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2016年到2023年,《三联生活周刊》多次在关键节点调查、报道吴谢宇案。本书不仅是对吴谢宇案翔实、深入的全程报道,还尝试从时间维度梳理一个家庭、两大家族、几代人的成长历程和家族历史,探究案件背后的复杂动因与症结,挖掘悲剧发生的根源。
本周豆瓣一周新书精选上榜了10本新书:
《厌倦了爱》《人性的深渊:吴谢宇案》《拥有快乐的秘密》《不安的处境》《拉纳克》《小说与重复》《改变艺术的31种凝视》《追寻兴奋》《永久的欢乐》《少女中国》
01《厌倦了爱》
作者: [葡萄牙]费尔南多·佩索阿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副标题: 佩索阿英语诗集
译者: 程一身
出版年: 2025-4
佩索阿以英语写作的诗集中译本首次出版。这些诗歌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游走于世俗与精神之间。诗人站在自我意识的宇宙中,重建了人性和存在的意义。
豆友@的的咔咔湖
阅读过程中伴随着惊奇,佩索阿实在是太变化莫测了,很难用某种风格去标定,热烈又冷漠,激动又厌倦,就像他的异名一样不断裂变。
02《人性的深渊:吴谢宇案》
作者: 吴琪 / 王珊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 2025-5
从2016年到2023年,《三联生活周刊》多次在关键节点调查、报道吴谢宇案。本书不仅是对吴谢宇案翔实、深入的全程报道,还尝试从时间维度梳理一个家庭、两大家族、几代人的成长历程和家族历史,探究案件背后的复杂动因与症结,挖掘悲剧发生的根源。
豆友@逍遥兽
这个案子有时令我想起《罪与罚》里的拉斯科尼科夫,但更形邪恶。牵涉其中的人仿佛都带有先天的不幸基因,而命运把他们推搡到一处,在错综的、盘旋的关系里共同托举他们当中最有天分的那一个去往高处,仅仅是为了让他的崩塌更容易被看见,以便让局外人进一步注意到滋生那种邪恶的、盐碱地般苦涩的土壤。 在“死本能”与“生本能”的撕扯当中,他通过剥夺母亲的性命这一行为践行了前者,而他自己却勾留在了对生的贪婪当中。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巨大的卑鄙。
03《拥有快乐的秘密》
作者: [美] 艾丽斯·沃克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 后浪文学
译者: 闵晓萌
出版年: 2025-5
第一位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非裔女作家艾丽斯·沃克长篇力作。《紫颜色》中的故事仍在继续,诉说着新一代女性的不屈命运。当“快乐”成为女性的禁忌,艾丽斯·沃克高喊:“抵抗是快乐的秘密!”
豆友@克莱门沉
不论第几次读,都会有一种振聋发聩之感。这种震撼一方面是由于人物塑造的鲜活,沃克曾说,她在写《紫颜色》时,塔希始终在她脑海中盘桓,最终促使她决定为塔希写一个独立的故事,这的确是塔希会做出的事:在阅读这本书时,我常感到与塔希灼热的目光对视,听到她温润铿锵的话语,被她无与伦比的生命力浇灌,长出新的勇气和触角,探寻早已隐没在日常琐事背后的自我与真相;另一方面,这种震撼还源于书中对父权谎言极致透彻的揭穿。塔希最痛的地方从来不在身体,而在于她的反抗与自由意志被这个由男人编造的世界彻底利用,沦为一个自残自伤的笑话——而这,正是所有女性四面楚歌的命运。只有觉醒才能开辟新路,塔希便是这样成为我们的领路人,她天生便是战士,最终她懂得了为自己而战,那将开辟一个全新的世界——世界中“快乐”的原则,由我们自己制定。
04《不安的处境》
作者: [津巴布韦] 齐西·丹加伦芭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 后浪文学
原作名: Nervous Conditions
译者: 戴从容
出版年: 2025-4
津巴布韦女性首部以英文出版的小说,填补了非洲女性叙事的空白。撕裂沉默的非洲女性史诗——是在殖民阴影与父权牢笼中的个人抗争,更是整个性别群体的觉醒宣言。
如野草生长般浑然天成。
——钦努阿·阿契贝,尼日利亚作家、布克国际文学奖得主
05《拉纳克》
作者: [英] 阿拉斯代尔·格雷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明室Lucida
副标题: 四卷书里的一生
译者: 唐江
出版年: 2025-4
被《卫报》誉为“20世纪小说的里程碑”, 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苏格兰小说。 小说交替讲述主人公在阴阳两界的人生旅程,讽喻揭示现代社会中人性困境与社会自我毁灭的厄运。
豆友@宝王白奖评委
以人物为形,以语言为神,在城市这个器械上,作者如一个顶级体操运动员熟练得完成各种腾空倒立伸展抓杠挂臂并稳稳落地,这套文学体操耍得好啊,四本书也宛如四个项目,一册如跳马,展现腾空高度,二册如吊环,展现臂力与耐力,三册如鞍马,展现流畅与连接,四册如自由操,展现编排与艺术性,最终四册书展现了一个文学体操高手的全能能力
06《小说与重复》
作者: [美]J.希利斯·米勒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新行思
副标题: 七部英国小说
原作名: Fiction and Repetition: Seven English Novels
译者: 王宏图
出版年: 2025-4
本书详细解读七部经典小说,探讨了重复在小说中产生意义的多种方式——图像、隐喻和主题的重复;情节、人物和情节的更大范围的重复;以及同一或不同作者的小说之间的重复。各种重复序列形成的模式提供了不兼容的替代意义的可能性。因此,他认为“不可确定性”是所讨论的小说的固有特征。
豆友@乙左左
“重复”理论在米勒这本书里的重点不在于理论的本身是什么,更多地聚焦于借助这个理论如何解读作品,从纯粹关注理论到在作品中运用理论进行解构,也是对文学研究的重塑过程。两种重复形式,德勒兹区分为“柏拉图式”(各种事物之间的真正相似)和“尼采式”(每种事物有着本质的不同),而本雅明认为在差异的裂缝中存在的是意象,米勒用对七部小说的解读来说明两种重复是如何缠结交叉的。
07《改变艺术的31种凝视》
作者: [英] 威尔·贡培兹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原作名: See What You're Missing: New Ways of Looking at the World Through Art
译者: 谭斯萌
出版年: 2025-4
本书在世界艺术史中筛选出31位富有洞察力的艺术家,借助艺术家本人的视角“反向”揭秘经典艺术诞生背后那些我们曾视而不见的东西。读者将收获超出认知以外的视角,获得前所未有的体验。
豆友@李清贫
书名直译是“看看你忽视了什么?艺术家看待世界的31种方式,你也可以做到!”听起来很鸡汤,但是看进入很治愈。像大卫霍克尼那样看一片树叶,像康斯太布尔那样执着地看一朵云,像伦勃朗那样反复看自己……伟大的杰作就是来自这样平凡的凝视。改变艺术轨迹的,自然有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文化演进等宏观的成分,但是不可否认,艺术家个人的视角也功不可没。艺术发展的一大步,离不开每个艺术家的一小步。
08《追寻兴奋》
作者: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 / [英]埃里克·邓宁(Eric Dunning)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副标题: 文明化过程中的体育与休闲
原作名: Quest for Excitement: Sport and Leisure in the Civilizing Process
译者: 何江穗
出版年: 2025-4
体育社会学奠基之作,中文版首次面世。书中各篇围绕体育运动的兴奋来源、业余时间光谱、足球运动的发展演变、体育运动中的暴力与社会纽带、体育运动与男性气质等角度展开,从社会学角度对体育这一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进行了理论提炼。全书以“体育”和“休闲”为线索,通过论述其起源、发展、变化,重新审视人类文明化过程。曾经血腥的赛事如何不断被规范化甚至娱乐化?人们为何、又如何在体育运动和休闲中追寻兴奋?
09《永久的欢乐》
作者: [英] 约翰·罗斯金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副标题: 罗斯金政治经济学三论
原作名: A Joy Forever:Ruskin's Three Essays on Political Economy
译者: 董志刚
出版年: 2025-4
维多利亚时代文化巨擘约翰·罗斯金关于政治经济学的讲座合集,内容涉及艺术、商业、政治、伦理等方面,作者基于国民福利与劳动者尊严的立场,全面重释了政治经济学的根基与原则问题。在罗斯金这里,关于劳动、价值、生命的每一个问题,最终都归到了正义这个重大的问题当中。
我一开始读这本书就停不下来,它紧紧攫着我不放……我整夜未眠,决心根据这本书里的理念改变我的人生。
——甘地,印度国父
10《少女中国》
作者: [日] 滨田麻矢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女学生”的一百年
原作名: 少女中国:書かれた女学生と書く女学生の百年
译者: 高尚 / 乔亚宁
出版年: 2025-4
本书将依托具体的文学作品,来分析从五四开始到现在的百年间里,离开原生家庭的青年女性们是如何发现自己的落脚点,以及她们的奋斗又是被男性作家如何看待的。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女学生,果真自此实现了理想、拥有了自我吗?
豆友@本澄清
太好了,但读完很无助。需要一起斗争的时候就松松绑,飞速发展的时候平等的假象就被抛掉,一切较为明朗的自由来源于艰难时期男权对于暂时同盟的豁免。女学生的一百年,其实就是作为同盟被团结与利用的一百年,被凝视的地位从没被改变过。
来源:巴南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