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诉讼程序的第一步是立案。首先,准备好立案材料,比如民事诉讼,要准备好起诉状、证据、双方当事人身份信息等。根据法院的诉讼指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立案。一般来说,递交诉状后会在七天内审查是否立案,决定立案后,法院会从立案之日起五日内把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若是劳动
一、立案
诉讼程序的第一步是立案。首先,准备好立案材料,比如民事诉讼,要准备好起诉状、证据、双方当事人身份信息等。根据法院的诉讼指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立案。一般来说,递交诉状后会在七天内审查是否立案,决定立案后,法院会从立案之日起五日内把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若是劳动仲裁,则立案时间是在提交仲裁申请的五日内,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
二、调解
案件正式受理后,法院通常会安排调解。调解期限自调解员或者调解组织签字接收法院移送材料之日起计算。适用普通程序的调解期限为十五日,适用简易程序的调解期限为七日。但是,双方当事人同意延长的,可以将调解期限延长三十日,延长的调解期限不计入审理期限。
别觉得调解是浪费时间,通常调解若是能谈得拢,短时间就能握手言和;谈不拢,才会继续往前走程序。
三、审理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这是法律给的时间,但是,若是对方失踪、提出管辖权异议、申请鉴定,这些程序可能都会让审理期限变得更长。年底案件扎堆时,多等三四个月也不稀奇,不过,涉及主张利息的案件,对方拖得越久,将来付的利息越多。
四、判决
开完庭,等判决书的日子最煎熬。简单的案子可能会当庭宣判,复杂的可能会拖上三个月。
五、生效
民事一审判决生效时间为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只要任何一方当事人都未上诉的,该判决即生效。刑事判决书自送达后的十日后生效。劳动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但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特定类型的劳动争议,如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等等,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不得再提起诉讼。
六、执行
判决生效后,向法院申请执行立案,法院七天内审核决定是否立案。执行法官手里通常压着几百个案件,别指望马上就能拿到钱。通常一两个月内会进行财产调查和控制,也就是查银行账户,冻结存款,有钱就直接划走,有房有车就执行挂网拍卖。要是对方名下没有财产,案件可能暂时“终本”,即终结本次执行。但别灰心,如果发现了新的财产线索,可以立刻申请恢复执行。
从决定维权的那天开始,就要有跑马拉松的觉悟。交给法律,不用再和对方较劲,别焦虑,别烦躁,别被时间吓住。法律程序再慢,也好过让不公平得逞。
每个阶段做好该做好的事。就像种田要按时播种一样,你只管精心灌溉,剩下的,交给四季轮回。
来源:狄城普法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