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到求助人李女士哭得眼睛红肿,调解员心里也不好受,耐心问李女士,遇到什么困难了?
看到求助人李女士哭得眼睛红肿,调解员心里也不好受,耐心问李女士,遇到什么困难了?
李女士哽咽着,婚姻给她带来的是暴风雨,忧多乐少,没有任何幸福可言。
她感觉,自己被男方欺骗了二十多年,除了痛苦还是痛苦。
最后,她只剩下一身的疲惫与辛酸,生活没有质量,随时会崩溃。
调解员伸手拍了李女士的手臂,尽量安抚着李女士的情绪。
调整了一下情绪,李女士继续说,男方是一个控制狂,跟个魔鬼一样,控制着她的一举一动。
搞得她,整天焦虑不安。
一回家,她的手机会被他收过去,一遍又一遍翻看着,看看她跟谁聊天,发了什么信息,接收了什么视频,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物。
她年龄大了,可依旧钟情于好看可爱的玩偶,看到软萌的玩偶,心里跟着欢喜起来。
在网上刷到了憨态可掬的大白鹅,软趴趴的,又白又萌,她毫不犹豫下了单。
她觉得四十多岁的人,也有喜欢玩偶的权利,可爱的东西,不需要规定只有某种年龄才能购买。
那大白鹅,她以前早就想买了,但因为孩子爸总是说这说那,拖了好久就是没买。
前段时间,她再次看到了,实在是忍不住了,高低得给自己买一个。
一进那种推销公仔的直播间,她都忍不住停下来瞧瞧,少女心一来,总想下单买。
可是,孩子爸总会在边上逼逼叨叨,阴阳怪气她那么大岁数了,好意思买玩偶吗!
被他的话刺激到,她一下子扫了兴致。
类似的小事,发生了很多很多。
这种日子,谁遇上,谁糟心。
调解员点头,这管得确实很宽。
李女士得到了共情,又说,网购的大白鹅到了家,孩子爸再次跟她吵了起来。
像审问犯人一样,冲着她吼,谁同意买的。
她告诉他是自己买的。
他不依不饶,在哪里买的,清单翻出来给他看看。
一个劲的质问,没完没了。
一会责备她不经过他同意就买了玩偶,一会怀疑她是不是跟外头的人有情况了,会不会是男人给她买的玩偶!
调解员也感到惊讶,二十多年相处时间,男方怎么看着对女方没点信任呢!
带着很多疑问,调解员跟着李女士回到了家,见到了李女士口中的孩子爸王先生。
王先生表示很无辜,他不过是随口问了几句,她那边就受不住了,心思也太敏感了。
就这么简单的事,她遮遮掩掩,不让他看单子,让人不得不怀疑里头有情况。
李女士立马回应,她说了在网上买,又没用他的钱,他刨根到底是几个意思啊!
两人之间,一点信任也没有,动不动怀疑她,她何必陷入自证。
他倒好,恼羞成怒,把她网购软件给注销了。
这下子,连看都不能看了。
张口闭口要证据,他有本事把她原来的账号弄回来,等登录上了,再说看单子的事。
调解员觉得,王先生不停追问,态度强硬,确实让对方难以接受。
两人都认识那么久了,他为啥对女方没有信任?
买个玩偶而已,没必要小题大做。
王先生有自己的看法,这不仅仅是买大白鹅那么简单,问题在于她的态度。
她这人爱和人聊天,自来熟,不考虑他的感受。
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异性,聊天聊得多了,会发生变化,聊出感情来,也不是不可能。
她看到别人卖东西啥的,爱去跟卖家私信,东一句西一句,买东西倒是成了次要,跟人聊天成了主要的任务。
最让他头疼的是,她没有意识到,这是个不好的行为。
所以说,他真的没有小题大做,只是在防患于未然。
他注销掉她的账号,也是为了大家好。
李女士不认同,坚定王先生无理取闹,小题大做, 她并没有跟异性在网上频繁聊天,买东西,也只是多问了几句。
他疑神疑鬼惯了,看谁都有问题。
她以前在大饭店打工,认识一个男同事,对方人挺好,加了联系方式,方便工作上的沟通交流。
从那里辞职后,她没有和对方联系了,联系方式只是留着,没有做任何处理。
近两年,她偶然刷到了那同事的视频,见人家做了短视频,一时好奇,她私信和同事聊了几句家常,并没有说越界的话,只是礼貌性的交流而已。
有时候,她忙没有及时回复对方,有时候,对方忙,也没有及时给她回复。
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不过是几天时间,孩子爸就莫名其妙怀疑她了,质问她是不是跟那人有暧昧。
真的是无理取闹。
这年头,只要走得正,坐得直,和异性聊几句话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又没有犯错。
孩子爸大吵大闹,就是在没事找事。
王先生看着李女士,认为她没有自觉远离异性的意识。
她和男同事聊了几天,不觉得有问题,但继续聊下去,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不要聊了,又不是非得沟通,除去无效社交对她来说只有好处。
他是不相信她,除了突然蹦哒出来的男同事,她还有个联系九个月的异性朋友。
她和那人持续性的聊着,不知道的人估计以为,那人是她老公。
再聊下去,她估计会和那个人发展起来了。
直到他发现,阻止了她,才断了她的念头。
两人要是没情况,为什么要说那么多的话?
说到这,他得感谢监控。
他和孩子妈开了一家饭店,一般是由她经营,他去店里的时间比较少。
一天,他不知道怎么的,去查看监控,发现她闲下来就跟人聊天。
就这样,顺着线索往下查,果然查到她跟那人聊了九个月了。
也就是因为这样,他看到大白鹅玩偶,才忍不住去怀疑。
李女士解释说,她跟人聊天,也是情有可原。
孩子爸不会关心她,在家当着甩手掌柜,还给她气受,她肚子里积累了满满的怨气与怒火。
负能量压着她喘不过气,整天垂头丧气,闺蜜见她不开心,就给她提出建议,让她不要老是想家里的事,不要专注孩子爸,得看看外面,重新找个可以倾诉苦闷的人。
于是,闺蜜给她介绍了个异性朋友。
闺蜜说了,不是让她出轨或者背叛,只是聊聊天,排解苦闷,精神上得到救赎,她就不会那么焦虑了,不会动不动哭得眼睛都肿了。
管不住的人,不要硬着头皮去管,人得学会放过自己,不要强迫自己去做一些痛苦的事。
而孩子爸,正是她口中管不住的人。
其实,闺蜜的主要意思是,让她为自己活着,将精力放在自己身上。
她在感情里受尽了苦头,其实没有心思再去碰感情了,跟那人聊天,就当是普通朋友聊天,没说过暧昧的话。
后来,她觉得这样不好,浪费双方时间,跟那人说了一声,就拉黑对方了。
闺蜜还说她不该拉黑别人,她也告诉闺蜜了,不想聊天了,实在是太忙了。
这事不怪闺蜜,人家出发点是好的。
聊天内容,清单被孩子爸打出来看了,他没话说了。
没等李女士说完,边上王先生插话,本就是她态度不端正,就算是闺蜜介绍给她,她也要明白什么情况,该拒绝就得马上拒绝。
拖拖拉拉,那就是给人错误信息,让人觉得有机会。
聊天内容他是看了,但并不能证明她的清白,只能说是他发现得及时,不给她和那人继续发展的机会。
总之,不管聊天内容是什么,异性之间,就不能持续性几个月聊天,嘴上说是朋友,对方心里或许不是这么想的。
不然,哪个男的愿意花时间和她聊那么久啊!
所以说,这是不正常的。
说白了,男女之间没有纯粹的友谊。
李女士崩溃了,都说了,她没有发展男女朋友的意思。
他爱信不信。
退一步说,哪怕她和异性聊天,跟异性谈恋爱,他没资格管她,更没权利说三道四。
他们离婚两年了,她已经是单身的自由人。
调解员愣住了,两人离婚了?
李女士点头,是的,她和老王其实没有关系了,唯一和关联是他是孩子爸爸而已。
当初,她忍受不了他阴晴不定,随意发脾气,又没有家庭责任心,跟异性暧昧,选择了离婚。
不过,离婚两年,她还是很痛苦。
她痛苦不是因为后悔离婚,而是她太好说话了。
离婚后,他那边纠缠她,说了一些软话,她总是给他机会。
给了机会,他不好好珍惜,依旧跟以前一样,丝毫不改变,然后她就会感到痛苦,不断的内耗。
说来说去,怪她太心软了,一次次原谅他,却总是被他欺骗。
要是她不给他机会,她不会和他一起开店,大家各走各的,也就彻底解脱了。
唯一庆幸的是,她没有糊涂复婚,再次领结婚证。
这两年,她做一些事,比如和那异性聊天几个月,是出于报复的心理,想让他尝尝那种痛苦的滋味。
他们没离婚之前,前夫在网上和异性聊天聊得火热,言语暧昧,不考虑她的感受,被发现了,还得意洋洋,反过来打压她,怪她不大度。
调解员说,既然离了婚,确实应该坚定自己的想法,不要别人一说软话,就轻易原谅。
李女士赞同,她这个人就是有心软的毛病,把自己害苦了。
当初,他们离婚不到半个月,前夫哭丧着脸,在她面前认错道歉,说他错了,他一定会改的,苦苦哀求她原谅。
她就那么原谅了他,结果没几天,他又开始恢复坏习惯了,跟异性暧昧,网上问女方爱不爱他,做事又不踏实,好逸恶劳,说了不听,还冲她发脾气。
而她真的生气了,他再次故技重施,下跪求原谅,装得可怜巴巴。
时间一晃而过,一下子过了两年,她身心疲惫。
王先生支支吾吾,他就是口嗨,没有实际行动。
调解员批评了王先生。
王先生低着头,不再反驳。
最后,李女士明确表态,她不会再给他机会了,她受到的来自于他的伤害,永远过不去,这辈子不可能复婚了。
王先生不甘示弱,他说李女士和异性聊天的事,他也过不去,不复婚正好。
调解员告诉他们,两人过不下去,不复婚是对的,可中间隔着孩子,做不成夫妻,双方也不要做仇人,抚养孩子的事,两人得分配好。
两人赞同调解员的说法,愿意不再相互攻击,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做好配合。
来源:陆檬檬情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