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疯抢中国货!凌晨三点排队抢空货架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3 16:17 2

摘要:纽约中央车站外,凌晨三点就有人开始排队,只为抢深圳品牌Insta360的全景相机;洛杉矶泡泡玛特门店前,年轻人望眼欲穿等着LABUBU新盲盒,队伍长到“看不见尽头”。

作者 | 不吃麦芽糖

编辑 | 菲菲

最近,美国零售业上演了一出“左右互搏”的荒诞剧。

亚马逊和沃尔玛双双“反水”,试图直接向消费者挑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究竟是怎么推高商品价格的。

说白了,亚马逊70%的商品来自中国,而沃尔玛的采购链条也深深依赖中国供应链。他们都早已清楚一件事:自己根本离不开中国制造。

而另一边,中国品牌却在美国杀疯了。

纽约中央车站外,凌晨三点就有人开始排队,只为抢深圳品牌Insta360的全景相机;洛杉矶泡泡玛特门店前,年轻人望眼欲穿等着LABUBU新盲盒,队伍长到“看不见尽头”。

关税可以提高成本,但挡不住消费欲望。哪怕价格变贵,中国制造的吸引力也丝毫未减。甚至可以说,在不少细分市场,中国品牌的竞争力,反而比过去更强了。美国人不光继续买,还在排队抢!

美国零售企业"反水"

据CNBC等多家媒体爆料,亚马逊原计划在商品页面标注“因关税上涨的成本”,明确告诉消费者:是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让他们多掏了钱。

白宫认为亚马逊的举动是在明确表明:为这些关税政策买单的是美国消费者,而不是中国。

特朗普和亚马逊也因此陷入僵持,然几个小时后,这项功能就被悄然取消,亚马逊迅速改口,强调“从未实施过,也不会发生”。

而另一家零售巨头沃尔玛的反应更为直接。在短暂试图“将关税成本转嫁中国供应商”失败后,不得不表态:新一轮关税的成本将由美国消费者承担。

更有意思的是,“沃尔玛中国”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宣布将为符合条件的中国外贸企业开设绿色通道,简化准入流程、加快审批效率,帮助中国制造反向内销,开拓国内市场。

数据显示,沃尔玛全球采购中约60%来自中国,合作企业超过1.5万家,而中国市场对其整体营收贡献却不足3%。

这种极度不对称的关系,使得沃尔玛一旦断供,根本无法维持其“低价神话”,最终只能“吃回头草”。

而吃“回头草”的美国零售巨头不止沃尔玛一家,家得宝(Home Depot)、塔吉特(Target)等美国零售巨头也已悄然恢复向中国制造商发出订单,尤其是江浙地区的工厂,正重新接到美国客户的补货通知。

看到这里,“谁离不开谁”的问题,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面对成本飙升与供应链压力,美国零售巨头们一边在国内哄抬情绪,一边却在偷偷恢复中国供货。

连白宫也不得不在新闻发布会上对亚马逊的行为发难,却无法阻止现实打脸:美国的零售业,撑不住了。

中国品牌排队热销,关税之下反而更“香”?

过去,美国零售商对中国制造仍以压榨低价为常规思维,但今天的中国制造早已渐渐摆脱低价代工的阶段。

经历极致“内卷”的中国商品,产品力与创新力双双提升,在全球依然具备强大竞争力,中国品牌也正走出自己的路。

越来越多中国企业不再仅仅是代工,而是开始以技术、设计与文化力切入海外主流市场。

以影石Insta360为例,这家深圳企业凭借强大的影像技术和“隐形自拍杆”等创新设计,迅速在海外社媒走红,成为极限运动爱好者的标配,连续六年稳居全球全景相机市场第一。其“隐形自拍杆”实现无痕拼接,背后是影石在全景算法和图像处理上的领先实力,打破了传统运动相机的局限。

最新X5全景相机上市首日便登顶天猫、京东、抖音等国内平台榜单,同时拿下亚马逊美国、日本、德国等多国销量第一。《The Verge》称其“几乎没有对手”。

跨境电商行业从业者指出,哪怕面临关税不确定性,中国制造的产品力已卷到让美国用户“不得不买”。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影石全球市占率高达80%,意味着全球每卖出10台全景相机,就有8台来自影石。

#Insta360话题在海外持续火热,用户用它拍摄滑雪、潜水、骑行、带娃等场景,创意内容跨越文化壁垒,让影石与用户深度绑定。凭借持续创新,影石不仅两度入选《时代》“年度最佳发明”,还在短短数年内反超GoPro,登顶全景与运动相机“双冠王”。

影石的崛起,正是中国科技品牌以硬实力赢得全球市场的缩影。

另一边,泡泡玛特则将“Made in China”的潮流玩具推向全球。近日,美国芝加哥密歇根大道门店外,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前方高能”系列发售,排队盛况堪比iPhone首发,引发海外社交媒体刷屏。

LABUBU是泡泡玛特现象级IP,由香港艺术家龙家升创作,灵感源自北欧森林精灵,连蕾哈娜、凯特·布兰切特等国际明星都是粉丝。这不仅带动了产品销量,也让泡泡玛特APP一跃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成为中国潮玩品牌出海的又一典型案例。

从数据来看,泡泡玛特2024年一季度海外市场收入同比激增近5倍,美洲市场增长近9倍,欧洲、亚太市场也持续高增长。欧美加速开店、IP矩阵不断扩容,推动泡泡玛特从单一盲盒品类,向毛绒玩具、潮流文具等多元化发展,IP全球化布局步伐明显加快。

泡泡玛特的成功,背后是中国企业原创设计、IP孵化和全球化运营能力的集中体现。这不仅是品牌自身的破圈,更显示出中国制造正从“代工”走向“创造”,以技术、设计与文化力打开海外市场大门。

遥想当年的iPhone门店,如今时代变了

十多年前,iPhone首发的场景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无数中国消费者彻夜排队,只为第一时间抢到那部“梦寐以求”的手机。那是一个美国产品主导潮流的时代,中国产品大多还停留在“代工”和“低价”的印象里。

但时移世易,如今的场景发生了彻底逆转。美国街头排队抢购潮玩、科技产品,场面几乎复制了当年的“iPhone首发日”。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中国品牌竞争力的深层重塑。从以往的性价比路线,到如今依靠原创IP、产品创新和全球化市场运作,中国企业正在塑造新的“国际潮流”。

即便在海外加税和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消费者依然愿意为这些产品买单,背后是品质、设计、文化认同感的共同驱动。中国产品正从“性价比”跃升到“高价值”的新阶段。更值得思考的是,这场“逆向排队热”反映出跨境电商的新风向。过去,卖家依赖大平台、打价格战,如今,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布局独立站,掌握主动权,实现品牌资产的沉淀。

泡泡玛特在海外的成功,正是通过成熟的IP体系和敏捷打法,把中国文化“潮流化”,再以品牌自建电商为核心载体放大影响,主动跳出国内“内卷”的泥潭。

对跨境电商从业者来说,这带来一个重要启发:未来出海竞争的焦点,已不再是谁价格更低,而是谁能在全球市场上建立持久的品牌价值。

创新力、品牌力、供应链反应速度,这些“硬实力”将决定企业能否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换句话说,从“世界工厂”到“世界潮牌”,新时代的大门已经打开,谁能抓住机会,就能掌握未来。

来源:派代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