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内蒙古通辽的近现代杰出人物简介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4 07:39 2

摘要:色拉西(1887年—1968年),蒙古族,生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贫苦民歌手家庭。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中国民间音乐家,蒙古族潮尔大师。6岁从父学琴,善奏马头琴、四胡、三弦及演唱民歌。6岁从父学琴,善奏马头琴、四胡、三弦及演唱民歌。1946年参加内蒙

色拉西(1887年—1968年),蒙古族,生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贫苦民歌手家庭。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中国民间音乐家,蒙古族潮尔大师。6岁从父学琴,善奏马头琴、四胡、三弦及演唱民歌。6岁从父学琴,善奏马头琴、四胡、三弦及演唱民歌。1946年参加内蒙古歌舞团,曾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典礼演出。1946年参加内蒙古歌舞团,曾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典礼演出。60年代初赴京讲学、录制唱片,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音乐资料。生前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主席、内蒙古文联副主席。代表曲目有《朱色烈》、《乌拉盖河》、《本宾希里》、《海龙》、《碧斯曼姑娘》、《满都拉》等。

嘎达梅林(1892年—1931年),蒙古名为莫勒特图·那达木德,汉名孟青山,出生于今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镇,蒙古族传奇英雄。16岁到达尔罕旗卫队当兵服役,历任旗卫队章京、昆都、扎兰、梅林(皆为官职名),掌管全旗130名的骑兵卫队,后因反对达尔罕王和军阀开垦草原而被捕入狱。被妻子牡丹搭救越狱后,嘎达梅林于1929年冬至1931年春率众起义,举行武装反垦暴动,转战于科尔沁草原,最后战死在黄花敖包脚下的乌力吉木红河(新开河),终年38岁。由嘎达梅林掀起的这场反军阀反封建的武装斗争震撼了科尔沁草原,唤醒了草原人民与封建蒙古王公和东北军阀进行斗争的勇气。

阿思根(1908年1月15日—1948年1月31日),蒙古族,汉名李友桐,生于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腰林毛都。1929年,公费留学日本,在东京善邻高校预备班学习日语。“九一八”事变后回国,在沈阳参加“内蒙古自治军”。1932年4月,加入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并接受组织指派继续留在伪兴安军中进行地下革命活动。1936年,赴日本学习军事。1938年,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回国。1945年,日伪垮台后,他继续在东蒙地区活动,组织武装力量,解放了突泉并消灭了国民党“光复军”马海泉部千余人。1946年1月,他在哲里木盟组建革命队伍,并与中共西满分局加强联系,签署了“吕阿协定”,标志着东蒙的武装力量开始正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年5月20日,被吸收为中共党员,并担任中共兴安省委委员。年底,他再次解放哲里木盟地区。1948年1月31日,因医治无效去世。

哈丰阿(1908年3月16日—1970年11月29日),又名滕续文,蒙古族革命家,科尔沁左翼中旗腰林毛都苏木瓜毛都嘎查人。1929年考入沈阳东北蒙旗师范学校,师从郭道甫,在校期间担任学生会主席,以汉语演讲比赛一等奖展现才华,并接触马列主义思想。1932年加入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以伪满官吏身份(如兴安局秘书官等)掩护革命工作,曾创作歌曲《青旗》唤醒民族意识。1945年日本投降后,参与组建东蒙自治政府并任秘书长,后推动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四三会议”),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任自治政府副主席,主导文化教育建设,如兼任教育厅厅长、语文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

孔飞(1911年11月20日—1993年1月23日),内蒙古科左中旗(今通辽市科尔沁区)敖力布皋镇敖人。1935年参加革命,193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并领导“学生战地工作团”,先后担任西安东北大学党支部书记、西安党的学委委员,积极参加抗日斗争。1938年7月赴延安,先后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中央社会部工作,并参加了延安整风和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领导和指挥了卓索图、昭乌达、锡林郭勒剿匪战斗和敌后游击战,为内蒙古各族人民的翻身解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内蒙古兴安盟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内蒙古军区东部军事指挥部部长,蒙绥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兼军法处长,内蒙古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色道尔吉(1925年—1996年),蒙古族,出生于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左中旗。中共党员,大学毕业,记者、编辑、文学专家、翻译家。1941年赴长春,成为《青旗》报社印刷工人。1946年参加革命,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工兵学校宣传队员,1947年在《内蒙古自治报》(后改为《内蒙古日报》)担任编辑、记者、记者站站长、民族部副主任。1962年调入内蒙古语文研究所工作,侧重研究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1979年转入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曾任副所长,后成为内蒙古作协常务理事,兼任内蒙古蒙古文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任明德(1925年10月—2019年6月12日),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东郊街道居民。从军30年,曾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西南剿匪、抗美援朝、西藏平叛等战役战斗。先后参与百余次战斗,身上留下20多处枪伤,被授予“爱兵模范”“战斗标兵”等荣誉称号。1960年10月1日,他作为解放军英模代表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 1977年,因在部队巡防时出车祸而导致腰椎间盘断裂,任明德从师后勤部副部长回到老家内蒙古通辽市,当起了社区志愿者。2015年5月29日,任明德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授予“北疆楷模”荣誉称号。

郝水(1926年10月4日-2010年11月27日),内蒙古通辽人。著名细胞生物学家、植物遗传学家、中国细胞生物学的创始人之一。1949年毕业于长春东北大学博物系,1959年6月获列宁格勒大学生物学副博士学位,1978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毕生研究的贡献主要涉猎两个领域:主持国家生物技术“小冰麦染色体工程”研究项目。郝水和夫人何孟元教授一起,经过多年努力,育成了全套小冰麦异附加系,并从中选出优质抗病的新品种,为中国北方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持染色体结构与功能研究,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百余篇高水平论文,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揭示了众多有关染色体高级结构及细胞化学方面的新现象。

确精扎布(1931年1月—2022年4月29日),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著名蒙古语言学家、蒙古文信息处理领域先驱者。1946-1947年在东蒙干部学校和北安军政大学学习。1949年毕业于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师范学校。1950年归国后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1950-1954年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195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少语系研究生班,1957年起在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蒙古语文研究所任教,历任教研室副主任、副所长、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

阿拉腾奥勒(1942年9月30日—2011年8月11日),蒙古族,出生于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左后旗(今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原一级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原理事,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主席,内蒙古音乐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他创作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乌力格尔主题随想曲》等众多优秀音乐作品。其中创作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在国内多次获奖,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优秀歌曲选入教材,编入《亚太歌曲集》。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有遗漏的通辽近现代杰出人物,欢迎大家补充。喜欢就点赞关注小编吧,谢谢大家!(本文所写杰出人物出生地,是按现在的行政区划编写)

来源:冬小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