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嗓子“过劳加班”!假期吃喝玩乐、KTV狂欢暗藏声带损伤风险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4 09:24 2

摘要:五一假期是放松身心的好时机,聚会游玩、旅途分享、嗨歌狂欢……这个时候,你的嗓子可能比你更忙碌,一旦“罢工”,不仅会让快乐大打折扣,还可能埋下健康隐患。

五一假期是放松身心的好时机,聚会游玩、旅途分享、嗨歌狂欢……这个时候,你的嗓子可能比你更忙碌,一旦“罢工”,不仅会让快乐大打折扣,还可能埋下健康隐患。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嗓音医疗中心朱肇峰主任医师介绍,长假期间一些看似平常的娱乐活动,容易让嗓子超负荷运转。如旅行途中的用声过度和环境刺激,导游、带队者频繁讲解,家长哄娃,问路喊话,在景区等公共场所嘈杂环境中出现不自觉提高嗓门的情况,声带频繁振动摩擦,易出现水肿、充血。户外干燥、粉尘多加上冷热交替,也容易让咽喉黏膜受刺激,抵抗力下降。

假期聚会狂欢时,各种飙高音、酒局,声带就容易长时间高强度工作,超过其“耐受极限”。麻辣火锅、冰饮、烟酒则容易使得咽喉黏膜被“冰火两重天”刺激,诱发咽炎、声带炎。

除了吃喝玩乐,假期值班人员也需要注意嗓子的损伤。如更加忙碌的餐饮、零售服务行业(餐饮、零售)从业者,持续说话易导致声带疲劳;教师、主播等习惯用声者,假期放松时有可能忽视嗓音保护。

因此,朱肇峰提醒,教师、导游、主持人、主播等职业工作者,假期应尽量减少连续用声,说话时放慢语速,避免“赶工式”讲解;可准备便携雾化器(生理盐水雾化)缓解咽喉干燥。喜欢唱歌的人,也要避免假期“放纵用嗓”,飙高音前先做声带热身,酒后2小时内禁声,避免喝冰镇冷饮。

如果假期后出现声音嘶哑超过2周未缓解;嗓子痛持续加重,吞咽困难;发声时喉咙有刺痛、异物感;呼吸时喉咙发出异常声响等症状,则可能已发生声带损伤,应及时就医。

图源图虫。

科学护嗓注意这五点

对于假期保护嗓音的建议,朱肇峰建议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用声有道:拒绝“暴力发声”

轻声细语,避免喊叫:嘈杂环境中使用手势、文字沟通,或靠近对方耳边说话,减少声带负担。控制时长,学会“中场休息”:连续说话30分钟后,喝口水、放松声带。

●饮食护嗓:给咽喉“温柔滋养”

多喝温水,少喝刺激饮品:每天保证饮用1500~2000ml温水,保持咽喉湿润;远离冰水、酒精、浓茶、咖啡等易刺激黏膜、加重干燥的食物。多吃润嗓食物,梨、蜂蜜、银耳、百合、萝卜等清淡润喉;少吃辛辣、油炸食物,减少黏膜充血。睡前、起床后先喝一杯温水,睡前3小时不进食,避免胃酸反流损伤咽喉。

●环境防护:给嗓子“戴口罩”

干燥环境注意加湿,酒店、车内开空调时,用加湿器保持湿度(50%~60%为宜),或放一盆水在房间。户外游玩选防尘口罩,减少咽喉受刺激;爬山、徒步时避免大口呼吸,用鼻吸气过滤空气。

●休息修复:让声带“深度充电”

保证睡眠,避免熬夜:睡眠不足会导致声带水肿、免疫力下降,每天至少7小时睡眠,让咽喉黏膜自我修复。少清嗓,清嗓时声带剧烈碰撞,相当于“声带打架”,嗓子痒时可以喝温水,或用“打哈欠+吞咽”的动作帮助缓解。

●应急处理:嗓子不舒服别硬扛

声音嘶哑、喉咙刺痛、发声费力、频繁咳嗽,提示声带可能已受损,需控制减少用声甚至禁声休息,至少24小时内少说话。如出现上述症状,可用温盐水漱口来消炎杀菌,或用毛巾包裹热水袋热敷颈部,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炜健 通讯员郭丽映

图片来源第三方,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醒目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