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德公司:中国对外援助和政资投活动—规模、内容、目的地和影响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3 21:27 3

摘要:2013年9月,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和政府资助的投资活动——规模、内容、目的地和影响》(China’s Foreign Aid and Government-Sponsored Investment Activiti

2013年9月,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和政府资助的投资活动——规模、内容、目的地和影响》(China’s Foreign Aid and Government-Sponsored Investment Activities:Scale, Content, Destinations, and Implications)。报告评估了2001年至2011年中国在非洲、拉丁美洲、中东、南亚、中亚和东亚的对外援助和政府资助的投资活动的规模和构成。报告发现,21世纪的前十年间,中国的对外援助及政府资助的投资项目发展迅速,规模庞大,目的多元,且对不同地区的援助侧重点不同。

对外援助的概念和定义

国际组织和中国提出的对外援助的概念和定义不同。

经合组织定义了两种形式的发展援助计划。一是官方发展援助(ODA),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和福利的技术援助、官方赠款或贷款,具有优惠条款,赠款部分至少25%。二是官方发展融资(ODF),包括“多边金融机构的非优惠发展贷款”和“其他用于发展目的的官方资金流”。中国政府对“对外援助”缺乏比较明确的定义。但中国官方资料区分了对外援助及政府资助的投资项目(Foreign Aid and Government-Sponsored Investment Activities,简称FAGIA)的三种类型:援助赠款、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范围比美欧等国的发展援助项目更广。中国大部分项目更接近于经合组织所称的“官方发展融资(ODF)”。

中国对外援助的结构与规模

援助赠款、无息贷款由中国国家财政资助。优惠贷款则由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DB)和中非发展基金(隶属于国家开发银行)提供资金。

包括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China’s National Overseas Oil Company)、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hina Petrochemical Company)在内的几家国有企业也提供了技术和资金支持。

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外汇持有量增加到1.5万亿美元以上,为扩大其对外援助和对外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2000年后,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对自然资源需求增加,对外援助及政府资助的投资项目规模迅速扩大。

报告统计结果认为,2001年至2011年,中国对外援助及政府资助的投资项目规模远超美欧日等国。例如,2010年和2011年,中国新承诺的援助金额分别高达1248亿美元和1893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左右。

不过,中国对外援助的实际交付通常滞后于承诺约6年。这是由于大多数中国援助项目可能需要五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事实上,我们发现中国承诺的援助额与六年后的交付量大致相同。

中国对外援助的行业和地区分布

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对外援助资金中,42%用于自然资源开发项目,40%用于基础设施项目,18%用于债务减免等人道主义援助。

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项目往往相辅相成,例如,道路建设对于自然资源项目可能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对各地区的援助重点不同。对外援助计划的数量和目的因地区而异。

拉丁美洲获得的项目最多,受援国包括阿根廷、厄瓜多尔、巴西、智利和委内瑞拉的项目。2005年之前,许多援助计划侧重于基础设施,包括发电厂、交通项目、住房和电信开发。

非洲获得的项目位居第二。在2004年之前,许多项目侧重于债务取消和人道主义援助。在2006年中非峰会之后,援助转向了自然资源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包括石油资源开发,黄金、铂金、钻石、铀和铝资源开发;在非洲各地的水电、公路和铁路项目等。作为中国外交努力的一部分,这些项目还包括建造体育场馆和议会大楼。

中东国家获得的项目主要为石油和天然气项目融资、铁路建设和债务减免或取消,尤其是对伊拉克的援助。

南亚获得的项目侧重于基础设施和金融援助。巴基斯坦获得了中国对南亚的绝大部分援助,援助金额高达890亿美元。

中亚得到的援助相对较少,大多数援助都用于资助石油、天然气和采矿项目。

东亚的援助项目更平衡。对北亚国家援助项目早期侧重经济发展,之后基础设施建设占主导。在东南亚国家中,基础设施一直占据大部分援助份额,其余资金集中在自然资源和“其他”项目。

影响与风险

对中国自身的影响包括,外国的需求有助于带动和刺激出口;大多数资源开发项目可能反映了中国的优先利益,有助于保障资源供应;一些基础设施的发展也可能符合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共同利益。但是,由于对外援助规模巨大,也可能带来通胀压力和债务风险。

中国对外援助项目在海外面临的风险包括,资源开发项目可能实施进度缓慢,大宗商品出口可能会滞后,并面临外汇价格波动等风险,中国或受援国当地的项目人员都有可能出现腐败等问题。

未来趋势

根据报告数据结论,目前尚不清楚中国对外援助及政府资助的投资项目的规模在未来几年(译注:2013年后)如何变化,是会增加、减少还是保持不变。

经济增长放缓时,部分政策制定者可能将其作为刺激出口的手段而维持或扩大规模;若国内资源短缺,中国也可能通过对外援助及政府资助的投资项目获取资源。但也有声音认为,应减少援助支出,用于平衡国内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

不过,中国已做出承诺,未来几年(译注:2013年后)对外援助的交付金额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来源:羊毛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