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院子里种了两棵“花王”“花相”。前段花王牡丹盛开时那可真正叫国色天香,如盛唐的贵妃,雍容华贵,只是不足半月就凋谢了(图一)。而昨天拍的这张芍药,正含苞初绽,似江南的佳人,温婉动人(图二)。这一组合,体现着刚柔并济的东方美学,只是二者花期不同、难以“同框”。正
繁华落幕中的牡丹(图一)
在院子里种了两棵“花王”“花相”。前段花王牡丹盛开时那可真正叫国色天香,如盛唐的贵妃,雍容华贵,只是不足半月就凋谢了(图一)。而昨天拍的这张芍药,正含苞初绽,似江南的佳人,温婉动人(图二)。这一组合,体现着刚柔并济的东方美学,只是二者花期不同、难以“同框”。正所谓:
含苞初绽中的芍药(图二)
你方唱罢我楼,
粉墨未干锣鼓收。
才演完忠臣将相,
又扮起浪子王侯。
台下人笑台上丑,
谁知客散灯灭后,
剩个空场月如钩,
照着影儿自己走。
国色天香
“四月牡丹称王魁,五月芍药赛杨妃”,人们是将牡丹比作“花王”,芍药比作“花相”。一直以来,就有牡丹与芍药需搭配种植的说法。这是究竟为什么呢?
“花王”——牡丹
从植物生理和生态学来看,牡丹和芍药确实应“搭配种植”,这不仅是审美选择,还涉及实际养护需求和生态互补性(与传花授粉无关系):
“花相”——芍药
一是花期接续,延长观赏期。牡丹花期早(4-5月),芍药晚(5-6月),搭配种植可使花圃持续华丽1-2个月,避免“花开一片繁华、花谢一片萧条”。古人称“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朝赏芍药”,正是利用二者的花期差。
二是病虫害防治。芍药和牡丹的常见病虫害不同,如牡丹易生根腐病,芍药易生叶斑病,混着种可减少同种病害大面积传播的风险。只是二者都不能连作,否则易引发土传病害,比同一地块,需间隔3-5年再种。
三是互相促进生长。牡丹属木本植物,根系深,芍药属草本植物,根系浅,混种能分层吸收土壤养分,避免竞争;芍药夏季生长旺盛时,牡丹已进入半休眠状态,二者错峰生长,可减少资源争夺;牡丹怕暴晒,芍药的叶片能为牡丹根系遮阴保湿,而牡丹早春开花时,芍药尚未茂盛,互不遮挡阳光。
四是文化习俗与风水寓意。牡丹主富贵,芍药主情缘,搭配象征“事业爱情双丰收”;牡丹为木(阳刚),芍药为草(阴柔),符合传统园林阴阳调合的平衡理念。此外,民间认为,牡丹芍药同植能“镇宅旺运”,尤其适合庭院南侧或东侧种植。
五是作为植物学上的“姐妹花”,本就具有天然的互补性。芍药和牡丹常常被相提并论,甚至被称作“花中二绝”,因为它们同科同属(芍药科),是近亲,花期衔接,外形相似,花朵硕大、层叠华丽。牡丹象征富贵,堪称“花中之王”,代表繁荣、昌盛,常与帝王、盛世关联。芍药象征情谊,誉称“花中宰相”,代表离别、爱情。所以文人书画中常同框出现,寓意“富贵缠绵”。
至于如何搭配种植?一是间距:牡丹与芍药应间隔至少50厘米,以避免根系纠缠。二是位置:牡丹较高在后,芍药较矮在前,确保采光。还要避免种在低洼积水处,因为二者都怕涝,也不要与松柏、核桃树相邻,因为这类树分泌的物质,会抑制芍药牡丹生长。
一枝独秀(芍药)
来源:陈集锦icon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