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涛观点,老字号不行,为什么年轻人行?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3 16:37 2

摘要:最近去了一个西部省份,发现了一个现象:现在的很多老字号活得并不好。当然这个原因很多,总之老字号有它自身的特点,也有历史,而且创始人非常厉害,但就是经营不行。反而有些年轻人做的东西虽然不是什么老字号,却做得风生水起,值得为年轻人点赞。为此我们研究一下,究竟是什么

最近去了一个西部省份,发现了一个现象:现在的很多老字号活得并不好。当然这个原因很多,总之老字号有它自身的特点,也有历史,而且创始人非常厉害,但就是经营不行。反而有些年轻人做的东西虽然不是什么老字号,却做得风生水起,值得为年轻人点赞。为此我们研究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老字号不行,而年轻人却做得风生水起。

我们需要回答几个问题:第一,老字号现在出了什么问题?第二,年轻人为什么能够乘势而上?第三,在当前情况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转现象?第四,老字号应该怎么改,年轻人应该怎么继续发展?第五,结论和建议。

一、老字号碰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导致步履维艰?

在西部省份有这么一个黄酒厂,据说是号称"长江以北最好的黄酒厂"。首先,它是中华老字号,肯定是有历史,有独特的酿酒配方,在当地也很有影响力。其次,老板是当地的省劳模,技术出身,做事很努力,把企业管理得也比较规范。第三,老板的孩子出国留学,学成回国后也是雄心勃勃,想把企业做好。

但现在的问题是,无论是老板自己经营,还是交给孩子接手,效果都不理想。所谓效果不理想,就是既无法摆脱当前的困境——比如销量不行,企业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只能勉强维持,根本谈不上发展。当然,老板也想了很多办法,回来的二代也学了一身本事,信心满满,但就是难以破局。这种现象把老字号给困住了,只能在苦苦挣扎。真的是那句话——路在何方?

二、一个年轻人的异军突起

有个年轻人,本来大学毕业到处打工,后来偶然发现一个村子有口泉水特别好。当地老百姓都喜欢喝这泉水,而且这泉水很有历史。他就把这泉水承包下来,利用这个泉水加上当地民间传下来的酿酒配方,搞出了"泉水酿酒",形成了特色酒,类似于前面说的老字号那种酒,只是知名度没那么高。

这个企业一开始资源不多,做法也比较简单。但突然有一天时来运转,企业发展得风生水起。原先他的酒一年只能卖六七十万,去掉成本和员工工资,企业也是勉强维持。结果他中间做了一件事,一下子就让企业活起来了。

现在的情况是,去年做到了5个亿。作为一个个人创业企业,能做到5个亿相当了不起。现在员工加班加点三班倒,酒都不够卖,今年至少能做10个亿,翻一倍没问题。这就让人想不通了:同样是做酒的,前者资源多、历史悠久,是老字号,结果半死不活;后者是个年轻人,没想到把酒做得风生水起,而且步步高升、不断发展。这就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三、年轻人做酒破局的方法是什么?

现在做生意不好做大家都知道,年轻人开始也碰到这个问题了。结果因为是在西部省份,这个年轻人心思活络,七拐八拐地找到了一个姓董的网红。我一说姓董,大家应该能想起来是谁,就是现在最火的那个网红。他通过关系请这个网红帮忙带货。

按道理说他这么点销售额,70来万的销售额,利润还不够给几个人发工资的。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凭借优质的水质、家乡情怀和真诚打动了这个姓董的网红。这个网红就在直播间帮他宣传带货,产品一下子就爆卖了。

这样就带来一个新问题:产能跟不上。现在加班加点三班倒都来不及生产。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小企业从70多万,10倍是700万,100倍是7000万,1000倍就是7个亿。可想而知他的产能扩大的幅度有多大!而且从去年5个亿,今年要做到10个亿,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不得了。

所以我们要探讨的是:为什么这个没资历、没本钱的年轻人能一下子火起来?就是因为他从市场入手,通过网红把产品激活了。这让我想到当初有个企业叫健力宝,做饮料的。80年代时,他们拿出50万赞助中国女排,随着女排获得世界冠军,"女排拼搏"精神让健力宝也一下子火遍大江南北。后期健力宝发生的事情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总之它不是企业市场出了问题,而是企业的股权内部争斗出了问题。我想说的是:健力宝的火爆是通过女排激活的,而现在这个网红把不温不火的小酒厂激活了。

从这里能看出,这个年轻人脑筋活、思路新,懂得对接市场。反观那个老酒厂,作为中华老字号有各种优势,酒做得不错,老板也获过很多奖,但老百姓不买账。他们就是没想到去找网红带货,如果真找了,以他们的酒品质量肯定不输给这个年轻人。这就是老字号捧着金饭碗要饭吃,而年轻人仅凭一口泉水和一个小配方就做起来了。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情况。

四、下一步年轻人这个酒厂会怎么发展?老字号还有希望吗?

通过前面的介绍,大家能看到这个年轻人做得很火,酒卖得很好。据说他现在正在扩大酒类的概念。当地有一种叫猪獾的迁徙动物,每年都会到这里停留。为了保护这种动物,当地种庄稼时不准使用农药和化肥,宁可让猪獾来吃庄稼。这种做法虽然影响了粮食产量,但保证了当地水质越来越好,种出来的粮食品质也很高。

这个小伙子就充分利用当地优质的水质、猪獾带来的环保效应,以及当地特色的粮食,不断宣传这种人文环境。他不仅把酒做起来了,还带动了当地旅游,正在扩大产业规模,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有位领导几年前就认识他,当时这位领导在当地驻村时觉得这个小伙子思路活、爱思考,没想到他后来通过网红带货把企业做得这么好。

现在这个小伙子不仅继续和姓董的网红合作,还在培养自己的营销团队和网红队伍。同时按照我刚才说的思路,把产业从酒类扩展到旅游,再到粮食生产和农产品,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从这个故事我们能看出:年轻人敢想敢干,善于抓住时代热点,想方设法与网红合作,把小企业做成中型企业,再发展成大企业,带动当地经济。

对比之下,那个老字号就存在很多问题:思想保守、只重视技术不懂市场、销售模式陈旧、局限于本地市场、缺乏互联网思维。很多老字号都是这样,重视产品质量和管理,但营销方式老旧,缺乏开拓市场的能力。时代在变,年轻人从无到有能做大,而有些企业守着金饭碗却要不到饭吃。这个行业如此,其他行业是不是也这样?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我们对老字号酒厂和年轻酒厂的对比分析,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不思进取,老字号会死在自己的传承人手里。就算儿女出国留学学了一身本事,如果不懂得合作、不懂得创新、没有适应时代的能力,照样不行。

第二,年轻人敢闯敢试就容易把企业做起来。这个年轻人既不是学历特别高,家境也不是特别好,但他敢和网红合作,敢挖掘产品优势。最关键的是,他看到了当地水质自古以来就很好这个优势,通过互联网做到全国市场,把几十万规模的企业做到几个亿。按这个思路发展下去,10个亿之后可能就是几十亿甚至上百亿,这完全有可能。

为此我们提出两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对老字号的:老字号搞技术传承没问题,但要学会坚守的同时也要学会创新。要好好分析年轻人是怎么做的,要不然干脆把企业卖给年轻人,或者和年轻人合作,这样反而能把企业越做越大。

第二个建议是对年轻人的:这个年轻人成功的关键有两点:第一是敢于发现新机会,他看到泉水就果断占下;第二是敢于和网红合作,以小博大,没钱也能说服别人合作。这就是年轻人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我想其他人也可以从这个案例中学到敢闯敢试、敢于合作的经验。

这就是我今天针对遇到的这件事做的分析,可能对很多企业来说应该有一定的帮助。

来源:管理专家李江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