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是不是也感觉,这段时间弦绷得特别紧,就希望这几天能“躺平”,啥也不想,好好回回血?
五一假期,总算来了。
你是不是也感觉,这段时间弦绷得特别紧,就希望这几天能“躺平”,啥也不想,好好回回血?
可转念一想,这假期出门,高速公路堵成大型停车场,导航一片红;热门景区里人挤人,看到的不是风景,全是后脑勺;想吃顿好的,餐厅门口排队的长龙能绕地球小半圈……
我的天。这哪里是放松,简直是换个地方给自己添堵,比上班还累。
要不……这个五一,咱就在家安安静静待几天?
如果你也觉得,真正的休息,不一定非要去远方,在家也能给自己充个好电,缓解压力,那么我有个建议,想跟你分享。
趁着假期难得的清静,不如跟我一起,试着通过练习呼吸、冥想,缓解压力。
我知道,我明白。这听起来,好像有点“高大上”,甚至带点“玄学”的味道。但扒开外衣,它们其实非常简单,而且极其有效。
准备好了吗?咱们开始。
其实,你没有真休息
有人可能会说,五一放假嘛,在家躺着,刷刷剧、玩玩游戏,这还不算休息?
这确实是一种放松方式。但你有没有感觉:明明瘫了一天,可脑子还是嗡嗡响,心跳好像也没慢下来,整个人还是有点沉?
很正常。因为这种看似放松的“躺平”,不算真休息。
为什么这么说?
这还得从咱们的压力应对机制,开始说起。
老祖先在草原上,遇到的压力很直接:突然,一只老虎跳了出来。你要么打一架,要么撒腿就跑。身体启动“战逃反应”,肾上腺素飙升,压力激素皮质醇也赶紧跟上,调动能量。
这种压力,来的快,去的也快。危机解除,激素就自然褪去了。
但现在,我们的压力变成了:下周要交的方案,还没头绪;老板在工作群里@你,心里咯噔一下;房贷、车贷,像个闹钟,每个月准时提醒你……
这些事情,不会像老虎一样扑过来咬你一口。但它像你鞋子里的一粒沙子,虽然不紧急,但一直硌在那儿,让你心里始终不踏实,没办法彻底放松。
慢性压力的日积月累,就让我们的身体犯了迷糊。
它以为,“战斗”一直没结束。
于是,负责应急的皮质醇,只好被迫长期在线,持续“加班”。于是,你会因为压力,大量进食,积累脂肪。同时,体内聚集更多钠(盐)。可钠多了,人就显得浮肿。浮肿与脂肪叠加,就成了“过劳肥”。
不光是过劳肥。你还会:脑子变钝,记性变差,注意力也难集中;睡不好觉,翻来覆去,一点动静就醒;身体变差,更容易感冒,慢性炎症也找上门来。
所以,光是让身体“躺平”,可能解决不了问题。
我们需要的,是更深层的休息,让被迫996的“皮质醇总管”也能下个班。
怎么办?方法有很多。这其中,就包括:呼吸、冥想。
呼吸,是沟通身体的按钮
呼吸,是和身体沟通的按钮。
什么意思?
要理解这一点,你需要先简单认识一下:自主神经系统(ANS)。
自主神经系统,就像身体的“自动驾驶系统”,它默默地管理着心跳、血压、消化、体温等许多生理活动。
而这个系统,又有两套核心工作模式:
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是身体的“应激”模式,就像踩下了油门,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能量被调动起来。
副交感神经系统,是身体的“放松”模式,就像踩下了刹车,让心跳减慢、血压降低、休养生息。
这听起来很好,是吧?
但问题是,在慢性压力下,我们的“油门”,也就是交感神经系统,总被或多或少地激活着,身体很难彻底放松。长期运行,不仅“油耗”巨大,车辆部件也容易磨损。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觉得累,却又睡不沉、歇不过来的重要原因。
那问题就来了:
怎么在想要休息的时候,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呢?
要知道,这套自主神经系统是“自动驾驶”的,我们大多数时候无法直接命令它“加速”或“减速”,我们不能“想”让心跳变慢,或者“命令”血压降低。
答案之一,就是:呼吸。
深而缓慢的呼吸,尤其是拉长的呼气,会充分活动到膈肌(也就是腹式呼吸),能给迷走神经做轻柔的“按摩”。而迷走神经,是副交感神经系统的重要通路。于是,副交感神经就被激活,身体自然放松,心率自然会慢下来,肌肉紧张度也会降低。
所以,通过调整呼吸,你就能主动地,引导身体从“应激模式”切换到“放松模式”。
接下来,分享一些我了解到的具体方法。
2种呼吸法
1)4-7-8呼吸法。
听起来有点像一串密码,但操作起来其实非常简单。你也可以试试看:
首先,吸气。安静而缓慢。默数4个数(大概4秒钟)。感觉腹部慢慢鼓起。
吸满气后,屏住呼吸。默数7个数。让氧气抵达身体更多部位。
最后,呼气。默数8个数。把肺里的气都呼干净,感受腹部慢慢收回。
这,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4-7-8呼吸循环。
是不是很简单?通过4-7-8呼吸法,尤其是长呼气,你就能有效地启动副交感神经系统,从而让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身体迅速放松下来。
4-7-8呼吸法,就像“便携式镇定剂”,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
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马上要进行一个重要的演讲、会议时,因为某件事感到生气或烦躁时,做几次练习,特别有帮助。
2)冰人呼吸法。
这种方法,思路完全不同。
它的创始人,是一个外号叫“冰人”的荷兰人,Wim Hof。他能在冰水里待一两个小时,赤膊爬雪山。BBC,都专门为他拍过纪录片。
(图片来自互联网)
真是个高手,对吧。可是,高手的方法,自然要更激烈一些。
如何激烈?
你看。首先,快速深呼吸30-40次。感觉像给身体打气。接着,屏息。尽可能久,但别勉强。憋不住时,深吸一口,再屏息15秒。最后呼气。这,这就是完整的一轮。你可以视情况,来上三四轮。
是挺激烈。开始的快速呼吸,就像是先猛踩“油门”,激活交感神经。可是,搞这么激烈干嘛?我不是来放松的吗?
短期来看,这种呼吸法确实会让你兴奋。但长期练,反而可能帮你调节免疫,降低身体的慢性炎症和长期的压力水平。
所以,如果你身体不太好,比如说有心脏问题,高血压,就先别尝试了。咱们是来缓解压力的,别搞出问题来。
好了。呼吸法,方便,快捷,能让我们给身体快速踩个刹车,放松下来。
可是,更多时候,压力和焦虑来自于大脑里停不下来的念头。光靠调整呼吸,可能暂时能平静下来,但念头还在那里。怎么办?
这就需要我们从“调息”,进入到“练心”了。
冥想,是给心智健身
怎么练心呢?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冥想。
我知道,我知道。一听到“冥想”,你脑子可能里会冒出一些画面。比如,深山老林,打坐莲花,宗教仪式,甚至,四大皆空……
坦白说,一开始,我也有点将信将疑。所以,我还特地花了大价钱,请教了一位老师。
请教完,我才了解,冥想,本质上是一项非常务实的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管理自己大脑,就像去健身房锻炼肌肉一样。
不过,健身是为了练习肌肉,冥想,练的是什么呢?
核心,至少有这两点:注意力,感知力。
注意力不集中,就会明明想专心看书,但一会儿刷起了微信,一会儿琢磨晚饭吃什么。感知力不好,可能肩膀已经因为压力,紧绷得像块石头了,但你压根留意不到。
很多时候,你觉得累,效率低,可能根子就在这里:注意力涣散,感知力迟钝。
好,道理我们明白了,那具体怎么上手呢?
是不是得找个大师、点上香,再盘个腿?
注意力:看住你的呼吸
不用那么麻烦。
冥想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个,非常有趣,也非常简单:“看住”你的呼吸。
为什么要“看住”呼吸?
要训练注意力这匹“野马”,总得给它找个锚点拴住,不然它就满世界乱跑了。
呼吸,就很适合做这个锚点。它一直存在,每次呼吸,鼻腔里的空气温度都有细微不同,刚好能抓住我们的注意力,让它“跟得上”,却又不会过于复杂,让人分心。
原理懂了,操作起来,其实很简单。
比如,你可以先找个舒服的姿势。哪里都行。关键是,腰背能自然挺直,别瘫着(容易睡着),但肩膀、手、腿,就自然放松,避免分散注意力。眼睛可以闭着。
接着,关注自己的呼吸。
感受它。是鼻孔里气流进出的感觉,还是胸口、肚子一起一伏?哪个感觉最明显,就关注哪个。啥也别干。别去控制它。它快任它快,它慢由它慢。你就只是纯粹地知道:哦,我在吸气了。哦,我在呼气了。
这时候,好玩的就来了:你一定会走神。
你的脑子里,一定会冒出各种念头。“中午吃啥?”、“那个邮件回了吗?”、“腿有点麻了”……这很正常。千万别跟自己生气,别自责。
当你发现走神之后,就轻轻地,把注意力再带回到你的呼吸上。
这就像你手里,牵着个淘气的小狗。它跑开了,怎么办?温柔地把它拉回来。一次,两次,一百次……没关系。这个过程,本身就是锻炼。
每一次带回,你的注意力肌肉就增强了一分。
刚开始,每天练个5分钟、10分钟就行。关键是坚持。就这么简单。试试看。
感知力:扫描你的身体
当你对自己身体、情绪一无所知时,就像开着一辆仪表盘失灵的汽车。
要么等胃痛如绞,才知道压力已经超过了极限;要么就一直处于麻木状态,完全注意不到,晚饭的牛肉多好吃,夕阳多好看。
怎么增强自己对身体的感知呢?或许,你可以试试:扫描身体。
用啥扫描?用自己的意识。
这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做起来很简单。
找个舒服的地方躺下,随便找个身体的部位,开始扫描。
比如,左脚大脚趾。不用想,不用分析。感受。什么感觉?是暖是凉?还是有点麻?
缓慢地移动你的注意力,像一个缓慢移动的探照灯一样,移到其他脚趾,脚掌,脚踝,小腿,躯干……都停留一会儿,直到把全身都扫描一遍。
扫描到哪,就放松到哪。
在呼气的时候,邀请它放松下来。但这只是个邀请,放不放得松,都没关系。你的注意力,肯定还是会跑掉。这也很正常。重新带回来就好了。
太详细的,我就不多说了。很多APP上,都有类似的引导音频。你可以找到一些,根据他们的节奏,进行扫描练习。
短短十几分钟,你可能会发现,身体好像真的松弛下来了。但更重要的是,你和你自己的身体,重新“接上头”了。你会重新开始“听”到身体的声音,对哪里暖,哪里凉,哪里松,哪里紧,变得更敏感。
长期坚持练习,你的感知力,就会水涨船高。不仅对身体更敏锐,慢慢地,对情绪是怎么升起来的,脑子里有哪些念头在打转,都会看得越来越清楚。
这种更清晰的自我认知,会让你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好了。关于压力、呼吸、冥想这些事儿,我们就先聊到这里。
我知道,读到这里的你,可能真的挺累的。
每天,都被各种事情追着跑,神经一直紧绷。好不容易盼来了五一假期,看着外面的人山人海,却连出门的力气都没有了。
是啊。我们都太需要真正的休息了。不仅仅是让身体躺平,更需要让那颗持续运转、焦虑不安的心,也能找到安宁,好好地喘口气,充充电。
还好,我们并非束手无策。就像我们今天一起探讨的,有一些非常简单,却被科学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花上几十分钟,就能练习一下。
这个假期,如果你选择在家,不想去外面添堵,那真的特别推荐你,试一试。就当是送给自己一份特别的礼物。不需要花钱,却能滋养身心的礼物。
你已经很努力了。现在,请允许自己,好好休息一下吧。
希望这些简单的方法,能在这个假期,给你带来一些真正的放松。
祝你,假期愉快,身心安泰。
来源:面包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