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年前,王某入职长沙一家传媒公司从事团播工作,双方并未签订劳动合同。王某工作半年后,因其个人原因提出辞职。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金燕 通讯员 孙红梅
【故事】
员工离职后,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
记者梳理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法院近日审结的一起案例,为劳动者依法维权支招。
两年前,王某入职长沙一家传媒公司从事团播工作,双方并未签订劳动合同。王某工作半年后,因其个人原因提出辞职。
去年3月,王某和该传媒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王某迟迟未收到去年2月的工资。
多次讨要工资未果,王某将该传媒公司诉至法院,讨要2024年2月的工资 4.7万余元,以及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
由于双方没签定劳动合同,王某如何证明自己的工资金额?
法院根据王某代理人的申请开具调查令,要求该传媒公司提供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期间王某的工资表及收入情况等材料。
法院经查明认定,王某提供自己微信工作群里未加盖公章的业绩表格复印件真实有效,该表格显示王某2024年2月工资为4.7万余元。
法院依法判决该传媒公司支付王某这笔工资及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
【说“法”】
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员额法官 孙跃斌
工资是劳动者的血汗钱,法律绝不容忍恶意拖欠。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各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法律,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在涉工资的劳动争议处理中,用人单位应当就工资发放情况承担举证责任。若在劳动争议诉讼中,用人单位不提交或拒不提交工资记录,法院将采信对劳动者有利的证据,用人单位需承担不利后果。
劳动者若遇到此类纠纷,固定证据是决定案件胜败的关键。首先,必须收集劳动关系证明,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工牌等;其次,在离职交接单上,注明未结清工资具体数额;再次,锁死老东家的欠薪证据,比如标注“工资”字样的银行流水,劳动者通过微信或邮件找老板催讨工资的记录。
来源:湖南日报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