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合伙人”一起向未来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4 13:34 3

摘要:4月29日,团市委联合市委社工部、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协提案委等单位召开了新兴领域青年代表座谈会,深入了解新兴领域青年群体发展现状及有关诉求。来自法律、自媒体、外卖、快递等热门领域的青年翘楚共话成长,青年社会组织负责人、青年志愿者代表、青联委员、政协委员等代表从

本报记者 郑巧蓉 见习记者 陈天旭

编者按:4月29日,团市委联合市委社工部、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协提案委等单位召开了新兴领域青年代表座谈会,深入了解新兴领域青年群体发展现状及有关诉求。来自法律、自媒体、外卖、快递等热门领域的青年翘楚共话成长,青年社会组织负责人、青年志愿者代表、青联委员、政协委员等代表从关心新兴领域青年成长发展、推动新兴领域青年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等角度参与座谈会。

座谈会上,新兴领域青年代表们结合自身的发展经历与对行业现状的观察,从“新兴领域青年的发展困惑”“新兴领域青年如何与城市‘双向奔赴’”等方面进行分享,为青年与城市共融发展提供了崭新视角。

在志愿服务中找寻幸福感

越秀区青创力志愿服务中心总干事 翁浩洁

新兴领域青年,是当下一个庞大的青年群体,在个人成长和融入社会发展上都会遇到许多挑战,其对于行业前景、个人价值体现等方面的担忧也的确存在。所以希望国家在这方面多予以宣传,让社会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共识。

对新兴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引领也很值得重视。社会发展迅猛,大部分新兴领域青年是乘着社会发展快车道,走在新的行业领域上。在互联网信息流的冲刷下,当下的新兴青年群体的沟通协调难度较传统行业青年更大。思想价值、职场道德素养,都是困扰新兴领域用人单位的问题。

作为志愿服务组织,我们积极服务新就业群体,开展“志愿新活力”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项目。帮助新业态就业群体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归属感、幸福感,同时引领他们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为社会公益事业注入新活力。

新兴青年以文化赋能城市发展

广州榄雕非遗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曾宪鹏

非遗不是尘封的古董,而是流淌的基因;新兴青年不是旁观者,而是城市文化的共建者。非遗青年当以“三个融合”书写担当:

一是以“非遗+湾区”绘就“同心红”。我提出《关于加强粤港澳青少年非遗交流提案》,邀请港澳青年将“榄雕”“醒狮”“广彩”等岭南符号为载体,以非遗凝聚大湾区文化认同。

二是以“非遗+乡村”绘就“振兴绿”。将非遗融入“百千万工程”,打造“非遗生态工坊”。

三是以“非遗+城市”绘就“活力蓝”。融入绿美广州建设,可以在珠江游船上开设“流动非遗课堂”,让游客边赏江景边学技艺;为十五运会设计“非遗奖牌扣”,将非遗元素融入赛事文创等等。

转化“青春流量”为“发展能量”

广州市自媒体协会秘书长 吴晓敏

自媒体不仅是新兴职业赛道,更是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麦克风”和“连接器”。

目前,部分青年创作者面临着行业规范的快速更新带来的适应压力、跨界资源整合的壁垒等困难。我们希望能为青年创作者建立常态化培训体系,帮助他们提升政策解读和商业化能力;搭建政企媒资源平台,推动青年创作者与“十五运会”“百千万工程”等城市中心工作的精准对接。

作为城市发展的“青春合伙人”,我们也在积极探索新兴领域青年与城市发展的融合路径:一是内容共创,让更多的青年创作者能够融入城市传播,通过青年视角展现城市年轻形象;二是通过协会品牌活动及组织赛事,激励更多青年创作者发声,推动青年创意从想法走向实践,成为城市发展的鲜活力量。

力促大湾区青年深度融合

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交流中心副主任 张惠娟近年来,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交流中心积极搭

建粤港澳青年常态化交流平台、深耕“展翅计划”“百企千人”等港澳青年来穗实习品牌,打造港澳青年了解广州、逐梦湾区的窗口。也面临着“港澳青年日益多元的需求”“对接高端企业资源”等方面的新困惑,期待在多方支持下创新服务模式,为港澳青年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作为新兴领域青年,我们肩负着推动港澳青年深度参与城市发展的使命。今年,结合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举办契机,我们将引导已报名全运志愿者的港澳同学来穗实习,为盛会添彩;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绿美广州的实践中,计划联合香港广州青年总会,组织30名香港大学生深入从化乡村,运用新媒体等技能挖掘乡村文旅资源,传播绿色发展理念。

关注一线社工成长成才

越秀区青年地带项目主任 周玉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视,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显著提升,社会对于心理健康、社区治理、弱势群体关怀等方面的需求激增,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数字化转型、互联网+社工服务的兴起,也让我们的工作方式更加多元化、高效化。我们也充分利用12355热线、小程序、“心育亭”智能化平台等方式拉近和青少年的距离,让青少年服务随时可及、随处可及。

社工的发展也面临着挑战:职业规划的不确定性、社会认识度和认同感有待提升、持续学习的压力大等。我们呼吁社会各界提供更多专业培训机会、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职业评价体系,并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研发及实行灵活多样的职业发展路径,以满足新兴青年的多元化需求。期待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中发挥专业优势,为三地青年提供职业规划、心理调适、社会融入等支持。

用街舞讲好中国故事

广州街舞行业团委副书记 吴艳结

广州地区街舞从业人员过万、少儿街舞培训行业位居全国前列,街舞行业产值潜力巨大。但目前街舞从业者在职业发展上仍有“评选职称难”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打通打顺面向我们新文艺群体评职称的渠道,让街舞青年在行业发展上更有信心。

希望能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打造广州市中小学校街舞大赛或广州校园街舞品牌赛事,把街舞引入校园课间操,带动青少年积极参与。并将街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青少年在学习街舞的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通过“街舞+传统文化”“街舞+红色旋律”“街舞+环保”“街舞+禁毒”“街舞+科技”等主题街舞作品,打造“中国式街舞”,用街舞讲好中国故事。

“使命必达”扎根一线

广州邮政北区揽投员 李龙健

作为一名基层从业者,我观察到了快递员职业发展的瓶颈:晋升路径不明晰、技能培训落实不到位、对职业认同感不高等等。

回应青年所盼,我有几点建议:一是搭建成长交流平台。希望各级团组织联合企业建立“青年技能孵化站”等,定期开展无人机配送、智能分拣系统等前沿技术培训,并提供职业资格认证,拓宽晋升通道。二是深化社会参与。建议发起“青春配送”等公益行动,组织快递青年参与助老送餐、应急救援和公益捐赠物资运输等志愿服务。三是完善保障机制。呼吁关注新业态青年的权益保障,例如推动企业与快递员协商制定灵活社保方案,建立心理健康支持热线等。

青年作家书写城市文化

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执行秘书长 黄雪

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作为一支富有活力的文坛生力军,始终以敏锐的触角、创新的思维和积极的行动,全力投身文化赋能城市发展工作。

青年作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困惑:创作资源有限,对于尚未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来说,获得优质选题和素材、作品发表或出版机会、媒体关注等资源的难度较大;创作生活压力增大,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快速变化要求青年作家不断推陈出新,兼职创作导致精力分散,难以形成稳定的职业发展路径;新兴文学形态(如网文、剧本杀等)的社会认可度仍待提升,许多创作者在传统文学评价体系中难以获得支持。

我们希望能建立更加完善的创作扶持体系,如提供创作培训机会、媒体资源、签约扶持等职业化支持,为青年作家的创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团结凝聚广大青年作家,以文学为笔,以城市为纸,共同描绘广州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