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常见农药在特定作物上的药害及使用注意事项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2 15:42 2

摘要:农药的科学使用是保障作物安全的关键。以下列举10种当前农业生产中**常用但需警惕药害**的农药及其注意事项,帮助农民合理规避风险。

农药的科学使用是保障作物安全的关键。以下列举10种当前农业生产中**常用但需警惕药害**的农药及其注意事项,帮助农民合理规避风险。

1. 草甘膦(除草剂)

药害表现:飘移至非目标作物(如蔬菜、葡萄)会导致叶片黄化、生长停滞,甚至植株死亡。

注意事项:施药时需无风天气,与作物间隔至少3米;避免残留土壤影响后茬敏感作物(如豆类)。

2. 多菌灵(杀菌剂)

药害表现:黄瓜、西瓜等瓜类连续使用易诱发抗药性,导致叶片灼伤、畸形。

注意事项:每季使用不超过2次,可轮换使用嘧菌酯或吡唑醚菌酯。

3. 毒死蜱(有机磷类杀虫剂)

药害表现:水稻孕穗期过量喷施会导致谷粒空壳率增加。

注意事项:国家已禁止在蔬菜上使用,水稻上需严格按剂量施用,安全间隔期≥21天。

4. 嘧菌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药害表现:苹果幼果期使用易引发果面锈斑,降低商品价值。

注意事项:避开幼果期喷施,推荐谢花后10天使用,浓度不高于1500倍液。

5. 氯虫苯甲酰胺(双酰胺类杀虫剂)

药害表现:甘蓝苗期过量灌根可能抑制根系发育,延迟结球。

注意事项:灌根浓度不超过3000倍液,叶面喷施更安全。

6. 二甲戊灵(除草剂)

药害表现:玉米播种过浅时,易导致幼苗叶片卷曲、根茎肿大。

注意事项:播种深度需≥5厘米,沙土地用量减少20%。

7. 吡虫啉(新烟碱类杀虫剂)

药害表现:高温下(>35℃)用于茄科作物(如辣椒)易引发叶片焦枯。

注意事项:避免正午施药,可改用啶虫脒或氟啶虫胺腈。

8. 百菌清(广谱杀菌剂)

药害表现:梨树花期使用会导致幼果表皮木栓化,形成“锈果”。

注意事项:梨树谢花后20天内禁用,推荐改用代森锰锌。

9. 烯效唑(植物生长调节剂)

药害表现:水稻过量喷施会导致抽穗延迟、穗粒数减少。

注意事项:每亩用量不超过15克,抽穗前30天停用。

10. 氟啶胺(杀菌剂)

药害表现:葡萄转色期使用易导致果皮灼伤,形成褐色斑点。

注意事项:转色期前后7天禁用,推荐改用嘧霉胺。

综合用药原则

1. 敏感期避用:如作物开花期、幼果期、苗期等阶段需降低剂量或更换药剂。

2. 环境适配:高温天气减少乳油剂型使用,黏土地慎用长残留除草剂(如莠去津)。

3. 轮换用药:同一类农药每季使用不超过2次,延缓抗药性。

4. 精准施药:无人机喷施时添加助剂(如有机硅),减少药液飘移。

遵循以上规范,可有效减少药害风险,确保作物稳产提质。

来源:老易实话说农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