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奇迹,也是中国人民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奇迹。
这是《我的深圳故事》第15期
“我是属于这一片红树林的
每次去都有回家的感觉。”
“这里的鸟儿陪我长大
每一声鸟鸣我都能听懂
这是属于我们的'专属暗号'”
她是红树林基金会理事
深圳观鸟协会会员
同时也是自然科普画师
童年时她与红树林结缘
为保护小鸟拿起画笔
绘画作品获国内外60余项艺术大奖
从观鸟人到科普者
一起来看看
00后深圳女孩黄韵菲
与她的红树林“朋友圈”
2003年出生在深圳的黄韵菲
自小是红树林、深圳湾公园常客
读小学的时候
她第一次跟随老师到深圳湾观鸟
黑脸琵鹭、红嘴鸥等鸟类的
灵动身影、可爱的小脾性
让她瞬间“入坑”
由此爱上观鸟
15岁时
她独自前往澳大利亚观鸟
发现曾在深圳湾见过的候鸟
也出现在了这里
原来,深圳位于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中
东亚至澳大利西亚迁飞线上
每年有数万只候鸟越冬经停
深圳独特的滨海环境
让湿地空间嵌入城市肌理
也为黄韵菲这样的深圳孩子
提供了
近距离走近自然、观察生物的机会
长期的观鸟经验
让黄韵菲渐渐学会了
“听音辨鸟”的技能
她能够分辨50多种鸟的叫声
在她看来
人往往庞大,鸟往往渺小
为了保护小鸟
爱好画画的黄韵菲拿起画笔
通过绘画小鸟的方式
科普鸟类知识
守护城市生态
从观鸟人到科普者
黄韵菲用艺术连接城市与生态
将专业与热爱结合
以深圳常见鸟类为主角
创作系列小鸟漫画
讲述鸟类繁殖、觅食等知识
传递“捡到幼鸟不要随意带走”的理念
黄韵菲对鸟类动物的细致描绘
还让小鸟们登上了深圳小学生教辅封面
在过百万的年发行量中
营造童趣童真的自然世界
就读期间
黄韵菲还绘制了一系列
契合年轻人审美的
鸟类头像、微信表情包、科普海报等
在网络上形成了一定的传播量
2021年
18岁的黄韵菲成为
红树林基金会(MCF)理事
多次举办鸟类公益讲座和自然课堂
2024年
黄韵菲策划了一场
面向市民的深圳鸟类自然艺术公益展览
她用实际行动
拉近城市自然与人们的距离
从红树林观鸟人
到一座城市的自然守护者
长大后的黄韵菲
用自己的方式投身环保公益
未来,黄韵菲还希望通过
绘画作品、自然课堂等方式
倡导人们了解、热爱、保护自然生态
让世界看到
深圳环保新生代的力量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奇迹,也是中国人民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奇迹。
《深视新闻》特别推出贯穿全年的专栏《我的深圳故事》,聚焦深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中平凡人的故事,讲述来深奋斗者与这座奇迹之城的点点滴滴。欢迎读者来稿或提供采访线索,推荐身边的好故事。
征集活动投稿邮箱:290366937@qq.com
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