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开始,是四川绵阳秀水镇党委书记冯胜国带着另外三位干部为了宣传家乡的油菜花田,四个人在花田里面跳起了抖音魔性舞蹈“李羲承进行曲”,尽管动作还原不咋滴,但胜在真诚,这一视频也令其收获了上亿的关注。
主动求变总好过躺平,不过......
文 | 沈 林
最近,你刷到过基层干部宣传自己家乡的视频吗?
一开始,是四川绵阳秀水镇党委书记冯胜国带着另外三位干部为了宣传家乡的油菜花田,四个人在花田里面跳起了抖音魔性舞蹈“李羲承进行曲”,尽管动作还原不咋滴,但胜在真诚,这一视频也令其收获了上亿的关注。
后来,类似的视频接连涌现。比如贵州驻村书记宣传贵州绿茶石阡苔茶,他在茶园里斜挎着采茶小篓,耳朵上别着两枝茶叶,口中念着改编过的电影台词,视频点赞超过20万,还有网友赞其视频有创意。
频繁刷到这些视频,也让网友点评道:“感觉捅了书记窝。”
基层干部开始卷短视频,不禁让人想起前几年花式整活的文旅局长们。当时各地文旅局长入驻平台,有人变装扮侠客、有人cos雪域精灵,还有人纵马江湖,其目的都是为了介绍当地文旅资源。
2021年,刘洪意外走红,成为“网红局长”的代表性人物。
然而当那一阵新鲜感过去,同质化的宣传手段难以持续吸引大家的关注。这恐怕也是这些基层干部短视频产生的原因。
愿意尝试新鲜事物,不断整活,想通过短视频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无可厚非值得表扬。比如萧山“90后”村支书孔华超的橱窗里,就挂着诸多杭州本地农产品链接,比如萧山的土鸡蛋、临安小香薯、杭州明前茶等等,销量都还不错。
而前文提到的冯胜国,有网友批评他很尴尬、很丢脸。但他的视频发布后,来秀水镇打卡的游客多了两三倍,当地一村民摆摊卖小吃,一天内就卖了上百碗酸辣粉。
这充分说明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网络时代,想让家乡的好风光、好产品被看见,就要主动求变。而基层干部在镜头前说方言、推荐农产品等,也确实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让政务宣传变得更加贴近群众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波宣传热潮之中,也有一些为了迎合流量逻辑,片面追求点赞量和播放量的作品出现。陷入同质化竞争后,视频内容甚至走向低俗,比如姿态扭捏地向镜头说着肉麻台词,比如故意裸露上半身吸引关注......为了拍视频不断突破底线,比谁的舞蹈更土味、谁的尺度更大胆、谁的表演更庸俗。
这种打造“网红”来博眼球的宣传逻辑,不仅缺少文化底蕴与审美格调,更容易招致网友批评,多少是有点用力过猛了。
要知道,专业人做专业事。对于当地发展来说,宣传某种意义上只是工作的结果展示。因为当地文旅的美誉度,靠的是持续优化环境和服务水平,如果拍了视频吆喝到了游客,但接待能力却未能达到游客需求,其实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如果一味通过猎奇手段迎合流量,无疑是有损干部形象的。用网友的话说,“创新也要把握分寸,基层引流并非不可为,关键在于把握创新与跟风的本质区别”。
当然,只要基层干部们服务乡村、振兴家乡的心是真诚的,我们还是应该多一些包容和鼓励,毕竟主动求变总好过躺平。不过,正如人民网评论指出的,“造势一时”不如“造福一方”,多想实招而不是怪招,多求实效而不是急功近利,对发展当地文旅业才更有长远意义。
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澎湃新闻等
来源:新民周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