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到“五一国际劳动节”人们都会想到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劳动者。在我们关心下一代的“五老”志愿者队伍中,最受孩子们崇敬的就是劳动模范,其中的杰出代表是 “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老人家曾经送给我一幅她最拿手的得意之作“劳动光荣”。
劳动者最光荣
作者 杨大勇
每到“五一国际劳动节”人们都会想到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劳动者。在我们关心下一代的“五老”志愿者队伍中,最受孩子们崇敬的就是劳动模范,其中的杰出代表是 “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老人家曾经送给我一幅她最拿手的得意之作“劳动光荣”。
“劳动光荣”四个字的深刻内涵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劳动史诗。劳动创造一切,劳动最伟大,劳动者最光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一个光荣的劳动者,
当我还是一名战天斗地的知识青年时,每年的“五一”节我们都奋战在那片广袤无垠的田野里,“大战红五月,不插六月秧”。我们在泥泞的盐碱地里,播种着对丰收的期待,对未来的憧憬。泥水没过脚踝,却阻挡不了前进的步伐,一担担秧苗压在肩上,一垄垄稻田延伸在脚下,化作一捆捆金灿灿的稻穗,我们洒下一滴滴汗水,滋润着一片片丰收的土地。
当我成为了一名钢铁工人,挥汗如雨战斗在炼钢炉前,仿佛进入了一个火红的世界。在这里,“五一”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节日,而是一场钢铁与火焰的狂欢。我站在高高的炉台上,面对炽热的炉膛,紧盯着跳跃的火焰,钢水仿佛是一条条火龙,在炉中翻滚,我们以勇气和智慧将它驯服,舞动耙子扒出漂浮的废渣,挥动铁锹填进炉料,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祖国铸就钢铁的臂膀。
当我成为一名记者,我的脚步不再局限于一方田野,也不再局限于那钢铁的熔炉。我的舞台是祖国的万里山河,我的使命是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下这伟大的时代,为改革呐喊,为时代讴歌,弘扬正气,针砭时弊,为劳动者们谱写一曲曲壮丽的胜利凯歌。
当我作为一名编辑,在稿纸上辛勤耕耘,点灯熬油“爬格子”, 像农民莳弄幼苗一样精心编排每一篇稿件,像工人制作零件一样努力打磨每一期精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读者奉献精神食粮,在浩瀚的报林刊海中闯出一片天地,参与创建一本本新刊物、编辑出一张张新报纸,心中充满了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
岁月流转,时光变迁,我的身份在不断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我那颗劳动的心。即使后来从事党政机关文字工作,我仍然把自己当做一名为党的事业和老百姓奉献智力的劳动者,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用我的双手,用我的汗水,用我的智慧,在更加广阔的天地之间书写着属于劳动者的篇章。
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以劳动为荣,以劳动者为傲。我将继续在这条劳动的道路上前行,用我的行动诠释劳动的意义,用我的生命谱写劳动的华章。
【本文作者】杨大勇,曾任辽宁省委共产党员杂志社党员特刊杂志副总编辑、中国干部教育杂志社副总编辑、辽宁人才报社总编辑、辽宁省人事厅调研员、沈阳市纪
来源:丰融春秋