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有日月,人有双足;地有山河,人有双肩。日月轮转,映照乾坤之序;双足行路,踏尽人间沧桑。山河巍巍,承载万物生息;双肩担责,扛起一生荣辱。噫!人活一世,不过两事:一曰做人,一曰做事。做人如栽松柏,须立根固本;做事若耕良田,必深耕细作。德不立,则身如浮萍;心不修,
天有日月,人有双足;地有山河,人有双肩。日月轮转,映照乾坤之序;双足行路,踏尽人间沧桑。山河巍巍,承载万物生息;双肩担责,扛起一生荣辱。噫!人活一世,不过两事:一曰做人,一曰做事。做人如栽松柏,须立根固本;做事若耕良田,必深耕细作。德不立,则身如浮萍;心不修,则行若飘蓬。且看古今贤者,立德于心,践德于行,终成不朽之业;再看凡夫俗子,逐利忘义,舍本逐末,终陷泥淖之困。
昔者管仲与鲍叔牙,贫贱相交,富贵相守。管仲尝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牙不以管仲贪利为耻,反荐其为相,终成齐桓霸业 。此乃德义之交,不因势移,不因利改。德者,人之本也。德厚者,虽布衣陋室,亦能安贫乐道;德薄者,纵锦衣玉食,终将惶惶难安。
范仲淹幼时家贫,划粥断齑,勤学不辍。及第为官,立“先忧后乐”之志,筑堤治水,兴学育才。其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心澄明如镜,照见天地正气 。故曰:厚德载物,非虚言也。德如春雨,润物无声;德如秋阳,暖人心脾。世人常惑于名利,殊不知,金银满箱,不及一诺千金;高堂华屋,难比半榻书香。
昔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种菊东篱。虽箪食瓢饮,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反观石崇斗富,金谷园中珍宝如山,终因骄奢招祸,身死名灭。故智者云:“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德不孤,必有邻;心不欺,自有天鉴。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胼手胝足,疏浚九州。十三年艰辛,终伏洪魔,铸就华夏根基。此非蛮力可成,乃心志坚如铁,步履稳如山也 。事无大小,唯尽心耳。农夫耕田,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匠人琢玉,千刀方成器,百炼始见珍。事成于勤,荒于嬉;业精于专,毁于随。
李冰父子修都江堰,凿离堆,分岷江,以鱼嘴定内外,以飞沙堰泄洪流。虽无钢筋水泥,然匠心独运,福泽川蜀两千载。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何也?“谋事以智,成事以恒” 也 。今人常叹时运不济,然观李冰之业,岂非人力胜天乎?故曰:天道酬勤,非虚语;事在人为,非妄言。
张骞通西域,持节十三年,穿大漠,越雪山,九死一生。终开丝路,连东西文明,促商贸繁盛。太史公赞其“凿空之功”,此非侥幸所致,乃“志之所向,虽远必达” 也 。反观今人,或畏难而退,或浅尝辄止,欲成大事,岂可得乎?故曰:“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王阳明少年立志“做圣贤”,格竹七日无果,龙场悟道方知“知行合一”。其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德不修,则心中贼生;行不笃,则万事皆空 。昔有子贡问政,孔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追问:“必不得已而去,何者为先?” 孔子答:“去兵。” 再问,则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信者,德之基也;德者,事之本也。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疏六井,筑堤坝,蓄湖水以溉农田。离任时百姓夹道相送,白公唯取天竺山石一片、钱塘江水一壶,叹曰:“唯留德政与民心耳。” 后人有诗赞曰:“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德与行,犹冰心玉壶,表里澄澈。德盛者,行事如江河流转,顺势而为;行笃者,立德如松柏经霜,历久弥坚。
德如山岳,行如江河。山岳无言,自有鸟兽栖居;江河不息,终成浩荡波澜。人生百年,立德则心安,立行则业兴。莫羡他人朱门酒肉,且守自家陋室德馨;莫叹世事白云苍狗,但修此心明月清风。古语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然德厚者,前程自在脚下;行笃者,福泽必荫子孙。嗟乎!立德立心,做人做事,此乃一生之根本,万世之箴言也!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