空间”举办了“山顶上的汽车站”罗子山乡村美育实践展,关注乡村美育教育。
这个特别的展览,缘起于赵勇去湖南的一次见闻。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罗子山瑶族乡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学生大多为居住山区的孩子,近年来很多孩子父母在外地务工,学生中留守儿童占比越来越大。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师生2019年在学校建立了乡村美育实践教学基地,扎根罗子山,展开一系列美育实践探索。
罗子山乡村美育实践深深打动了赵勇,于是便有了和长沙师范学院罗子山乡村美育义务支教团队合作,举办了“山顶上的汽车站”罗子山乡村美育实践展。
该展览吸引了上海广大市民和学生前往参观,很多学校和社会团体都自发组织参观学习,让城市生活的学生看到乡村的学习生活,不仅是孩子,家长也受益颇多,收到了上百张观众留言,写满了参观的感受和对山区儿童的祝福。
“本次实践展真实还原美育实践场景,为公众讲述一个个打动人心的故事,‘当罗子山被看见’,我们相信,更多的孩子们通过山顶上的汽车站,眺望到更为广阔的天空。”赵勇表示。
2023年4月,园区邀请了罗子山瑶族乡学校的十几名师生和家长代表,专程到上海参加了艺术季开幕式,并且在上海城区参观旅游,让孩子们第一次走出了大山。
专业化志愿队伍
在得丘礼享谷文明实践“益空间”,有一支由20名插画师、策展人构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艺术志愿服务队。
园区形成了“专家导师+骨干志愿者+文化义工”三级人才梯队。建立“双培双导”机制,由园区艺术总监团队进行策展导览、公教活动等专业指导。
团队创新“日常服务+重大活动”双线运作模式,工作日提供艺术导览、创作指导等基础服务,周末及节庆期间开展“艺术季志愿专员”“亲子美育导师”等特色服务。
近年来,志愿团队组织先后开展了插画进校园活动、插画师驻留活动、环保艺术主题改造展览等形式不一的活动。
今年的4月25日,志愿者走进七宝文来学校“护苗”小讲堂,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版权与插画主题讲座》。此前,插画进课堂的志愿者们还曾走进七宝中学附属鑫都实验中学,为同学们送去相关的艺术课程,深受师生和家长们的好评。
插画师驻留活动,是由园区志愿者参与的一项颇有影响的活动。
园区在全国遴选优秀的插画师,来得丘礼享谷,每期驻地创作20天,志愿者团队义务担任辅导老师。通过“画城市、画街区、画园区、画社区”驻地插画创作,用插画呈现上海多年来在“建筑可阅读”主题、海派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所获成就,体现上海城市历史文脉和鲜活生命力,充分展示城市的温情底色和浓厚人情味。
作为莘庄工业区工青妇协同服务的重要阵地,得丘礼享谷文明实践“益空间”始终以 "艺术赋能生活,体验联结情感" 为核心理念,聚焦白领群体的身心需求与家庭关怀,精心策划陶艺、缝纫、烘焙、插画等多元手作体验活动,打造集减压疗愈、技能提升于一体的特色服务矩阵,为白领提供了释放职场压力、激发创造力的 “第三空间”,助力构建有温度的园区社群生态,累计服务超2000人次。
每年 3 月,园区还会组织开展三八妇女节团建活动,通过陶艺、手作、缝纫、烘焙、插花等多种体验活动,为莘庄工业区女性白领打造专属节日盛宴。活动现场,女性白领可在陶艺工坊亲手拉坯塑形,将职场压力融入陶泥创作;在缝纫区用缤纷布料缝制个性饰品,展现创意巧思;于烘焙空间制作精致甜点,共享甜蜜时光;在插花课堂搭配春日花材,感受自然之美。同时,通过举办“万象之音”新年音乐会、“华灯映月”主题音乐会 、诗歌雅集、读书会等活动,为莘庄工业区白领拓宽文化视野,丰富精神生活。
得丘礼享谷文创园先后被评选为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上海市“市民修身行动”市级示范点、IPSHANGHAI城市形象国际传播共创基地、闵行区五星级新空间、闵行区美育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活动点、闵行区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戴娟表示,下一步,得丘礼享谷文创园将继续深化“艺术赋能文明实践”的创新实践,打造更具显示度、影响力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园区样板。
来源:周到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