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协和4+4毕业生,不止一个董袭莹,杜斌教授对此早有告诫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4 00:42 3

摘要:先有董袭莹的“知三当三,未婚先孕”,再到被网友扒出的协和项目“4+4”速成博士。整个事件将协和项目“4+4”推入到风口浪尖。对比国外的“4+4”就知道民众为何如此质疑了。

医学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培养一流的医学人才,而应该是培养合格的医生”,这是杜斌教授在权威期刊《柳叶刀》上发表的观点。

先有董袭莹的“知三当三,未婚先孕”,再到被网友扒出的协和项目“4+4”速成博士。整个事件将协和项目“4+4”推入到风口浪尖。对比国外的“4+4”就知道民众为何如此质疑了。

国外“4+4”必须经过考试,而第一场大考是MCAT,被公认为医学界最难的入学考试之一。之后还有大大小小的一系列考试,协和“4+4”优先录取Qs 前 100高校学生或国内37所指定高校推免生,并且没有全国性的统一考试,只有自主招生笔试与面试。国人一生热爱学习,为啥到了这里就不用了呢?

数据显示,2022年入学的医学院新生MCAT成绩和本科GPA,平均值分别为511.9分和3.75分,2025年斯坦福医学院录取者平均MCAT 523(528),GPA 3.92(4),括号内的数值是满分数值。

就明白就第一个门槛有多高了。考过之后的面试,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留下。之后同协和“4+4”一样,前两年着重基础学习,后面两者就大相径庭了,一个直接就是两年的临床实践,另一个要进入临床实践还要经过两次考核。对的,没错!还是要考试!

协和“4+4”只用一年规培,国外的强制进行3-7年的医师培训。由此可以看出国外同样认为医生是一个经验学科,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经验,就知道董袭莹的速成博士为啥会被诟病,因为成了“纸上谈兵”的赵括。

现在人常说。当你看见一个蟑螂时,就意味着满屋子都是蟑螂了,因为董袭莹事件在前,所有参加过协和“4+4”项目各位毕业生就都被民众放在了“放大镜”下,不出所料,都不太能经得起推敲。

首先董袭莹的博士论文总页数 61 页,正文仅 30 页;金某某的博士论文总页数 55 页,正文仅 12 页。一般人的医学博士论文在100页以上。

不知道他们研究的是啥,不过这种特殊的个例连张雪峰老师都直言没见过。众所周知,张老师直播可是出了名的谨慎。第一次见到张老师这样的遣词造句。看张雪峰老师那委屈的小表情。真令人心疼。

其次教育经历问题,董袭莹的巴纳德学院问题还没有澄清,又冒出了一个韩某某,同样是协和“4+4”,不同的是她是2020级的,董袭莹是2019级的,

2000年出生的她,15岁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19岁本科毕业进入协和4+4试点班。24岁拿到协和博士证书,董袭莹进入一线,而韩某某却是留校任职。不同的岗位,同样的“天才”。

网友扒出韩某某还在社交平台发布所谓的“协和摆烂日记”,真的是令人无话可说。

发现舆论的发酵,现已经清空自己的社交平台。也是害怕再留下什么蛛丝马迹么?

早在2020年,当时的杜斌教授就在《柳叶刀》上发表了对协和“4+4”项目的看法,对其压缩规培时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压缩到一年的实习学习时间可能损害教育的质量。提出国外的基础教育条件同国内不太一样,杜教授认为还是要慎重开展协和“4+4”项目。

网友还扒出了协和4+4项目2018年到2023年6月录取的本科统计情况,录取不过百人。大部分本科还是和医学相关的基础学科,不过也有一些与医学关联不大的专业,如西班牙语,园艺等。从这点看出个例毕竟还是少数的。

还是回到杜斌教授在《柳叶刀》上说的一句话:医学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培养一流的医学人才,而应该是培养合格的医生。

来源:天哥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