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五一假期,河南博物院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量游客,3日晚,河南博物院发布郑重声明,表示馆方注意到有不少观众因在第三方平台购买所谓讲解加门票服务导致无法入馆,此类现象已严重影响公众合法权益和良好参观秩序,馆方已委托法律顾问予以取证。
这个五一假期,河南博物院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量游客,3日晚,河南博物院发布郑重声明,表示馆方注意到有不少观众因在第三方平台购买所谓讲解加门票服务导致无法入馆,此类现象已严重影响公众合法权益和良好参观秩序,馆方已委托法律顾问予以取证。
河南博物院表示,河南博物院始终秉持博物馆的公益属性,实行实名预约免费参观,未与任何其他第三方平台合作销售展览门票及讲解服务,“请大家警惕各类非官方网络平台宣传的 “买讲解保进馆”“讲解带门票” 等虚假信息,避免个人权益受损。”
这不是河南博物院第一次发布类似的声明了,在博物馆的展馆门口也早就摆上了“关于门票与讲解预约问题的声明”,提示观众购票和预约讲解要认准官方渠道谨防上当受骗。
不仅河南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在5月3日傍晚也发布了一条类似的声明,山东博物馆馆方同样注意到了第三方网络平台上出现了部分商家和个人未经山博授权,售卖山博门票、讲解服务、深度游、研学游、教育活动、文创产品等,“山东博物馆长期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从未授权任何网站、第三方平台、商家或个人销售山东博物馆门票。任何商家和个人未经山东博物馆许可,禁止在馆内从事讲解、深度游、研学游、探险活动等旅游或活动项目。”
在五一节前还有多个博物馆就非馆方讲解做出了规定,比如河北博物院发布了进一步规范社会讲解及研学活动的公告,北海博物馆发布了关于规范社会讲解的公告,殷墟博物馆发布了关于规范社会讲解员管理工作的公告(试行),不规范的第三方讲解不仅让博物馆头疼,一些志愿者服务机构也深受其害,4月22日,长治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中心发布声明表示近期出现了部分旅游机构及商业组织在宣传中擅自使用“长治文保专家带团”“长治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中心合作推荐”等不实信息,该服务中心是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从未授权或参与任何收费性旅游讲解、商业带团等活动,这些商家的行为已经损害了该服务中心的公益形象。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游客人数不断增加,博物馆门票、讲解服务供不应求,特别是部分热门博物馆,一些机构以购买讲解服务保证能够进馆吸引消费者,本来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反而成为了部分商家牟利的舞台,这不仅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部分野生讲解员缺乏正规培训、制度约束,文物讲解变成了民间野史,文博知识没有学到反而可能对历史产生误读,更不要说在社交平台上屡屡被消费者吐槽、避雷的服务问题,机构毁约、讲解时长不足、定价随心所欲、虚假宣传等等情况屡见不鲜,而部分消费者遭遇商家欺诈后将投诉的矛头指向了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要的不是到此一游、走马观花,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从博物馆获取鲜活生动的文物故事,文博热在提升博物馆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已有多家博物馆在面对自身讲解员人手不足的客观调节下,通过与高校、社区合作培训了一批有素质的志愿讲解队伍,缓解讲解员紧缺问题,比如南京博物院有“南博蓝”志愿服务团队,其核心工作之一就是提供公益讲解服务。
规范博物馆“非馆方”讲解需要疏堵结合,一方面治理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野导、野讲解,另一方面也鼓励规范的社会讲解力量参与文化传播,去年中国博物馆协会召开座谈会重点关注“博物馆热”中的非馆方讲解,理事长刘曙光指出,无论是否允许引入第三方介入,都要深刻认识博物馆讲解工作的政治性、专业性,对合作伙伴则要强调博物馆讲解的公益性和服务性;对质次价高且参差不齐的非馆方讲解乃至“戏说”行为,要坚决制止。同时,要积极探索博物馆讲解服务运营管理模式,多措并举,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