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街头,一个穿着朴素的老人,坐在长椅上吃着冰棍,面前没有人陪,神情安然淡定。
街头,一个穿着朴素的老人,坐在长椅上吃着冰棍,面前没有人陪,神情安然淡定。
原本很寻常的一幕,却因为一段短视频、一句配文,在社交平台炸开了锅:
“这就是不结婚的下场。”
“昔日央视一哥,如今孤苦伶仃,吃个冰棍都这么落寞。”
有人叹息,有人调侃,还有人义愤填膺。
可没人想到,这个被说“晚景凄凉”的老人,正是主持《新闻联播》32年、零失误、业务能力堪称国字标杆的张宏民。
更没人知道,这个63岁的男人,虽然至今未婚未育,但他活得,比大多数人都通透、潇洒。
他是谁?他为什么一生未娶?如今的他,又活成了什么样?
1961年,张宏民出生在北京海淀区。
这是个什么地方?高校扎堆,书香浓厚,堪称“学霸收割机”。
他的家就住在一所著名高校旁边,母亲是清华大学教授,甚至曾担任校领导。
父亲同样是知识分子,一家子都爱书、讲理、有条不紊。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张宏民打小就是个“乖孩子”。
性格文静,不闹不躁,最喜欢的事就是对着老收音机听播音员讲新闻。他说那时候听着电台声音,感觉世界特别大,心特别静。
父母本来希望他像哥哥姐姐那样,走学术路线,清华、北大随便挑。
但张宏民偏不。他盯上了北京广播学院(如今的中国传媒大学),要去学播音。
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父母时,心里也打鼓。毕竟那个年代,搞文艺被看成“不务正业”。但让他没想到的是,父母竟然答应了。
“你既然有方向,那就去吧。”父亲只说了一句话。
于是,1978年,17岁的张宏民成为了北广播音系的新生。从此和话筒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1982年,他毕业分配进了央视。那一年,他21岁,站上了《新闻联播》的主播台,一做就是32年。
张宏民的工作状态可以用“拼命”两个字来形容。
凌晨五点多起床,六点进单位,翻稿件、练声音、试镜头,一直忙到晚上十点。每天都是排满的时间表。
播新闻要全神贯注。不能卡壳,不能读错字,连语气重了都不行。别人看起来风光,但背后全是压力。
他不怕累,只怕误事。于是慢慢地,把自己变成了一台“精准播报机器”。
同事找他帮忙,他不推。别人临时请假,他顶。播音完了,他还会帮忙培训新人,写教学材料,连坐飞机都在加班。
可感情这事,不是靠努力就能成。
张宏民曾和一位小学妹谈过恋爱,是台里的老师撮合的。
刚开始一切都好,吃饭、聊天、互相鼓励。但不久后问题来了——约会经常被临时任务打断,他时常临时“鸽人”。
一次两次,女孩子还能理解。但长此以往,对方也累了。
“你太忙了,我好像永远排不进你的人生日程。”她说。
这段感情,没能走到最后。张宏民很自责。他觉得自己太沉迷工作,耽误了别人。
后来,他再也没认真谈过恋爱。
朋友问他:“就不想结婚吗?”
他笑笑:“我这工作节奏,成了家就是耽误人家。”
他是认真的。别人说他是“孤狼”,其实他只是太清楚自己给不了什么。
2014年,张宏民和李瑞英一起退出《新闻联播》,告别了自己打拼了半生的主播台。
那一年,他53岁。
有人以为他会从此归隐,不再露脸。但没想到,这只是他生活的“第二幕”。
退休后的张宏民,没有去做什么“大官”或者“顾问”,他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事:读书、旅游、做公益、讲传统文化。
他去了洛阳,穿着汉服漫步古街,介绍文物、讲典故。
他去了哈尔滨,吃着冰棍拍视频,和网友分享中央大街的异域风情。
重阳节,他讲述节日由来,连插茱萸的典故都娓娓道来。
母亲节,他分享中国古典文化中“萱草花”的故事,讲得温情又生动。
在网上,他开设账号分享视频,和网友互动,不少年轻人都成了他的粉丝。
有人留言:“他声音还是那么好听,太有亲和力了!”也有人大胆留言:“张老师,您还缺个老伴吗?”
他看到评论,只是一笑。没回避,也不急于辩解。
直到有一天,那个让他“出圈”的冰棍视频爆了。
视频里的张宏民,穿着一件旧T恤,坐在路边吃着一根五毛钱的冰棍。
拍视频的人写了一句煽情的话:“曾经的央视一哥,如今孤独终老,唏嘘不已。”
瞬间引爆网络。评论区分成两派:
有人说他是“成功却失败的人”,没有婚姻、没有孩子,晚年注定孤独。
也有人觉得这是对他最大的误解:“他明明过得很自在,凭什么说他可怜?”
张宏民本人没有回应,但他之后的一连串视频,仿佛就是最好的回答。
他讲传统节日,录博物馆Vlog,参加环保公益活动,还鼓励年轻人多读书、爱文化。
他的眼里有光,步伐稳健,说话有温度,一点也不像“凄凉老人”。
对他来说,事业是他选择的路,单身也是他自己的决定。他没觉得自己缺什么,更不需要旁人的“可怜”。
张宏民没有儿孙满堂,但却桃李满天下。他没有婚姻家庭的陪伴,却活得有滋有味。
有人说他失败,他不辩。有人说他孤独,他不慌。
他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去哪就去哪,日子过得干净利落、安安稳稳。
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有人追名逐利,有人恋爱成家,也有人像张宏民一样,把一生献给了话筒,然后把余生过成了自己的舞台。
不被理解,也没关系。人生最顶级的活法,从来不是外人怎么看,而是自己过得舒不舒服。
张宏民做到了。
他用32年成就了主持人的高峰,又用退休后的十年,活出了自由人生的模样。
这份清醒、从容,才是真正的赢家姿态。
来源:柴sir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