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2日,武汉住更局发布了两份重要文件,事关每个想买房租房的老百姓,直接影响中介机构和网络平台的操作规范。
4月22日,武汉住更局发布了两份重要文件,事关每个想买房租房的老百姓,直接影响中介机构和网络平台的操作规范。
这两份文件就像给房地产市场装上了"
行车记录仪",专门整治虚假房源、黑中介这些顽疾。
新规最大的亮点是给所有房源信息贴上了"防伪码"。
现在中介发房源必须亮出三件套——房源信息码、机构备案码、人员登记码,就跟网购看商品详情页的质检报告一样。
以前有些中介用同一个码套在不同房源上,现在系统直接锁死,想玩"一码多用"的把戏门儿都没有。
租房的朋友注意了,现在连APP里的直播卖房都要过安检。
刷手机看到主播拿着户型图激情讲解,点进去必须能看到三码齐全。
有个在光谷租房的同事说,去年就被某平台网红房源坑过,直播间看着像精装房,实地看房发现墙皮都在掉渣。
新规实施后,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操作要被重拳出击了。
最让购房者头疼的虚假价格问题这次被重点关照。
中介现在必须拿着房主的亲笔委托书才能挂牌,房屋面积、户型必须和房产证对得上。
武昌徐东片区某中介店长透露,以前有同行把60平老破小P成80平网红ins风,标价却比市场价低20%,这种钓鱼套路以后行不通了。
房源下架规则变得更人性化。
原来成交后2个工作日内必须撤房源,现在延长到5天。
汉阳王家湾某连锁中介经纪人算过账:旺季时每天带看十几组客户,经常忙得忘记下架已售房源。
新规给足缓冲期,既避免平台出现"幽灵房源",又给中介留出操作时间。
刷房源信息要认准"30天保鲜期"。
以前挂在平台两个月的"僵尸房源"还能刷到,现在超过30个工作日没更新的会自动消失。
江岸区有位换房的大姐深有体会:"上个月看到后湖有套急售房,打电话过去中介说半年前就卖了,这不是浪费感情吗?"
中介登录系统现在比银行APP还严格。
备案过的机构要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登录,经纪人得实名登记证+手机验证码双保险。
有业内人士开玩笑说:"以后想用表哥的账号代登录?除非你能偷到他手机收验证码。
"
自行买卖房子的市民迎来大利好。
除了跑政务大厅和自助机,现在动动手指就能在"武汉个人房产业务网上服务平台"完成网签。
家住洪山区的张先生刚体验过:"上周六晚上十点穿着睡衣就把合同签了,系统还有风险提示弹窗,比找中介还省心。
"
看房前记得让中介出示《房屋状况说明书》。
这份由权威机构制定的文件要写明抵押、查封、居住权等关键信息,硚口区法院工作人员透露:"去年处理的房产纠纷里,七成都是隐瞒房屋状况引发的。
"现在买卖双方确认签字后才能签合同,相当于给交易上了双保险。
行业协会这次被赋予了实权。
租房公司和从业人员的实名登记码改由协会发放,相当于给行业自律加了"紧箍咒"。
有十年从业经历的经纪人老李说:"协会比行政部门更清楚行业猫腻,由他们来管登记码,估计不少打擦边球的小中介要现原形。
"
针对直播卖房的新套路,新规放了狠招。
平台必须审查通过直播、粉丝群发布的房源,光谷某MCN机构负责人吐槽:"我们有个房产主播上周刚买的补光灯,现在得先背熟不动产证编号才能开播了。
"
行政处罚条款可不是摆设。
江汉区某黑中介上个月刚被罚了五位数,就因为用修图软件给20年老房"整容"。
住更局工作人员透露:"新规实施后,这类案例处罚信息会在信用系统保留五年,违法成本足够让九成中介老实做人。
"
二手房交易新增"冷静期"环节。
签合同前必须买卖双方当面确认房屋状况,就像结婚登记前要核对身份信息。
武昌区司法局调解员举了个例子:"有对夫妻去年买的学区房,过户后才发现原房东的孙子户口没迁出,这种纠纷以后在签约环节就能避免。
"
房产APP即将迎来大改版。
首页推荐的房源必须三码齐全,还要标明中介的加盟品牌。
经常用找房软件的小年轻们发现:"现在刷房源像看淘宝商品详情页,连锁品牌店显示'官方旗舰店',个人中介显示'个体商户',选择起来更放心了。
"
这次新规给武汉楼市吃了颗"定心丸"。
既堵住了虚假房源的漏洞,又给正规中介开辟了快车道。
业内专家预测:"新规落地后,武汉二手房交易周期可能缩短15%,交易纠纷投诉量有望下降四成。
"
政策过渡期到2025年五一前,留给中介机构和网络平台的时间不多了。
有平台技术负责人透露:"我们正在加班改造系统,光是合并展示同一房源信息的功能,就动用了三个程序员团队。
"
普通市民最直接的感受会是找房效率提升。
房产中介小陈算过一笔账:"以前带客户看三套房总有一套是假房源,新规执行后,这些无效带看至少能减少一半,我们的提成反而可能上涨。
"
这次政策调整藏着个暖心细节:删除购房资格核查条款。
刚落户武汉的研究生小王松了口气:"原来担心社保断缴影响买房,现在不用反复跑窗口开证明,省下时间能多对比几个楼盘。
"
房地产经纪行业正面临大洗牌。
光谷某中小中介老板坦言:"光实名认证和系统升级就要投入七八万,这对夫妻店来说是生死门槛。
"而头部连锁品牌已经开始培训经纪人使用新系统。
对于买房小白来说,牢记"三查"口诀:查三码、查说明书、查平台标识。
汉阳钟家村有位刚置业的95后分享经验:"现在看到'急售''低价'这种标题党房源,先让中介掏出手机亮登记码,没有就果断拉黑。
"
武汉这次楼市新规就像给房地产市场装了"空气净化器",既要过滤虚假信息,又要保持市场活力。
住在东西湖的刘阿姨说得实在:"我们老百姓不求捡漏,就图个明码标价、看房不跑空。
"
来源:面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