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搬进大自然!湖南乡村中学千人野炊出圈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3 12:03 2

摘要:前不久,娄底涟源市伏口中学的1200名学生在青山翠谷间,开启了一场“舌尖上的劳动盛宴”。学生们野炊的短视频不但登上了新华社客户端,还在社交平台引发“现象级”传播。

香喷喷的辣椒炒肉、刚出锅的腊味现炒、嫩得出水的野菜……随着五一劳动节的临近,“劳动育人”的实践活动在省内各学校开心上演。

前不久,娄底涟源市伏口中学的1200名学生在青山翠谷间,开启了一场“舌尖上的劳动盛宴”。学生们野炊的短视频不但登上了新华社客户端,还在社交平台引发“现象级”传播。

如今,很多学校“将课堂搬进大自然”的教育实践,已从简单的户外活动升华为德育浸润的重要载体。当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与伏口中学校长张连飞交流时,他无不感叹:“学生们在走出课堂的探索中汲取着知识养分,更用锅铲证明,劳动教育不是纸上谈兵。”

师生共享“舌尖上的春日盛宴”

“老师,快来尝尝我的辣椒炒肉!”“公主请试菜!”孩子们的话音未落,伏口中学八年级班主任龚媚亮碗里已经被塞得满满当当,她一边接受孩子们的“投喂”,一边连连称赞。

在她身后,被村民们称为“扶田庵”的田野里,孩子们垒砖搭灶、锅铲翻飞,四处是一片炊烟袅袅的景象。这方的鸡肉刚下锅,与滚油碰撞出美妙音乐,那边一把青葱的油麦菜刚焯水,蒜末被热油一激,瞬间释放出独特的辛香……好一张色香味俱全的千人春游野炊图。

“今天光试菜就已经吃饱了。”作为今年春游野炊活动的“首席试菜官”,龚媚亮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几乎每组同学都会做4到5个的拿手菜。“也有‘翻车’的,一道虎皮辣椒放多了盐,可孩子们坚持要我们尝尝这份‘独家风味’。”龚媚亮笑着说。

“学校的春游野炊活动是全年级24个班集体出动,每个班分为3~4个小组来执行,算下来也得有近百桌。”张连飞介绍,为了评选出“最佳大厨”,老师们会去每桌品尝,一来二去,孩子们都快乐地“投喂”老师。

“今年有一道‘农家一碗香’突出重围,核桃肉和鸡蛋一起炒,鲜香兼具,小伙子还会颠锅,厨艺了得!去年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炒腊肉和土法煨鸡,孩子们还特意自己带了一个瓦罐,十分讲究。”说起孩子们的劳动成果,张连飞点评得头头是道。

春游野炊尊重孩子们的自由创造

伏口镇坐落于涟源、新化、安化三县交汇的层峦叠嶂之间,风景秀丽,非常适合学生户外活动。

“我们一直希望让孩子们通过参加各类户外劳动获取知识。”从娄底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几十年来,张连飞一直在家乡从事教育事业。对他而言,春游野炊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户外体验,更是一次重要的教育实践。

“一场春游野炊活动需要提前一周进行规划,既要考察场地,也要提前与当地村委会交流沟通、召开教师动员大会、与家委会沟通协调,还要开展班会制定行动规则等。”张连飞告诉记者,“孩子们对春游野炊活动有期待,每次活动我们也充分尊重了孩子们的自由创造意愿。”

吃饱喝足,同学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减。以巍峨的青山为背景,广袤的乡野当舞台,歌唱、武术、舞蹈等才艺等轮番上演,倍显青春活力。“我们马上就要参加中考了。在这个紧张的时刻能出来春游野炊,让大家很解压。”九年级的戴同学感慨道。

“复古式春游”引发全网共鸣

随着春游野炊话题的热度高涨,在网络上,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看到不少网友晒出了自己儿时春游野炊的场景:泛黄的照片中,青山绿水,笑靥如花。有一条高赞评论是:“现在的春游都是去一些景点或者游乐场,我更希望恢复这种‘80后’式春游,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去劳动,那份发自内心的开心他们会铭记于心。”

对于视频引发的网络热议,张连飞坦言“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他告诉记者:“大概率是因为春游野炊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其实学校一直在实施系统性劳动教育,包括开展家庭农场、每周厨艺大比拼等活动。”

伏口中学在家校共建中引入家庭农场模式,让孩子们在自家菜地认领一块地育苗栽种。“这个季节正是辣椒、茄子上市的时候,同学们都在积极讨论收获情况。”张连飞介绍,学校还针对不同年级制定了螺旋上升的劳动素养标准。七年级的李同学告诉记者:“学校教我们做手工,现在我能帮妈妈做很多家务了。”八年级和九年级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同时,学校开展跨学科学习,将物理知识与传统木工结合,设置力学装置,邀请村里的优秀传统木工艺人现场授课,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经过两年系统性劳动教育,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他们的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长足进步。这不仅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学校营造了积极向上、勤奋进取的良好学风。”张连飞说。

劳动教育在山野间绽放诗意

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观察到,在三湘大地广袤的土地上,不少中小学通过“劳动游”这一创新形式,以春游野炊为媒,将课堂延伸至自然与生活的广阔天地。

每年四月,安化县烟溪镇中学的师生们会带着炊具走进溪畔竹林,开展“春日野炊”劳动实践课。在慈利县江垭镇中学,一场野炊不仅是烹饪实践,更成为生态教育的契机:学生们徒步2公里抵达营地,沿途观察植被,活动后自觉清理垃圾,将环保理念深植于心。衡阳县特殊教育学校则通过“野炊+自然观察”,让特殊儿童在触摸植物、协作游戏中增强自信。数据显示,湖南已建成省市劳动教育实践基地250个,覆盖14个市州,每年吸引百万学生参与户外实践。

“劳动教育的意义是深远的,让学生能在沉浸式实践中感悟劳动价值、传承文化根脉、锻造坚韧品格。”正如张连飞所言,五一劳动节在即,一场场色香味俱全的“劳动游”正在三湘四水全面绽放。从“扶田庵”的袅袅炊烟到湘江边热烈的春游,孩子们在泥土中学会敬畏自然,在协作中懂得尊重他人,在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这或许正是“教育强国”建设最动人的实践答卷。

文 |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冯晓雅

编辑 | 艾柯

一审 | 艾沐

二审 | 欧阳灵溪

来源:今日女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