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因素排行榜”更新!哈尔滨医科大学给出的榜单,大家要多注意

摘要:心脏,被誉为生命的律动之核,它的强健程度,犹如我们活力与寿命的指示灯塔。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习惯的转型以及环境污染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心脏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元凶之一。

心脏,被誉为生命的律动之核,它的强健程度,犹如我们活力与寿命的指示灯塔。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习惯的转型以及环境污染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心脏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元凶之一。

哈尔滨医科大学团队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他们分析了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的大数据,共覆盖了204个国家和地区,结果发现,高收缩压是心血管病头号可调节危险因素,与超过半数的心血管病导致的寿命缩减有关。

此外,不合理的饮食、胆固醇偏高、环境污染、吸烟、血糖高、肾功能不佳、体重超标、固体燃料污染和铅暴露等,这27个危险因素都上了榜,每一个都不能小看。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解析位于前十的危险因素,以期为大家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谈及心血管健康的“伤心元素”,高收缩压以惊人的54.57%占比傲视群雄,这一数据无疑敲响了警钟。

简单来说,收缩压就是心脏收缩时给动脉壁施加的那股力量,是血压测量中的“高压”担当,更是医生判断高血压病情的黄金标准。当心脏持续高压“卖力”输送血液时,动脉血管壁就像被长期紧绷的弦,饱受重压之苦。这种经年累月的压力考验,会让血管壁加速丧失原本的柔软弹性,变得僵硬,这在医学上有个专业名词——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一来,血管的舒张功能就大打折扣,血液流动变得滞涩不畅,心脏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不得不加倍努力,才能维持身体的血液循环不掉链子。

更为棘手的是,动脉硬化与高收缩压成为了心脏病、中风等致命心血管疾病的温床。

硬化的血管仿佛一条崎岖的道路,更易让血栓“安营扎寨”。一旦血栓堵塞了心脏或大脑的血管,就会引发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这几个方面努力:

在饮食方面,尽量减少盐分摄入,增加钾元素的摄取,比如多吃菠菜、甜薯这些富含钾的蔬菜;

在运动方面,每周至少保证15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像骑自行车、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它们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维护心血管健康;

当然,也要记得定期测测血压,早发现问题早解决;真要吃药时,也别磨蹭,好好听医生的。

膳食因素紧追高收缩压其后,以38.57%的高占比占据重要一席,这组数据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毕竟,膳食是我们日常营养的大本营,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心血管的安康。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例如偏爱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不仅会导致体重激增,还会给心血管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使其不堪重负。

当人们长期摄入过量的盐分、糖分与脂肪时,这些物质会在体内悄悄堆积,让血液变得黏稠,流速逐渐放缓。它们犹如调皮的小恶魔,不断挑逗着血管壁,激起一场场炎症反应,让血管在不知不觉中加速老化、硬化。这样一来,血管的弹性大打折扣,心脏也得被迫加大马力,消耗更多能量来推动血液循环。

再者,不良的饮食习惯还是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这些健康大敌的“好友”。它们不仅侵蚀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是悬在生命线上的利剑。以肥胖症为例,患者往往更容易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的问题,进而让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大大攀升。

想要心血管健康,日常饮食还是要讲究点:

得少碰盐、糖、油,多吃蔬果和全谷类,这些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对身体大有裨益。蛋白质也得适量补充,瘦肉、鱼这些优质来源是不错的选择。另外,也可以试试地中海饮食或DASH饮食,它们对降血压、保护心血管都有不错的效果。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我们常说的坏胆固醇,其占比高达18.83%,不容忽视,稳居第三把交椅。这种脂质成分在血液中若升高,便如同为动脉粥样硬化埋下了隐患,非常不利于健康。

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液中过度积聚时,它们便会在动脉壁上安营扎寨,构建起一道道坚固的脂质“壁垒”,这一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动脉粥样硬化。随着这些“壁垒”的不断增高,动脉的通道会逐渐收窄,血液的流动也将因此变得不再顺畅自如。

久而久之,动脉壁如同薄冰层,脆弱不堪,随时可能破裂,进而形成血栓这一“隐形杀手”。一旦这杀手随波逐流,潜入心脏或大脑的血管领地,就可能触发心脏病突袭或中风危机,对患者的健康构成致命一击。

可见,想要心血管健康,饮食可真需要精心调配。

应远离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和肥肉,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等,当然也要戒烟限酒。记住,万一情况不妙,要听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降脂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环境颗粒物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心脏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暴露在颗粒物污染的环境中,会导致呼吸道炎症、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因此,污染严重时,最好还是少出门,降低暴露风险。真要外出,口罩得戴严实了,别让颗粒物有机可乘。

家里有条件的话,空气净化器开起来,让空气焕然一新。还有,我们得多提倡绿色出行,步行、骑行或公交,低碳环保又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吸烟是导致心脏病和多种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危害不容忽视。

烟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会严重损害血管壁,导致动脉硬化和狭窄,使得心脏的血液供应受阻,从而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维护心脏健康,首要之举在于果断戒烟,这是最有效的方法。此外,远离二手烟环境,为自己和家人筑起健康防线。戒烟路上若遇阻碍,不妨求助于专业医生或戒烟机构。

高血糖,不仅会让血管壁伤痕累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脏病、脑血管疾病风险;还会扰乱神经系统,让身体的感知与运动功能陷入混乱。这些并发症不仅剥夺生活的美好,更是心脏健康的沉重枷锁,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面对高血糖挑战,我们要全方位出击!

首要任务是管好嘴巴,远离糖分和高淀粉食物,稳住血糖不波动。接着,动起来是关键,规律运动可以让血糖乖乖降下来。别忘了,定期查血糖也很重要!

肾功能不全,可是健康路上的绊脚石。它会让身体里的废物和毒素堆积成山,肾脏只能艰难前行。更糟糕的是,心脏也得加班加点地工作,拼命泵血,确保代谢不掉链子。但这样长期下去,心脏早晚会不堪重负,心脏病的风险也会直线上升。

为了守护肾脏健康,我们应定期做个肾功能检查,这样才能早发现早治疗。

饮食上,应低盐低脂,高蛋白食物得适量;用药方面一定得听医生的,别擅自做主,不然风险会很大。只有药物用得对,肾脏健康才有保障。

高体重指数(BMI),意味着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这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外貌和自信心,更重要的是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使心脏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泵血,从而容易导致心脏疲劳和衰竭。

同时,肥胖还会加速血管的老化和硬化,增加血管病变的风险,如动脉硬化、高血压等,进一步加剧心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可见,保持健康体重,对心脏健康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得管好嘴巴,远离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诱惑,多吃蔬果和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当然,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氧和无氧运动得搭配着来,每周都得坚持锻炼。如果需要的话,不妨找专业的营养师或健身教练,他们能给你提供更贴心、更专业的建议和支持。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煤炭、木材等固体燃料依然是能源的主力。

然而,它们燃烧时释放的污染物,不仅严重威胁着空气质量,更在悄无声息中侵蚀着人们的健康,使心脏病的风险悄然攀升。

为了应对固体燃料污染,我们可以选择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逐步减少对煤炭、木材等固体燃料的依赖。家中要时常开窗通风,避免污染物积聚。在选择炉具时,优先考虑高效且环保的款式,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而在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外出时务必佩戴口罩,为自己的健康把好关。

长期与铅为伍,人体健康尤其是心脏将饱受摧残。它可以通过空气、水源、食物潜入体内,一点点积累起来,从而搅乱心脏的正常节奏,大大增加心脏病发生风险,严重时更可能引发心脏衰竭,后果不堪设想。

为预防铅中毒,我们应避免接触铅源,减少职业或活动中的铅暴露;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清扫减少灰尘和铅积累;注意饮食安全,不吃可能受铅污染的食物;还要定期体检,进行血铅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铅中毒问题。

除了上述前十位的“伤心因素”外,研究还列出了其他多项对心脏健康构成威胁的危险因素,如饮酒、抑郁、社会心理压力、铝暴露、不良饮食习惯(如高钠低钾摄入、蔬菜水果摄入不足)、身体活动不足、睡眠时间异常(过短或过长)、高温热浪、室内空气污染、噪声污染以及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等。

这些看似排名靠后的危险因素,实则个个都不容小觑。

它们可能单独行动,也可能联合起来,共同对心脏健康构成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全面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这些危险因素。

让我们从现在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习惯,共同守护我们宝贵的心脏,享受更加美好、充满活力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刘明波,何新叶,杨晓红,等.《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要点解读[J].中国心血管杂志,2024,29(04):305-324.

[2]于琪力,葛雪,刘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危险因素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4,41(06):560-565.

[3]中等强度运动对心脏最健康[J].党员干部之友,2024,(10):49.

#冬日生活打卡季#

来源:康复科医师安恒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