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平时刷短视频,总刷到“古诗天花板”盘点,翻来覆去都是那几首。其实啊,翻古诗里面藏着好多没见过的“老宝贝”。今天聊的这六首诗,名字听着陌生,可一读就像被人拍了下肩膀——原来古人早就把生活的酸甜苦辣、心里的弯弯绕绕,写成了能唱进人心里的句子。
谢谢大家支持
欢迎大家来评论区中讨论分享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李冶这首诗,像个饱经沧桑的长辈,用一句话就把生活真相给说透了。前两句写“东西”和“清溪”,初看平平无奇,细想才惊觉:东西方向看着固定,可从地球这头到那头,不就远得没边了?溪水清可?见底,却也可能藏着暗流。这不就是说,世间万物都有两面性嘛。后两句“至亲至疏夫妻”才是大招。古代女诗人本来就少,李冶还敢把夫妻关系摊开来聊。两口子好的时候,恨不得穿一条裤子;闹起矛盾,又能比陌生人还生分。现在好多人结婚、离婚,经历过感情的起起落落,再读这首诗,肯定得点头:老祖宗把人心看得透透的!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王维不愧是“诗中有画”的高手,这首诗就像用手机拍了段春日Vlog。雨后的桃花挂着水珠,粉得娇嫩;柳树被薄雾笼罩,绿得朦胧。画面转到院子里,花瓣落了一地,小书童还在睡懒觉没打扫;黄莺在枝头叽叽喳喳,可山里的主人却还在呼呼大睡。这场景太真实了!不就是周末赖床的我们吗?外面再热闹,只想窝在被子里。王维没写一个“闲”字,却把日子的闲适、慵懒全写活了。哪天累了,读一遍这首诗,仿佛也能跟着他在山里睡个好觉。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这首诗,像是他坐在摇椅上,跟晚辈唠嗑自己的坎坷人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这话听着有点丧,可想想他的经历——多次被贬,从京城一路被赶到偏远地方,换谁都得感叹一句“心累”。他说自己的心像烧透的木头,没了激情;身子像没拴绳子的小船,四处漂泊,确实让人心酸。但下一句突然反转:“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别人把升官发财当成功,苏轼倒好,把被贬的三个地方当成“功业”。仔细想想才明白,在黄州他写出了《赤壁赋》,在惠州、儋州教当地人读书、改善生活。原来他不是自暴自弃,而是在说:那些打不倒我的,反而让我活得更精彩。现在好多人遇到挫折就想放弃,看看苏轼,真该学学这份豁达。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读顾况这首诗,就像跟着他去山里串了趟门。过木板桥时,泉水叮咚响;走到农家屋檐下,大中午的,鸡还在咕咕叫。这画面太有生活气息了,连空气里仿佛都带着泥土和草木的味道。后两句是和山农的对话:“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山农一边忙着焙茶,被烟雾呛得直眯眼,一边笑着说:别嫌烟大,能晒谷子的晴天可太难得了!这话太实在了,不就是老百姓过日子的真实写照吗?不抱怨生活的小麻烦,永远盼着好日子。现在天天喊“人间烟火气”,这不就是最接地气的烟火气吗?水落溪流浅浅,寺秋山霭苍苍。
树色犹含残雨,钟声远带斜阳。
张仲素笔下的山寺秋天,像一首舒缓的轻音乐。秋天来了,溪水变浅,慢悠悠地流着;山上雾气缭绕,把山寺衬得若隐若现,看着就让人想静下心来。“树色犹含残雨,钟声远带斜阳”这两句绝了。刚下过雨,树叶湿漉漉的,绿得更深沉;寺庙的钟声悠悠传来,和着夕阳的余晖,感觉时间都变慢了。现在城市里到处是车水马龙的喧嚣,偶尔读到这样的诗,就像给自己的耳朵和心做了个按摩,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温如这首诗,简直是把梦境写成了文字。“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秋天的风一吹,洞庭湖的水好像都被吹老了,湘君也因为忧愁一夜白头。这种写法太浪漫了,把自然景色和神话故事揉在一起,让人忍不住跟着他的想象走。最绝的是“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喝醉酒之后,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水,只觉得自己躺在星星堆里,连船都被美梦压得沉甸甸的。这得喝到啥程度才能有这么奇妙的感受啊!现在人总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读完这首诗才发现,古人早就把浪漫和诗意写进骨子里了。来源: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