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家用消费品和工业装备的发展,单纯拼价格已经难以为继,而是到了“价值战”“研发战”“服务战”“质量战”的关键时点,由此诞生了一大批杰出的企业,也成就了无数优秀的掌门人!
当前家用消费品和工业装备的发展,单纯拼价格已经难以为继,而是到了“价值战”“研发战”“服务战”“质量战”的关键时点,由此诞生了一大批杰出的企业,也成就了无数优秀的掌门人!
科学巨匠牛顿,尚且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就说明,企业掌门人的关注度,永远取决于企业自身的高度。例如,格力掌门人董明珠作为企业家中的“顶流”,近期在国内的舆论场中,频频成为焦点,很多言论都被放到显微镜下审视。
作为一名理性投资者,在选择托付自己的真金白银时,首先关心的想必不是各种八卦,而是企业本身的质地。抛却纷扰,格力电器的一季报,在本文一开头四个“战场”中已经展现出游刃有余的杰出“战力”,却可能会让很多人“选择性忽视”。
现在的格力有多强?财报数据可以为证:2025年一季度,格力电器营业收入和归母单季净利润分别为416.39亿元和59.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78%和26.29%,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一季度研发费用则为16.99亿元,同比增14.18%,占营收比例达4.08%;2024年研发投入71.40亿元,连续两年超70亿;年报分红为每10股派20元。
主业是企业的灵魂,多元化则是企业的未来。以空调闻名的格力,并不只有空调:目前的格力电器,旗下拥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消费品牌及凌达、凯邦、新元等工业品牌,产业覆盖家用消费品和工业装备两大领域,从全品类家电,到智能制造,均有格力的身影。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从2024到2025,格力的一系列成绩,正是全体格力人在“四战”的战场上努力拼搏的结果。其中,研发是根基、服务是形象、质量则是内涵。这“三战”的刀光剑影,正是为了“价值战”这个终极目标!
格力的“价值战”
毋庸讳言,对于行业内的“价格战”,格力早已醒悟到该做法的局限性,开始跳出“价格战”的单一模式,跑通了“不卷价格,卷价值”的路径。通过全方位的努力苦练“内功”,终于攀爬上了制造业的高层,实现了内在价值的超越。而过去这一年多的实践说明,卷价值没有终点,格力的“价值战”永远在路上!
现在“智能制造”已经不是制造业的“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从去年以来,笔者曾经走访多家制造业的细分“隐形冠军”,每到一家企业,几乎都是偌大的厂房里看不见几个人影,几乎全部是自动化设备操作,惊叹于现代科技发达同时,不禁感慨企业的“卷出天际”,没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必定走不远!
细分领域尚且如此,格力这样的大企业更不会例外:目前的格力,一部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5G、AI等“黑科技”充分融入生产场景,一座座行业领先的示范性工厂拔地而起。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获评国家级智能工厂2座,国家级5G工厂3座,国家级绿色工厂9座,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应用案例8项,充分利用领先智造水平提升生产全流程运营效率。
生产运营效率的提升,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财报上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今年一季度,格力的管理费用为14.1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7.35亿元下降18.74%,数据的变化应对“价值战”的体现!
而“价值战”所带来的是高效益,和对投资者的高回报。正如前文所言,一向在分红上大手笔的格力,2024再次没让投资者失望:拟每10股派20元。加上2024中报的“10派10元”,其2024年度的每股分红总额达到3元,股息率超过6%,甚至高过一众银行股!买了格力股票并坚定持有的投资者,这下做梦都会笑醒了——格力,同样是帮股东“闷声发财”的典范!
格力的“研发战”
格力之所以能持续不断为股东创造价值,归根结底是靠不断创新,不断进取带来的核心竞争力。即使是笔者家里没有念过什么书的祖母,也对那句熟悉的广告词“格力,掌握核心科技”耳熟能详,足见格力的“科技”形象深入人心。而这种形象,来源于格力多年的厚积薄发!
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格力,早已荣誉等身: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行业级等重要奖励共122项;目前已经拥有48项“国际领先”技术;累计申请专利超13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0,884件;累计发明专利授权25,883件,并且连续九年进入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
数据只是表象,一家企业要想在刺刀见红的制造业立足,说到底还是要靠竞争力过硬的产品,满足用户日益挑剔的需求。用户能想到的需求,企业要做到,甚至用户想不到的,企业也要帮用户想到并做到!
随着炎炎夏日的临近,可以预见,“要不要开空调”的话题,又将成为家庭成员,或者是同事之间“鸡飞狗跳”的焦点。究其原因,不同人的体质不同,对冷风的耐受力不同,特别是紧邻出风口的工位,常被“寒性体质”视为畏途,甚至一想到上班,就担心会全身发冷寒颤!
为了将可能的“空调大战”消弭于无形,格力将家用空调领域的“风不吹人”技术,创新拓展至家用中央空调领域,推出“真知·灼见”风不吹人中央空调。产品采用行业首创可逆向送风技术,实现制冷时风不吹人,制热时快速升温,房间垂直温差低至0.11℃,保证人体处于最佳舒适区域。
在“双碳”的大背景下,空调的节能减排被各方关注。同时不同人使用空调的习惯不同,如何调节空调也是个大难题。格力研发的“变频空调AI动态运行节能关键技术”,解决了“空调单一控制策略与使用环境、用户习惯多样性”导致的空调使用过程中“耗电大、不舒适”的痛点问题,实现了用户实际使用各场景下空调输出与房间负荷的自寻优、自适应、自匹配,保证空调快速舒适节能运行。
众所周知,比起家用场景,节能减排的大头在公共场所,特别是近年来一日千里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更是耗电大户!谷歌前CEO近期就曾警告,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爆发式发展,其电力需求可能在未来数十年内激增到全球总发电量的99%。
针对公共建筑、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领域的能效需求,公司围绕螺杆式压缩机结构设计、高精调控等方向开展研究,推出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双级永磁变频螺杆式冷水机组”,实现全工况性能大幅提升,国标工况COP达到7.0+。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公共建筑、地铁车站、工业制冷等多项工程,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减碳环保领域,发出“格力声音”。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协同发展,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将继续扩展和深化,成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工业机器人产量55.6万套,同比增长14.2%;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数控机床产业规模超4,300亿元,同比增长约5.7%。而格力,同样瞄准了这些智造业的皇冠!
公司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方面积极布局,为国内外多家行业龙头企业提供智能装备产品。例如,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出3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工产品,多款数控机床核心零部件,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加工领域的基础上,拓展到新能源汽车压铸铝和大型一体化压铸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加工效率和稳定性提升50%。
格力的“服务战”
现代制造业早已超越了简单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是一个从售前体验、售中交易、再到售后服务推广的有机整体,特别是无数鲜活案例表明,优秀服务带来的“口碑营销”,往往能为品牌的推广起到“链式反应”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顺应这种趋势,格力已推出全新渠道战略品牌“董明珠健康家”,通过场景化体验、数据可视化、智能交互服务等创新手段,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购物体验。同时,依托实体门店,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的即时需求,拓展流量通道,为终端门店赋能。
“董明珠健康家”甫一推出,市面上确实有一些声音质疑“炒作”。这些争议固然可以理解,但笔者还是想说几句“公道话”:以格力和董明珠今天的地位,完全没必要,也不屑于简单炒作。而“董明珠健康家”的推出,是以自己的个人品牌做背书,用广大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缩短从技术延伸到技术认知的进程:格力,已经不止是一个空调品牌,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正是“董明珠健康家”的题中之义。启动当日,董明珠抖音直播间单日咨询量增长40%,就是最好的证明。
格力的服务对象,除了toC的消费者,还有toB的产业链上下游数以千万计的经销商和供应商。格力之所以能走到今天,离不开经销商和供应商的支持,与他们“共赢”,既是企业本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商场如战场”,面对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格力通过建设先进的数字化信息系统,实现了从采购、物流到销售、服务的全流程数字化,实现整体效率提升。数字化技术提升了经销商获取销售信息的及时性。
供应商供货的质量,是产品质量的第一道防线。格力积极与行业内领军企业构建战略伙伴关系,持续优化供应链结构,整合并利用优质供应链资源,致力于实现多方共赢。例如,格力会根据供应商的供货质量状况,及时汇总提供给供应商,对突出的质量问题限期厂家整改,并及时跟进厂家的改进情况;厂家由于及时得到反馈的质量数据,前期预防和整改工作就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提高供货质量水平,在源头上把好关。
格力的“质量战”
任何一家想要做大做强的企业,相信对质量问题都不敢等闲视之,但如何有效管理质量则是一门艺术,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长期的实践积累。格力以自身独有的T9全面质量管控模式,和PQAM完美质量保证模式为核心,架构,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完美质量”管理模式,荣获2018年第三届“中国质量奖”。
科技,是质量管理的后盾。格力持续强化质量理念,加快“智慧实验室”建设和数字化检测技术的研究及推广,推动检测、标准、研发联动模式的管理创新。健全新领域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持续推进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助力“完美质量管理模式”服务到每一位消费者。
实力,是承诺的坚强底气:2021年3月,格力推出家用空调实行“十年免费包修”政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家用空调行业承诺的最长包修期,也是自2005年格力率先在行业推出“家用空调6年免费包修”政策以来,对服务品质的再升级,是格力空调产品引领行业服务标准的实力体现。
结语
格力电器的成功,印证了中国家电行业的进化方向:以技术为矛、生态为盾,通过定力与坚持构建可持续竞争力。这正印证了董明珠所言“创新永远在路上,即使站在山顶上,头顶还有星空”。
格力在自研、质量、服务等方面的价值坚守,不仅为投资者提供稳健的回报,更推动制造业从低端价格战向更高层次价值竞争转型。在不确定的全球经济环境中,格力电器的战略定力与创新活力,将持续书写中国制造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来源:财经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