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日,浙江一家名为“胖都来”的商场高调开业,明星站台、30亿投资、全城造势,场面堪比顶流演唱会。然而,开业仅3天,这家商场就收到了河南零售巨头“胖东来”的律师函,指控其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
“胖都来?胖东来?傻傻分不清楚!”
2025年5月1日,浙江一家名为“胖都来”的商场高调开业,明星站台、30亿投资、全城造势,场面堪比顶流演唱会。然而,开业仅3天,这家商场就收到了河南零售巨头“胖东来”的律师函,指控其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
“胖都来”的老板姓“都”,所以取名“胖都来”?
“胖东来”的粉丝怒了:“这是赤裸裸的碰瓷!”
图片来自胖都来账号视频截图
这场“胖”字辈的商业大战,究竟是“巧合”还是“精心策划的擦边球”?法律上如何认定商标侵权?企业该如何避免踩雷?今天,我们从法律角度深度剖析这场“一字之差”的商业纠纷。
事件回顾:一场高调的“碰瓷”开业
5月1日,浙江嘉兴,“胖都来”商场盛大开业。现场星光熠熠:
- 明星站台:多位艺人录制祝福视频,大屏幕循环播放;
- 30亿投资:多平台渠道高调宣传,吸引眼球;
- 网红打卡墙:游客争相拍照,有人发现:“这名字怎么跟胖东来这么像?”
很快,眼尖的网友发现,“胖都来”与“胖东来”仅一字之差,LOGO同样采用红黄配色、圆润字体,甚至连拼音首字母都是“PDL”。
面对质疑,“胖都来”负责人解释:“‘胖’寓意富足,‘都’是老板姓氏,我们只是学习胖东来的经营理念。”
但胖东来显然不吃这一套。随后回应称已完成侵权取证,并向“胖都来”邮寄律师函,要求其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图片来自网络
法律分析:为什么“胖都来”可能构成侵权?
1. 商标法视角:一字之差,足以构成侵权
根据《商标法》第57条,未经许可,在同类商品或服务上使用近似商标,导致消费者混淆的,构成侵权。
- “胖东来”商标注册于1997年,涵盖超市、零售服务(第35类);
- “胖都来”成立于2024年,主营业务同样是超市零售;
- 名称高度相似:“胖”字相同,“东”与“都”发音相近(拼音均为PDL);
- 视觉混淆:LOGO配色、字体风格相似,极易让消费者误认。
法律观点:
“这种命名方式已超出合理商业创意范畴,明显是利用胖东来的知名度‘搭便车’。”
图片来自胖都来账号视频截图
2. 不正当竞争:攀附商誉的“碰瓷”逻辑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规定,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误导公众认为存在关联的,构成不正当竞争。
- 胖东来年销售额超170亿,是零售业标杆;
- “胖都来”不仅名字像,经营范围也高度重叠;
- 开业高调宣传,试图借势胖东来流量。
司法先例警示:
2021年,“茶颜观色”因抄袭“茶颜悦色”被判赔170万元。法院认为,即使名称有微小差异,只要导致市场混淆,就构成侵权。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败诉,“胖都来”会面临什么后果?
1. 经济赔偿:可能高达百万级别(参考“茶颜观色”案);
2. 强制改名:需撤换所有门店招牌、宣传物料;
3. 品牌声誉受损:消费者可能抵制“山寨品牌”;
4. 行政处罚:市场监管部门可责令整改并罚款。
网友热议:
- “明摆着蹭热度,活该被告!”
- “胖东来的服务是学不来的,光抄名字有啥用?”
- “建议查查‘胖都来’的股东,看是不是故意碰瓷。”
图片来自网络
你是支持“胖东来”维权,还是认为“胖都来”无辜?
这场“一字之差”的商标战,你怎么看?
来源:名侦探柯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