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架起急救桥梁 烟台首例听障人士急救呼救高效受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3 19:44 2

摘要:4月26日凌晨0:58分,烟台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台屏幕突然弹出“听障人士报警”的红色警示框,同时伴随滴滴的急促提示声,这一刻,烟台首例“无声救援”就此展开。

4月26日凌晨0:58分,烟台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台屏幕突然弹出“听障人士报警”的红色警示框,同时伴随滴滴的急促提示声,这一刻,烟台首例“无声救援”就此展开。

生命对话:文字架起急救桥梁

“请问您需要救护车吗?”调度员秦萍萍在对话框中快速输入文字。“你过来!对!”报警人回复简短急切。“病人在哪个县市区?招远还是龙口?” “招远……”

快速跳动的文字,秦萍萍通过文字与报警人快速沟通,迅速锁定呼救者具体位置和主要病情,第一时间向距离呼救地点最近的招远市中医医院发出指令,调度系统同步将对话记录推送给出诊人员。患者是一名摔倒的听障人士,疑似发生骨折。

救护车出诊4分钟便抵达现场,急救人员发现患者已出现呼吸困难,立即实施包扎固定、吸氧等急救措施,迅速转送医院。救援过程顺利,目前,患者已脱离生命危险。

“这是我第一次全程用文字完成调度,每个标点符号都关乎生死。”秦萍萍说。从2024年“听障人士呼救平台”上线至今,她和同事们每天都要进行系统拨测,模拟各种突发场景,只为让无声的呼救“零延迟”。

科技赋能:让特殊群体“求救有门”

此次成功救援事件,是烟台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开通“听障人士呼救平台”并成功嵌入“烟台急救”微信小程序以来的首例呼救。据不完全统计,烟台市现有听障人士1.3万人,传统电话报警对他们而言曾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烟台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改善群众就医感受,主动作为,积极创新,研发上线“烟台急救”听障人士呼救平台,实现“一键呼救”,用“无声守护”铸就特殊人群的“生命救援通道”。同时还与残联等部门加强联系,通过媒体等传播渠道,扩大社会知晓面。

据悉,该平台采用“智能定位+人工确认”模式,在自动抓取报警人位置的同时,调度员通过文字交互确认详情,派车信息以短信方式同步推送至听障人士手机,实现“报警-受理-救治”全流程无障碍衔接。所有对话记录实时存档,确保急救全程可追溯。

24小时守护:每天拨测确保平台可靠

为确保平台可靠,烟台120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运维机制:

盲测演练:每班组每人每天模拟听障人士报警,熟悉界面操作,检验系统平台;

秒级响应:设置专属调度坐席,接警后10秒内必响应。

正是这种细致追求,让这次深夜无声救援成为可能。当救护车警灯照亮招远街头时,患者家属在手机上打出“谢谢”二字,这或许是对“生命热线”最珍贵的褒奖。

下一步,烟台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将坚持创新与科技赋能双轮驱动,在发挥好听障平台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加强“5G+鲁云急救”智慧急救体系建设,以数智赋能持续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效能,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来源:大众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